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霞
相對于高中生的體育鍛煉來說,太極拳更加受到中年人和老年人的喜愛。其作為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實現身、氣、意之間的統一協調,還可以很好地鍛煉筋、骨,舒筋活絡,在強身健體的同時達到養生保健的作用。部分高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生了較大的壓力,形成了焦慮的情緒,教師就可以結合新課程的建設發展要求開展太極拳教學,引導高中生靜心養氣,使其能夠以更加積極、樂觀的情緒面對高中時期的學習,并且受益于終身。
1 太極拳練習對高中生的作用
1.1 神經系統的作用
高中生在練習太極拳時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排除雜念,這時大腦皮層就能夠獲得良好的休息。其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產生神經系統不平衡的現象,在太極拳作用下就可以將神經系統各個方面由興奮或者抑制的不平衡轉向平衡,從而調節中樞神經的靈敏性,消除學生在學習和運動中的大腦疲勞,鍛煉大腦神經系統,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敏捷性思維也有積極的作用。尤其是當學生在學習當中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時,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練習太極拳幫助其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并且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壓力。
1.2 對運動系統的作用
太極拳與其他的運動形式有所不同,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要保持身體立身中正,脊柱也需要豎直對拔,在持久練習下避免學生產生駝背身形。對于學生的運動系統發展來說,太極拳的舒、勻、慢、穩的運動形式可以使其關節保持牢固,還能夠豐滿自身的肌肉,增強韌帶組織的彈性和韌性,達到疏通經絡的作用,促進運動系統的發展。
1.3 對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中年人和老年人經常會到公園等場所以太極拳為主進行身體鍛煉,這項運動具有緩慢、均勻和連綿不斷的特點,非常注重呼吸特點的體現,以深、長、細、勻為主。當高中生練習太極拳時,可以通過有節律的呼吸運動增大膈肌的運動幅度,還可以通過脊柱的上下對正和肋骨的舒展放松增大胸腔容積,讓心臟空間更加寬松。久而久之,心臟血液的輸入和輸出能夠得到較大程度的改善,促使學生的身體功能更加健康。
1.4 穩定學生的情緒
許多高中生比較喜歡球類運動,尤其是足球、籃球和羽毛球受到了較大的歡迎。雖然這些運動形式也能夠起到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作用,但是太極拳練習是最能夠穩定學生情緒的一種運動形式。在練習太極拳時,需要在動作、呼吸上表現地更加自然,學生就可以逐漸養成一種順乎自然的觀念,在學習和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更加和諧,并且更加理解和尊重他人。在和諧關系理念下,高中生繁重的學習壓力可以得到緩解,尤其是焦慮的情緒也能夠慢慢得到舒緩,從而保持一種自然、平和的心境,避免其產生過激行為。最重要的是,在受到學習壓力的影響時,高中生經常會與家長、學校和教師形成對立面,產生逆反心理。練習太極拳就可以使其保持最佳的情感體驗,使其形成大氣的性格,提高情緒的穩定性。
1.5 加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識
太極拳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東方文化發展當中蘊含了文化精華,非常值得高中生學習。一些接觸過太極拳的學生已經了解了太極拳運動講究天人合一,崇尚平和的價值觀,與常見的競技性和娛樂性體育運動形式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與西方文化的體育文化總之來說也有所不同。就當今時代的高中生來說,絕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其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家長的溺愛,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高中生表現出了非常顯著的個性特征。尤其是一些高中生過于自我,在生活和學習當中不愿意與同學、教師和家長溝通,在錯誤的心理趨向下,降低了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將太極拳應用并且推廣到高中教學當中,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促使學生可以更加主動地接受東方文化的傳統教育思想,使其在實際練習當中更加積極、主動,加強其對于民族文化的深刻認知。
2 高中太極拳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方法陳舊
