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擁軍 趙浩鴻
2023年伊始,美國科技企業持續出現不同規模裁員現象,互聯網平臺、芯片制造與軟件企業成為裁員的重災區,一些科技企業的關鍵核心部門與高層次人才也在裁撤裁員之列。當前,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基因工程等領域的大國競爭日趨激烈,競爭的焦點在人才,而硅谷是人才競爭的風暴口。
一、美國科技企業正經歷不同程度的裁員,部分關鍵核心技術人才面臨裁退
2022年底以來裁員潮持續席卷美國科技企業。根據美國就業咨詢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Inc.的數據,2022年11月美國科技公司宣布裁員共計52771人,全年裁員累計80978人,其中首當其沖的是硅谷,裁員規模創下20年來的最高值。與裁員潮并行相隨,美國科技股長達20年的大牛市戛然而止,2022年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累計暴跌33.1%,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亞馬遜、蘋果、奈飛、特斯拉等科技股大幅下跌,大型科技公司市值累計損失約4萬億美元。
硅谷是美國科技企業裁員潮的重災區。2022年11月,Meta宣布裁員1.1萬人,約占員工總數的13%,是Meta成立以來首次大規模裁員;11月,谷歌母公司Alphabet宣布裁員1萬人,占全球員工總數的6%;2023年1月亞馬遜宣布裁員1.8萬人,是近來美國科技企業規模最大的裁員行動;1月,商業軟件龍頭Salesforce宣布裁員8000人,約占員工總數的10%。由于美國企業、機構對美國宏觀經濟預期普遍不佳,甚至不少機構預測美國將陷入經濟衰退,預計2023年美國科技企業將持續裁員。
部分關鍵核心部門與高層次人才被裁撤裁退。比如,在甲骨文(Oracle),作為核心業務之一的云計算部門被裁員200名工程師;在亞馬遜,遠程醫療、機器人等部門也在裁員之列,甚至包括代表亞馬遜最尖端技術研發的Grand Challenge實驗室(主要研究癌癥、新興技術);在思科,不少涉及軟件和硬件工程、產品設計等領域的工程師甚至副總裁級別高管被裁員;在谷歌母公司Alphabet,裁員涉及醫療軟件、機器人軟件和人工智能等業務,甚至包括谷歌眼鏡創造者巴巴克·帕爾維茲(Babak Parviz)等高管。
二、人才競爭是大國博弈的焦點,海外高層次人才回流的趨勢不斷明顯
當前大國博弈越來越凸顯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基因工程等領域,這些領域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其中硅谷是全球人才競爭的風暴口。美國主導的先進制造回流、“小院高墻”戰略、半導體聯盟等,關鍵落子在于硅谷對全球頂尖人才的虹吸爭奪。比如,美國《競爭法案2022》新增“W”型外國企業家創新簽證和綠卡配額豁免政策,即允許外國初創企業的創業者申請“W”簽證赴美,滿足一定的經營條件后可升級獲得美國永久居民(綠卡)身份,還推行綠卡配額豁免政策,對STEM專業人才綠卡申請進行國別配額限制豁免。根據AMiner科技情報平臺數據,2012—2021年美國是科技人才凈流入最多的國家,而我國是科技人才凈流出最多的國家,大量頂尖人才流向美國不斷充實了美國科技企業的高層次人才儲備,比如谷歌、微軟擁有的高層次人才數量位居全球第二名和第四名。在大國博弈的大背景下,美國試圖推進人才脫鉤帶來“寒蟬效應”。受美國打壓影響,海外高層次人才回流速度明顯加快,亞裔美國學者論壇數據顯示,一些美國華人科學家放棄美國學術機構或公司職位回到中國,事實證明美國的人才脫鉤政策不得人心。
三、美國科技企業裁員意味著全球人才的再配置,亟需進一步完善海外引才用才聚才機制
面對日趨激烈的人才競爭,美國科技企業裁員帶來全球科技人才再配置,對我國積極務實利用好國際智力資源具有重大意義。
一是敞開門引才。暢通海外高層次人才來華創新創業的通道。綜合考慮“國家安全”“國家戰略”和“國際規范”,聚焦“卡脖子”技術攻關需求、重大原始創新需要,梳理科技人才崗位需求清單,探索實施清單式人才引進。考慮美國科技企業裁員潮的外溢影響,加大對硅谷科技企業在美國以外分支機構裁退高層次人才的招引力度。在北京、上海等地探索試點技術移民制度,在海外引才機構設立移民參贊,開通海外直接申請“綠卡”的渠道,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吸引制度。繼續放寬華人回流限制,為其申請長期居留和永久居留提供便利。參照海外高層次人才認定制度改革試點,適當放寬人才認定標準并下放權限,將更多急需緊缺人才納入海外人才服務范圍。
二是走出去用才。引導國內科研機構、企業在美國等地設立海外研發中心,根據我國戰略科技力量建設、重大科技研發任務、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等需求,創新多種形式的彈性用才模式。鼓勵跨國企業發揮人才橋梁作用,牽頭構筑“產學研金”融通式跨國集團平臺,通過海外分支機構與國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建立密切聯系,通過大科學計劃和工程項目搭建“國際人才工程”,打造國際科技人才“蓄水池”。探索建立國際化人才研究中心,推動建立高水平國際人才獵頭機構,提升走出去用才綜合能力。
三是沉下心聚才。積極探索完善廣納四海人才的國際化人才服務制度。加快人才社區建設,不斷完善與國際接軌的科技人才工作生活的空間體系和政策體系,為海外高層次人才提供簽證辦理、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社會融入等服務。探索建立人才移民事務服務中心,統籌協調人才移民管理系統資源和社會力量,同時推動人才移民服務行業協會的建立和發展。鼓勵在各類研究資助計劃中設立外籍人才專項,在重大科技項目申報中適當提高外籍人才的比例。
(作者單位:國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