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吳磊
(揚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 揚州 225127)
眾所周知,對于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來說,在校期間不僅要學好各類文化課程,還要掌握各種運動技能,并且需要進行專項訓練,長期的大負荷的運動難免會發生運動損傷,運動損傷不僅會影響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和運動水平的提高,而且會直接影響到傷者的身心健康,還會嚴重影響體育教學、訓練甚至體育競賽的參與。運動損傷是指體育運動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身體傷害。主要發生在人體運動系統,與訓練、比賽、運動環境及日常生活等密切相關,包括肌肉、關節、生理、心理和其他因素等造成的損傷,是運動醫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運動損傷的發生有它的專項技術特征,例如,網球運動員在訓練中多在肘部受到損傷,足球運動員經常是腳踝和小腿受傷,而投擲運動員則主要根據專項技術特點,標槍多是肘關節,鉛球多是手腕,鐵餅多是膝關節,鏈球多是腳踝損傷。在體育運動中大多因發生局部承受壓力過大的運動負荷而導致的身體損傷,或少數因意外碰撞跌落等導致。本研究主要針對淮陰師范學院2017-2020 級體育專業大學生,調查分析其運動損傷發生情況、運動損傷的部位、發生運動損傷的項目等等。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了解本校體育專業大學生運動損傷的主要部位以及這些運動損傷是在哪些項目中發生的等基本情況,并分析總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與策略,盡可能降低學生中運動損傷出現的概率。往后,隨著人們參與運動的程度越來越高,在運動中難免會出現各類運動損傷,人們對運動損傷方面的知識的需求將會愈來愈高。加強對運動損傷的研究,研究運動損傷預防措施將大大幫助人們降低運動損傷出現概率。在高校學生的日常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中,由于各種因素常常會發生一些運動損傷,尤其是在體育專業的學生中這種情況的發生更為頻繁。進行課外活動、運動訓練、各類體育項目競賽和課堂教學中,都有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各種運動損傷的發生常常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學習、教學與訓練等等。因此,調查研究運動損傷產生的一些主要因素并且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將對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本研究以淮陰師范學院2017-2020 級體育專業大學生的運動損傷情況作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利用圖書館、知網、維普等諸多途徑搜集與高校學生運動損傷情況有關的文獻資料,尤其是與體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相關聯的書籍、期刊等文獻資料。將搜集的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將其作為本文的主要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
以淮陰師范學院體育學院2017-2020 級體育專業學生作為問卷調查對象,2017-2020 年級每年級隨機抽取50 例為研究對象。共發放調查問卷200 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191 份,有效率95.5%,信度0.79。
(3)數理統計法。
對通過問卷調查獲得的有效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利用Excel 軟件進行統計處理,并制作數據表格。
(4)邏輯分析法。
將文獻資料和數據分析資料相結合,運用類比、歸納、演繹等方法結合自我分析與理解,從而獲得相應的研究結果。
(1)運動損傷的發生情況調查。