教師的教學方法會從根本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雖然我國許多學校在發展體育的過程中逐漸引進了太極拳教學,但是高中學校在這個方面還是存在較大的缺陷。許多教師在組織高中生練習太極拳時體現出來的思想觀念比較長陳舊,還是會利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組織這類活動。雖然太極拳屬于一種傳統的運動形式,但是在教學方法上處于不斷更新當中,教師缺乏對新型教學模式的了解和應用,過于注重太極拳動作的傳授,還會將動作教學作為主要的課程內容,忽視了文化課程教育。太極拳不僅僅是一項體力活動,其更多的是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培養,促使學生通過對太極拳歷史的了解,感悟到太極拳的精髓。教師在教學當中并沒有結合新時期的教學需求推陳出新,也忽視了太極精髓的宣揚,甚至在教學方式上存在舍本逐末的現象,影響太極拳教學質量。
2.2 教師專業度不高
每一個學科的教師都需要滿足專業化要求,才能夠給予學生科學的引導,幫助學生掌握學習要點,減少實際教學中產生的問題。對于高中生來說,專業的太極拳教師可以給予非常正確的指導,在學生開展太極拳運動或者學習相關的文化知識內容時,實施專業的指導??v觀目前的高中太極拳教學,絕大多數教師在專業水平上非常有限,無法給予學生專業、全面的教學指導。高中學校在開展體育課程教學時,經常會以體育院校畢業的學生為主,在其作為教師組織學生練習太極拳時,并不能夠針對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文化內容等進行細化。高中學校對于太極拳教學的重視程度并不高,體育教師在教學當中只是為了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體現出來的教學熱情并不高漲,自身的專業技能沒有達到標準。由于太極拳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所以教師也需要在心理上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顯然,鮮少有教師能夠達到這個標準,其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導致學生的主體性被剝奪,難以激發學生練習太極拳的積極性,降低了教學指導實效性。
3 新課程下高中太極拳教學的優化策略
3.1 優化教學方法
科學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提高綜合學習能力和水平,體會到太極拳的精髓。高中體育教師在新課程下優化高中太極拳教學策略時,就需要從改善教學方法著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加有趣,引導學生全神貫注參與到太極拳學習當中。教師要以高中體育課程校本建設作為基礎前提,先給學生示范太極拳的動作,讓學生充分領會到太極拳的魅力所在,并且明確太極拳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在平常的高中太極拳教學中,需要更多地講解太極拳的特征,其攻防形式和柔道、跆拳道等存在本質上的差異,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太極拳更加注重攻防兼備,而不是單純地依靠進攻。所以,在示范太極拳時需要講解攻防知識,讓學生更加自主地將這些要點融入到太極拳練習當中。雖然太極拳的動作表現非常緩慢,但是非常注重動作的力度,一些動作要非常輕柔,還有一些動作非常講究力度?;诖?,可以利用聯想記憶的方式幫助學生加強對太極拳各種招式的記憶,讓學生可以在后續練習當中自主的進行訓練。需要注意的是,太極拳練習要點的學習并非一蹴而就,教師要適當引導學生反復練習,但是不能夠對學生提出硬性要求,否則很容易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
3.2 設置實踐活動
高中體育課程本身就是一種實踐活動,教師在開展太極拳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這項運動更好地融入到實踐活動當中,給學生強調量力而行,使其在長時間的練習當中升華自己的能力。很多體育運動項目都非常強調競爭性,而太極拳則更加注重學生的健康成長,促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夠操之過急,而是需要緩慢引導學生掌握太極拳練習的要點。在設置實踐活動時,可以先傳授給學生一些簡單的招式,觀察學生是否能夠通過簡單的招式在成長上獲得幫助。這就要求教師仔細地講解太極拳基本招式,在學生了解透徹之后加強精進,督促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其身體素質和綜合素養。部分學生在練習太極拳時會受到空間的限制,尤其是很多高中體育教師會組織一個班級的學生在狹小的空間中練習太極拳,使得學生在實際練習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招式花拳繡腿。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教師就需要擴大學生的實踐活動空間,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兩兩分組進行一對一的對抗,使其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招式。太極拳中的“摟膝拗步”是一種普遍的攻守兼備的招式,教師在講解這個動作的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探索。為了提高運動實踐的作用,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與其他班級的學生針對太極拳進行溝通交流,開展班級對戰,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切磋,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3 注重文化傳承
