何莉莉 尹妮
摘要:南珠文化歷經兩千多年的沉淀,孕育了豐富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推動了南珠文化走向世界,為北海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讓絲綢之路在新時期煥發出新的活力,從而促進文化資源開發,有利于文化交流,培育出更多富有南珠文化特色的本土文化品牌,打造以南珠文化為代表的城市名片,推動南珠文化的傳播與弘揚,促進南珠產業發展,推動北海經濟提升。
關鍵詞:“一帶一路”;南珠文化;創業項目
中圖分類號:G112
一、“一帶一路”對北海南珠產業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強化國際交流合作
北海市源龍珍珠有限公司與馬來西亞沙巴大學共建“中國-馬來西亞貝類(國際)實驗室”,共同研究南珠養殖加工技術標準,在馬來西亞建立2000公頃貝類養殖基地,在馬來西亞舉行珍珠養殖標準化技術培訓,指導當地珠民標準化養殖,推廣運用中國貝類養殖技術標準,增加南珠在東盟國家的知名度,將南珠產業發展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在“一帶一路”的政策推動下,有利于加強我國同國外珍珠產業的對外交流和學習,學習其他國家的養殖技術及文化,從而進一步推動北海南珠產業的發展。
(二)有利于加強南珠文化傳播
向海經濟及“一帶一路”的倡議及推廣,帶動了廣西北海南珠文化的挖掘和傳播。南珠文化中的經典故事如“珍珠姑娘”“珠還合浦”“還珠嶺”“鮫魚淚珠”“割股藏珠”等傳說,糅合了南珠的歷史和南珠精神,向后世人們傳頌著珠鄉人民熱愛家鄉、反抗外強、不畏強權、敢于抗爭的精神。《海上絲路南珠寶寶》是我國首部以“一帶一路”為背景和題材的大型3D動畫片,是廣西人民獻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一份厚禮,這一地地道道的廣西本土動畫片,融入了大量廣西本土的歷史古跡、民風民俗、海洋文化元素,承載著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進一步加強了南珠文化的對外傳播。
(三)有利于加強對外貿易
“一帶一路”政策的提出,北海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政策的優惠,使得南珠養殖和南珠相關產業有了更多的銷售渠道,加了北海南珠產業的對外貿易,同時在市政府的政策和經濟支持下,南珠產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南珠文化傳承的必要性
(一)南珠文化的內涵特征
南珠文化經過千年的沉淀和積累,承載和表達的內容和形式多種多樣。南珠文化大體分為兩個方面:南珠實物和南珠精神文化。南珠實物例如南珠、貝雕、珍珠貝殼加工的各類飾品及工藝品。南珠精神文化是南珠文化背后的傳奇故事及文化故事?!爸檫€合浦”的故事,當地民眾為紀念、緬懷孟太守的高潔品行,修建了還珠亭、孟嘗太守祠堂等歷史古跡。每逢清明節時,當地百姓都喜歡去那里上香祭拜,踏青。悼念祖先的功德,態度虔誠,成為當地民俗文化的一大景觀。珍珠公主的神話傳說,講述了珍珠公主和海生的愛情故事,公主為挽救被官兵迫害的漁民,為拯救珠民,化身夜明珠,甘愿犧牲自我,體現了偉大的南珠精神。
(二)南珠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在當前北海市市民的城市生活中,處處有著南珠文化的影子。位于市中心北部灣廣場的南珠音樂噴泉是北海的地標建筑,估計很多到過北海的游客都會留下“南珠魂”雕塑的合照。它聳立在海岸線上的“潮”雕形似珍珠,是其標志性景觀,亦是北海作為“南珠之鄉”的形象展示。
南珠的主產地北海合浦也有以“珠”命名的還珠賓館、還珠廣場、還珠大道、還珠村、南珠精品購物廣場、北海貝雕博物館、合浦漢文化博物館等。成功舉辦的國際珍珠節,大型3D動畫片《海上絲路南珠寶寶》、《珠還合浦》的粵劇演出,無處不在傳承和發揚著南珠文化,以南珠文化深厚的歷史底蘊使南珠成為北海的一張名片,滲透到城市的每一處。
三、北海南珠產業發展的現狀
(一)南珠產業發展概述
隨著改革開放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北海的南珠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北海也逐步成為具有海洋特色的旅游開放城市,逐步形成了育苗—養殖—采珍—加工—副產品—銷售的產業化、規?;哪现楫a業鏈。北海出產的珍珠圓潤、光澤度高,可以制作成戒指、手鏈、吊墜、發夾、胸花等飾品,種類多樣豐富、時代感強、市場反饋良好。同時,珍珠可以入藥。因其味甘性寒,有安神定驚、清熱解毒、生肌斂瘡等功效,可用于制作成兒驚寧、珍珠散、安宮牛黃丸等中成藥;珍珠也具有明目的功效,也可以制作成珍珠明目滴眼液,同時在美容護膚等產業中也得到了廣泛利用。但目前北海產出的珍珠,大部分還是初級加工,其價值還可以經過深加工后提高其經濟價值,這就需要繼續挖掘南珠的其他附加價值,加強產業化建設,發展科學養殖、深加工,進一步完善南珠產業鏈。