運動損傷發生率:在本文中表示近一年內,高校體育專業大學生發生運動損傷的頻率。運動損傷發生率=被調查學生一年內發生運動損傷的總人數/被調查學生同期可能發生運動損傷的人數×100%。運動損傷發生率的分子是指一年內發生運動損傷的總人數,分母是指在調查時間點前一年內可能發生運動損傷的人數。在淮陰師范學院2017-2020 級體育專業所有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共有184 名同學發生過或輕微或嚴重的運動損傷,平均運動損傷發生率高達96.5%(見表1)。如此高的運動損傷發生率主要是由于體育專業學生頻繁參與體育教學、運動訓練以及各種競技比賽,身體易處于疲勞狀態,并且他們對身體素質和技術動作要求十分高,一旦沒有熟練掌握技術要點,長時間的訓練周期過后容易使身體受到損傷,這些因素都很容易增加從事體育專業的學生發生運動損傷的可能。在表中還可以觀察到,越是高年級的學生,發生損傷的人數越多,一是由于許多同學在大學中缺少管束,容易自我懈?。欢俏倚:笃谡n程安排相對較少,接受的體育訓練與教師指導也相對的減少,導致一些學生在此階段發生運動損傷。

表1 運動損傷發生情況統計表(N=191)
(2)運動損傷發生的場合。
通過對回收的191 份調查問卷的分析研究,共有184 人發生過運動損傷,有許多學生在多個場合都發生過運動損傷,其中在課外活動時發生運動損傷有104 人、運動隊訓練中發生損傷有90 人、比賽中發生損傷有53 人、在課堂教學中發生損傷有13 人,發生率分別為54.45%、47.12%、27.75%和6.81%(見表2)。由此可見,在課外活動中發生運動損傷的概率最高,主要由于淮陰師范學院2017-2020 級體育專業學生中課外活動氣氛良好,參與課外活動人數眾多,并且課外活動不受規則的制約,大多學生參與起來比較隨意,容易忽視運動前的準備活動和動作技術的規范性等等,并且缺少教練的指導與監督,故十分容易造成傷害。運動隊訓練中的損傷大多是長期訓練的傷病積累,由于體育專業學生曾經或現在都有運動隊訓練的經歷,有許多老傷舊傷,運動員對身體素質和技術動作要求很高,身體狀態的影響或者技術動作掌握的不到位都有可能導致受傷。比賽中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有很多,準備活動不充分、激烈的碰撞、落地動作不穩以及受場地環境天氣等客觀因素的影響等等,在淮陰師范學院2017-2020 級體育專業學生中,在比賽時發生運動損傷相對較少,因為我校體育專業學生主要參與足球和籃球這兩個項目的比賽,所以運動損傷也主要發生在這兩個運動項目的運動員中。最后,我們可以看到在課堂教學中發生運動損傷的概率是最低的,這是因為課堂教學中教師或者教練員會對我們進行專業的指導以及合理的安排,這都大大降低了發生損傷的概率,淮陰師范學院體育專業的教師團隊都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以及具備過硬的運動技術,為學生提供的十分專業的體育教學,極大的降低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發生運動損傷的概率。

表2 運動損傷發生場合統計表(N=191)
(3)運動損傷的程度。
按運動能力喪失的程度分類,輕度損傷:發生運動受傷后沒有喪失活動能力,仍能繼續進行體育活動或訓練,如,輕度擦傷、扭傷等。中度損傷:運動損傷后需要去門診進行治療,且短時間內不能按體育教學要求從事體育活動,需要停止患部活動或減少活動,如,肌肉、肌腱拉傷等。重度損傷:運動損傷后需要住院治療,較長時間完全不能從事體育活動或訓練,如,各部位骨折、關節脫位、肌腱完全斷裂、須腦或內臟器官損傷等。在接受問卷調查的191 名同學中,有運動損傷的共184 人,其中許多學生發生過不同程度的損傷,發生輕度損傷的有145 人,發生中度損傷68 人,發生重度損傷7 人,分別占比75.92%、35.60%和3.66%(見表3)。由此可見,淮陰師范學院體育專業學生大部分都發生過輕度中度的損傷,極少部分發生過重度損傷。輕度和中度損傷的影響相比較小,重度損傷一旦發生可能影響日后的生活訓練乃至運動生涯??梢缘贸鼋Y論,體育專業大學生發生運動損傷的類型多集中于輕度損傷和中度損傷,重度損傷人次數相對較少。

表3 運動損傷程度統計表(N=191)
(4)運動損傷的發生部位。
每個部位發生運動損傷的人數能夠直觀的反映出體育專業大學生在各項體育活動中容易發生運動損傷的部位,從而針對易損傷部位進行有效的預防措施,以便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提高運動水平,降低運動損傷發生的幾率。常見的運動損傷部位有踝關節、膝關節和肘關節、腕關節、手部或足部等等。其中踝關節損傷有120 人,腕關節損傷有35 人,手部或足部損傷有82 人,膝關節或肘關節損傷有51 人,所占比分別為62.83%、18.32%、42.93%和26.70%(見表4)。這些部位主要的運動損傷有皮膚摩擦傷、軟組織挫裂傷、肌肉拉傷、關節韌帶扭傷、骨折等等。根據數據分析,在淮陰師范學院2017-2020 級體育專業學生中踝關節是最容易損傷的一個部位,其原因主要是踝關節是人體負重最大的關節,地面的不平整,落地動作的不穩定以及所穿鞋子的不合適都很容易引起踝關節的損傷。

表4 運動損傷發生的部位統計表(N=191)
(5)發生運動損傷的體育項目。