文化傳承對于高中生的太極拳練習來說非常重要,其屬于中國武術傳統體育項目,蘊含的文化內涵和哲學思想非常值得學生學習。高中體育教師在實際開展太極拳教學時,要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文化傳承,加深學生對于太極拳技術動作的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讓其保持活躍的思維形式。高中生在開展體育鍛煉的過程中通常會保持活躍的思維,對于事物的認識也比較深刻,教師就需要在講解太極拳動作的同時,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其中的文化內涵,讓學生從生命科學的角度理解太極拳的健身原理。高中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當中受到不同環境的影響,在個性特點、學習能力、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在開展文化傳承教學時,就要以塑造學生良好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作為基礎,通過太極文化的教學熏陶學生的人格。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解太極拳的起源,讓其自主探索太極拳的發展史,明確太極拳是陰陽學說的一個種類。與此同時,還可以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發展講解太極拳作為一種剛柔并濟的拳種對于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起到的作用,加強學生對于生活中陰陽變化的關注,使其能夠感知太極拳滲透出來的文化內涵。這樣一來,學生在強身健體的同時還可以領悟人生、享受生活,從而塑造良好的性格。
3.4 創設音樂情境
很多公園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在練習太極拳時都會播放音樂,提高實際練習的順暢性,還可以更好地感悟太極拳的文化內涵。教師在組織高中生練習太極拳時就可以創設音樂情境,充分體現人體的對稱美,并且結合音樂的節奏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形成更高的姿態和線條。太極拳講究的是出拳的節奏,而不是胡亂一通的出拳。體育教師可以將太極拳與音頻相互結合,通過創設音樂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度學習。常用的太極拳鍛煉音樂有《引風入林》《傲氣傲笑萬重浪》《英雄之劍》等,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練習太極拳的狀態和實際需求選擇不同的音樂,將太極拳動作和音頻相互結合,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太極拳的節奏感。部分高中生在單獨練習太極拳時會覺得比較枯燥、乏味,控制不好出拳和收拳的力度,把握不了節奏,音樂情境的創設就能夠在這個方面予以改善,啟發學生的思維,將其置入到音樂氛圍當中。當學生沉浸在音樂氛圍中時,可以根據音樂節奏掌握太極拳動作的節奏,還可以借助音樂情境開展集體運動,使得學生在練習太極拳時形成快樂的學習氛圍和形式,同學之間相互糾正錯誤的太極拳形式,共同分享可靠的學習方法,提高動作準確性,加強太極拳教學質量。
3.5 合理利用微視頻
微視頻在當前高中各個學科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很少有體育教師會利用其開展體育訓練。高中生的日常課程學習非常緊張,大多數空余時間都要用來進行習題訓練,很少有閑暇的時間可以開展體育鍛煉或者其他活動。就算教師可以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引導學生練習太極拳,但是學生在投入到理論學習當中時容易產生過大的壓力,忘記太極拳練習的要點,在閑暇時間難以自主練習太極拳。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視頻開展教學工作,將體育課堂上講解的太極拳練習要點錄制到微視頻當中,還可以在課前錄制課程要點,讓學生自主觀看微視頻進行練習。雖然教師大多會在課堂教學中講解太極拳的出拳和收拳要點,但是很少有學生會在課堂學習之后自主復習教師教授的太極拳運動要點,學習新的運動形式之后就容易忘記之前教師已經講解過的太極拳動作。尤其是在講解玉女穿梭、左右蹬腳、彎弓射虎等主要動作時,學生在學習一遍之后難以完全記住動作要領,這時就可以制作相應的微視頻,讓學生登陸學習平臺觀看微視頻,跟著微視頻進行練習,使其空余時間能夠得到充分利用。微視頻在高中太極拳教學中的應用還可以突破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的學習不局限在課堂當中,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感。
4 結語
太極拳作為一項歷史悠遠的運動項目,可以有效訓練學生的身體機能,提高身體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教師要按照新課程教學的要求,結合高中生的學習特點講解動作要點,引導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太極拳課程教學內容和形式,給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提供正面、積極的影響。高中教師在將這項運動融入到體育學科教學中時,需要正確示范太極拳的動作,在講解動作要點的同時滲透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使得學生在通過太極拳穩定自己的情緒的同時可以深入了解我國深厚的文化內涵,為推廣太極拳運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