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偉
二手車市場與新車市場既相互補充又相互促進,均為汽車消費的重要支撐。我國二手車出口于2019年正式放開,近年來出口量增長迅速,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但尚不具備撼動現有市場格局的能力,亟待系統完善支撐政策體系,以充分發揮其在加快汽車更新換代、促進國內消費復蘇方面的巨大潛力。
一、我國二手車出口發展迅速、前景廣闊
2019年4月26日,北京、天津、上海等10個城市正式開始二手車出口試點。截至2022年5月,全國共有30個市州、153家企業獲得試點權。3年來,我國二手車出口量快速增長,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增勢迅猛,展現出廣闊發展前景。
即使在新冠疫情影響下,我國二手車出口業務仍然實現了高速增長。2019年當年,我國出口二手車3036輛,出口金額1486萬美元,平均出口單價約4900美元。在全球疫情蔓延、國際海運受阻等因素影響下,2020年出口4322輛,僅實現小幅增長。2021年,全國二手車出口迎來爆發式增長,出口總量突破1.5萬輛,同比增長近2.5倍,出口金額達2.2億美元,出口平均單價近1.5萬美元。進入2022年,受到芯片短缺推高新車價格、我國新能源汽車替代加速降低二手車價格等因素影響,多個二手車試點企業表示1—4月份出口量已經超過2021年。
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是我國二手車主要進口市場。發展中國家汽車產業不發達,人均收入水平較低,具有較強的二手車進口需求。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目前正處于經濟發展的快速上升階段,未來二手車進口增長潛力巨大。截至2021年6月,我國二手車已銷往全球近8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占總出口量的97%,占總出口金額的93.8%。作為我國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點區域,2013—2021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同我國進出口總值從6.46萬億元增長至11.6萬億元,年均增長7.5%,為進一步擴大我國二手車出口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未來我國二手車出口相關市場有望達到千億級別。從供給角度,2021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達1759萬輛,同比增長22.62%,已經占到新車交易量的67%,但與發達國家汽車市場中二手車交易量是新車交易量的2倍左右相比,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從需求角度,隨著全球制造業中心的逐步轉移,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主的新興市場國家有望迎來類似于我國2000年以后的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階段,全球二手車出口市場規模有望出現較大幅度增長。目前,日本、韓國二手車出口量約為國內交易量的10%,美國約為2%,若未來我國該比例能達到3%,新車交易量穩定在每年3000萬輛,則二手車出口規模有望達到180萬輛左右,加上所帶動零配件出口,預計相關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元人民幣。
二、當前二手車出口面臨的三大問題
當前全球每年二手車出口規模約為250萬輛,其中日本、美國、韓國占據一半以上市場份額。2019年以來我國二手車出口雖然實現了良好開局,但尚不具備撼動現有市場格局的能力,主要面臨三方面問題。
一是國際市場拓展能力不足。日本和韓國二手車出口企業均主要依靠電商平臺開拓市場,這些平臺均可為用戶提供在線檢索、在線拍賣、車輛檢測等服務,還可與第三方公司合作為客戶提供物流及其他服務,極大促進了二手車出口。如日本二手車出口平臺Be Forward已在35個國家設有代理點,152個國家設有聯絡處,僅在非洲月點擊量就高達6000萬次,二手車年出口量在10萬輛以上。目前我國企業主要通過線下渠道銷售,由于相互之間缺乏協同合作,市場拓展成本高企、效率不高。
二是國內車源競爭能力不足。目前國內二手車源在價格、質量方面尚不具備明顯優勢。價格方面主要體現在稅費上,日本二手乘用車出口時可以申請退還10%的消費稅,以及每輛車300—900元人民幣的資源再生稅、約400元的重量稅,我國相關扶持政策尚不健全。質量方面,雖然我國《二手乘用車出口質量要求》《二手商用車輛及掛車出口檢驗規范》兩項標準于2022年12月正式實施,但車況透明度、行業自律度不高的問題仍然突出,如不盡快改善,將對自主汽車品牌聲譽產生較大負面影響。
三是國際物流服務能力不足。國際物流是降低二手車流通成本、完善零配件服務體系的重要支撐。隨著二手車出口量的急劇擴大,國際物流能力不足問題逐漸凸顯,尤其是作為我國出口主力的新能源車對運輸環境要求較高,經常出現集裝箱船拒載新能源車的情況,甚至有東歐線路出口企業只能支付高額費用改為公路運輸。除此之外,由于海外倉建設滯后,我國二手車零配件供應效率嚴重偏低,制約了售后服務的快速提升。
三、推動二手車出口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完善出口退稅政策體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為充分發揮我國相對于發達國家的制造成本優勢,形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二手車出口價格,建議參考我國新車13%的出口退稅政策,加快研究出臺有關二手車出口退稅政策,同時鼓勵地方政府參照國內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結合“雙碳”任務研究出臺“出口換新”補貼政策。考慮二手車出口資金周轉率較低、前期投入較高,還可通過設立產業引導基金的方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同時鼓勵商業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設立專項產品,協助其提高資金周轉效率、對沖美元支付國際匯兌風險等。
(二)提升車源檢驗檢測能力,加強行業誠信管理
一是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做好與國際對接,不斷完善二手車檢驗檢測標準規范體系,按照國內檢驗檢測機構培育和引入國際知名機構相結合的路徑,加快提升國內車源檢驗檢測能力和水平。二是大力推動公安、交通、商務、稅務、市場監管、企業等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車輛信息動態追溯體系,實現基于車輛VIN碼的車齡、車況、配置、里程等基本信息以及事故、年檢、維修等其他信息的實時查詢。三是加強二手車出口領域信用監管,加大對篡改里程表、偽造產權證明等失信行為的聯合懲戒力度,直至取消經營資格。
(三)充分發揮中歐班列作用,強化國際物流體系
我國二手車出口的目標市場主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同中歐班列線路走向高度重合。未來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作為新一輪全球制造業轉移主要承載地的東南亞地區二手車進口需求預計將實現大幅增長。此外,俄羅斯、蒙古以及緬甸、柬埔寨、老撾等國家均為左舵駕駛,雖然這些國家還在大量進口日本右舵二手車,近年來開始逐步限制對右舵車的進口,也為中國二手車出口提供了機遇。中歐班列作為時效性強、可靠度高的亞歐大陸特有運輸方式,在構建汽車及其零配件消費服務網絡等方面擁有天然優勢。從行業培育的角度,可依托中歐班列國內集結中心、國外重要樞紐站點,有序推動國內產業園區和海外倉建設,通過打造二手車展示基地、零配件分撥中心等,充分發揮樞紐經濟優勢,逐步構建同步服務新車、二手車出口與售后的國際物流體系。
(四)加強相關領域資源整合,引導企業抱團出海
無論在對目的地國家法律、市場準入規則、宏觀經濟形勢、風土人情的把握上,還是在海外銷售網絡、售后服務網絡的搭建上,我國二手車出口企業都遠遠不及美日韓等發達國家企業,這些短板不是任何一個企業依靠自身財力能在短時間內補齊的,需要國家層面加強統籌協調。一是鼓勵相關行業協會牽頭構建全國性二手車出口服務平臺,整合國內二手車出口企業、零配件供應商、國外經銷商等資源,提供需求對接、誠信監管、糾紛仲裁等公共服務。二是推動傳統二手車經銷商、互聯網電商、二手車出口企業、主機廠等加強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通過建立二手車出口企業聯盟等形式,共同開拓國際市場,促進海外倉共建、共享,充分發揮我國二手車在拓展銷售海外渠道、完善售后服務體系中的規模效應。
(作者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運輸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