(二)南珠文創產品的現狀及問題
文創產品即文化創意產品的簡稱,是設計創造者以文化為依托,將某種文化要素及內容經過理解和思考解讀,利用其他方式或現代化工具設計或加工出的高附加值的產品。符合市場的需求和人們的審美需要,具有一定的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是文創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北海南珠文創項目產品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缺乏原創性和創新。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南珠文創產品均存在同質化現象,沒有特色,款式看起來均大同小異。尤其是珍珠飾品及珍珠裝飾觀賞品,款式新穎的比較少。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可能也與珍珠的品質價值有關。高品質的珍珠售價相對較高,款式較為固定,經典款式價值較高;珍珠裝飾觀賞飾品目前需要有一定的創新設計,但由于價格較高,普通游客的購買能力有限,因而有價無市,出現“叫好不叫座”的現象。
二是設計的文化元素流于表面,工藝粗糙。有些南珠文創產品僅僅只是將南珠元素附加在普通商品上,或者缺少好的南珠文創產品制作工藝,卻提高價格進行售賣,質價不符,工藝不精,缺乏創意轉化,無法打動客戶。在現今大眾旅游越來越理性的今天,顧客對特色產品的消費比較理性,在充分考慮性價比后才會為之買單。
三是缺乏品牌意識。南珠文化文創項目產品缺乏統一整合,品牌意識弱,有知名度的產品數量不多,目前品牌較為規范者諸如北海南珠宮。其他的南珠文創產品在營銷、宣傳方面不夠,消費者對其認知度不高,這就導致南珠文創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有限。
四、南珠文創產品發展的策略:創業項目與南珠文化融合創新
(一)以市場為導向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南珠文創產品要發展就要加強與創業項目開發的深度融合。以文創項目為載體,以市場為導向,建立南珠文創產品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值,推動創業項目的宣傳及運營。
(二)搭建創業平臺
北海應發揮創業園區、創業孵化基地的作用,為創業者對接企業和市場需求。通過創業工作室的模式,協同開發項目,專家全程對項目進行全程指導,進行開放式、低成本的培育孵化。構建眾創空間,讓青年創業者進行實戰經營,并對其全程指導及監督跟蹤,輔助青年創業者項目落地。
(三)挖掘項目文化附加值
以創業項目開發南珠文創產品時要清楚地認識到,文創產品融入南珠文化元素不能只有觀賞價值,還需要有使用價值,要讓產品成為文化的載體。以貝雕為例,在國家把貝雕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后,某創業團隊以此為契機,與當地政府、貝雕非遺傳承人深度合作,打造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貝雕體驗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開發的貝雕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體驗到貝雕的工藝及觀賞價值。該創業項目不僅解決了當地貝雕產業的生產經濟問題,而且提高了貝雕文化知名度,也使更多人認識、了解到貝雕文化。
再比如南珠寶寶系列,其打造文化IP,通過“講故事”傳播南珠文化,從而引起心靈的共鳴,讓消費者愿意付費。南珠寶的寶創業項目,是以藝術設計為切入口,通過南珠文化民間故事的融入,提取IP元素,塑造品牌引領產品,挖掘文化打造IP,助力南珠文化的傳播與傳承,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五、融入南珠文化的創業項目開發
(一)融入南珠文化的創業項目