發生運動損傷較多的項目有籃球、足球、田徑、體操等等。其中,籃球項目發生損傷113 人,足球86 人,田徑29 人,體操5 人,分別占比59.16%、45.03%、15.18%和2.62%(見表5)。其中,籃球和足球項目中發生運動損傷的概率相對較高,從運動項目特點分析,籃球運動和足球運動均具有一定的對抗性,比賽雙方為了取得優異的運動成績,在比賽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肢體上的觸碰,從而造成發生運動損傷的病例數較多,其次,這與淮陰師范學院籃球和足球項目開展程度與普及程度密切相關,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加,難免會出現一些運動損傷,所以在開展體育項目競賽的同時,密切關注學生運動損傷情況也顯得尤為重要。在田徑項目比賽中,對速度、耐力、力量和靈敏等身體素質有極高的要求,如果身體素質較差,則很容易發生運動損傷。而預防運動損傷的思想意識不充分,缺乏準備活動或準備活動不足,運動量過大以及身體機能和心理狀態不良都會造成運動損傷的發生;在體操項目中,從項目本身來講,體操是一項專項技術動作復雜,動作難度要求高,動作失誤率高并且危險性高的運動項目。造成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主要分為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主觀因素主要包括:身體素質差、準備活動不充分、心理障礙等;客觀因素主要包括:組織效果不好、保護措施不到位以及場地器械等因素。

表5 發生運動損傷體育項目統計表(N=191)
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歸納為以下幾點:(1)思想上不重視;(2)缺乏合理的準備活動;(3)訓練水平不夠;(4)技術動作的錯誤;(5)運動負荷過大;(6)身體功能和心理狀態不良;(7)場地、器材設備影響;(8)不良的氣候影響(詳情見表6)。

表6 發生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統計表(N=191)
(1)缺乏合理的準備活動。
許多學生對準備活動的認知不夠充分,常常忽視了準備活動的重要性,在運動前不認真做準備活動,甚至直接不做準備活動,這大大提高了運動損傷的發生率。沒有預先為準備活動準備足夠的時間以及學生對準備活動的作用和生理意義的不夠了解,都導致了我校體育專業學生在運動前缺少合理的準備活動,從而誘發運動損傷。因準備活動不足導致的各種損傷達52 人,占調查人數的27.23%。
(2)技術動作錯誤。
在體育訓練中,我們必須重視技術動作的規范化。這在體操等對技術動作要求高的項目中顯得尤為重要。技術動作的錯誤,會成為發生運動損傷的潛在風險。許多學生在運動時技術動作不熟練,不規范或者違反了運動規則,亦或盲目追求高難度技術動作,這不僅容易造成自己的損傷,也容易傷害到別的同學。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因技術動作錯誤造成損傷的達26 人,占調查人數的13.61%。
(3)場地和器材設備影響。
場地和器材設備是進行體育運動的必備條件,如果場地和器材不規范、布置不合理、質量較差,造成運動損傷在所難免。有些學校由于條件限制,使學生在一些較簡陋,地面過硬或不平整的場地進行體育運動,其結果就是會給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運動損傷。在淮陰師范學院,足球、體操、網球、羽毛球等場地設備情況良好,籃球場地無論室外還是室內,地板、場地質量都較差,需要進行翻修,望學院領導能重視。由于場地器材設備等原因造成運動損傷的人數達20 人,占調查人數的10.47%。
淮陰師范學院2017-2020 級體育專業學生中運動損傷的發生率較高,運動損傷發生的場合主要集中在課外活動,在課堂教學中則很少發生運動損傷,大部分學生發生的運動損傷為輕度損傷,極少部分學生發生重度損傷,發生運動損傷的部位集中于踝關節,運動損傷多發于籃球和足球項目中,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主要有思想不重視、缺乏準備活動和技術動作錯誤等。
在我校體育專業大學生中,發生運動損傷的概率較高,其運動損傷發生的時間大部分在課外活動中,其次是訓練和比賽中,在課堂教學中發生損傷情況最少。學生們發生損傷的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踝關節受傷占比最高,這與踝關節本位的構造以及承受的負荷較大有關?;@球和足球是我校體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的高發項目,這與項目本身學生的參與程度和比賽的激烈程度有著很大關系。在發生運動損傷的一些主要因素中,缺乏合理的準備活動引發運動損傷概率最高,思想上不重視、訓練水平不夠、技術動作錯誤、場地、器材設備和身體功能以及心理狀態不良等因素也誘導著運動損傷的發生。雖然大部分體育專業的學生,對運動損傷具備一定的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但是由于其專業特殊性,從主客觀角度來看,他們所具有的運動損傷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預防措施還不夠全面。以下將給出幾點建議。
(1)重視學校體育,加大教師參與學生活動。
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培養學生健康的意識和體魄,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加大教師的參與,多給予指導與監督,對訓練負荷和強度的安排也應科學合理,減少高難度的技術動作,并且向學生普及運動損傷的有關知識和預防意識及措施。學院需注意課程和各項賽事的合理安排,具體到周、課、時,時刻把“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擺在首位,同時也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狀態,加強對學生身心狀態的監督,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檢查。對場地和器材設備管理和維護也至關重要,學校和各級領導應密切關注體育場地和器材設備的質量情況,對場地或器材設備損壞和安排不規范等情況,進行及時積極處理,防止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出現運動損傷。以上幾點,通過彼此的相互配合協作,提高學生對運動損傷的處理和預防能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運動環境,最終達到降低體育專業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運動損傷發生的概率。
(2)提高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預防運動損傷的能力。
體育專業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與運動的接觸更為密切,所以更需要掌握扎實的運動損傷知識和運動損傷的防護意識,充分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將損傷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根據問卷調查可以了解到,在課外活動學生發生運動損傷的概率明顯高于課堂教學中,這種現象正好可以說明大部分學生自我保護意識薄弱,我們需要重視這種現象并且做出改變。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我們都應特別注意運動損傷的發生,在沒有教師的指導與監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注意安全,防止運動損傷的發生。作為一名體育專業的學生,應當具備一定的運動損傷知識和掌握一定的預防措施,在了解有關運動損傷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是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的一個過程,這會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在運動過程中,做到下意識的保護自己。面對如今巨大的社會壓力,在校體育專業大學生的心理負擔較重,特別是在發生運動損傷后尤其是發生急性損傷后,很容易出現心理負擔。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及上級領導應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加大醫務監督,聘請專業心理醫生進行指導,學生自己也應該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積極與外界進行溝通,多參與集體活動,放松自己。
(3)提高學生體育運動和訓練的科學化水平。
體育專業的同學在體育運動中,從訓練安排來考慮,對準備活動到運動量和運動負荷的安排再到整個訓練大周期的安排要科學,合理,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準備活動的不充分或者不當的訓練安排導致學生身心疲勞,其最終結果都將引發一系列運動損傷。從技術動作來考慮,一定要強調學生的技術規范,錯誤的技術動作不僅會影響運動成績,甚至會引發運動損傷,在強調學生技術規范的同時,也要保護好學生的個性特點,將學生的特點發展成特長,這也是攀登競技體育高峰必不可少的一個因素??茖W的運動和訓練對學生都將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在科學的體育運動和訓練中,也會大大提升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降低運動損傷發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