融入南珠文化的創業項目開發不僅需要迎合市場需求,更需要對地區優勢資源進行梳理。項目的開發模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文旅項目開發。北海文化底蘊深厚,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擁有豐富的資源,可以充分挖掘、開發“海上絲綢之路”歷史的文化資源,為文化傳承作鋪墊。開發南珠文化文旅項目,主要涉及民俗、民風、歷史等文化層面,民俗風情及地域文化聚合了南珠文化的精神及物質財富,“美人魚”“珠還合浦”等民間傳說具有良好的開發價值和較大的旅游發展潛力。項目開發以南珠文化特色的旅游經濟為主,依托南珠文化打造文化主題公園、文化小鎮等,將民族特色的建筑風貌,南珠文化色彩的物質空間注入現代活力。通過政府支持,將南珠文化與旅游有機結合,開發各種類型的旅游產品及線路,滿足游客的需求。
2.文創產品類項目開發。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北海貝雕逐漸與現代生活相融合,研發各類家居飾品、擺件、飾物等旅游紀念品,已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例如貝雕、角雕等作為非遺傳承的工藝品已經走出國門,而合浦珍珠亦是馳名中外,要利用好這個優勢。
3.文化影視類項目開發。北海有很多民間傳說,可以打造文化IP形象。通過梳理文化資源,開發動畫影視作品及其文創衍生品,構建IP產業鏈,通過線上線下的宣傳形式,提升文化IP的知名度,構建IP衍生品多元化發展模式,賦能北海南珠文創產業,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南珠文創項目開發路徑
加強南珠文創項目的開發可推動南珠產業的發展,文創項目產品一要符合大眾人民的審美要求外形美觀,二要具有實用性,能滿足人們的使用功能需求,三要有其特征,能體現其獨特的意義或內涵。因此,考慮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南珠文創項目產品的開發。
1.突出特征,注重個性造型。
項目產品開發或設計時善于發現和捉住“核心特征”,以達到突出亮點的效果。特征化設計的項目產品更易于打造出其獨一無二、個性化的產品造型,更易于被人們接受。同時在后期產品推廣和產品宣傳方面也更容易獲得理想的宣傳效果。
2.創新融合,嵌入南珠文創產品情感。
南珠文化經過千年的積累和沉淀,蘊含著豐富深厚的歷史文化和底蘊,在進行文創項目開發和設計的過程中,可以汲取南珠文化及其精神的精髓,注意將其文化精神與現代化設計理念相融合。把新時代人們的審美、使用需求、情感需求,糅合南珠文化及精神進行創新設計,注重提煉項目產品的文化底蘊,打破以往固有思維模式,設計開發出深受人們喜愛的南珠文創項目。
3.講好南珠文化故事,打造南珠文化品牌。
歷經千年,南珠由最初的皇室貴族才能擁有的珍稀珠寶,發展到現今成為大眾喜愛的飾物。在推動南珠文創項目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要善于向外界講好南珠故事,依托不斷創新的文創項目和產品,打造南珠文化品牌。積極挖掘和發現南珠文化,開發創新南珠紀念品,加大宣傳,提升品牌意識。
如北海南珠宮,其原為國有北海珍珠總公司,后由南珠宮集團收購。此后于國內最早發起海水珍珠養殖,人工培育出第一顆海水珍珠。發展到現今已成為承載南珠歷史的名字,是一個值得信任的南珠文化品牌。北海黑珍珠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水源瑩潤霜獲評“廣西名牌產品”,北海市海真珠化妝品有限公司獲得香港優質“正印”認證,北海市恒興珠寶有限責任公司和北海市秀派珠寶有限責任公司獲得廣西“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稱號。這些品牌的力量是南珠文化產業發展的根本,也是講好南珠文化故事的載體。
六、結束語
本文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以南珠文化如何與創業項目相互融合進行思考,通過探索不同種類的項目如何進行文化融合,對文創項目多重開發,形成交叉性的文化產業類型,將文化元素分析方法與地域性符號融入到各類文創項目的研發中,讓南珠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更加多元化,實現南珠文化與南珠產業的共同發展,進而帶動整個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時助力青年創業者進行文創項目的創業。
參考文獻:
[1]麥月.打造南珠品牌弘揚南珠文化[N].北海日報,2021-07-01(043).
[2]宋堅.南珠傳說及其文化內涵[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9(04):70-73.
[3]李成貴.“?!迸c“南珠”文化聯手助推北海旅游業發展[J].經濟研究導刊,2015(13):23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