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寶花 | 福建省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
在知識類型豐富、信息傳播渠道多樣的現代社會,非正式學習成為人們獲取知識的一種重要方式,非正式學習空間也成為學生學習知識、合作交流的重要場所。學校如何以積極的、開放的心態主動迎接教育變革的挑戰,讓閑置空間“活”起來,創設更具育人價值的非正式學習空間,需要管理者認真思考。變革應始于課程,為保證學生在非正式學習空間中的學習效益,福建省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基于“星輝教育”辦學理念,在創設非正式學習空間的同時,開發相應的校本課程,有力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正確價值觀、關鍵能力的形成。
學校踐行“星輝”文化內涵 ,將非正式學習物理空間的建設作為學校工作的重點之一?!读x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提出“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為每一位適齡兒童、少年提供適合的學習機會”,這與學?!白屆恳活w星都熠熠生輝”的星輝教育辦學理念不謀而合,學校著力打造“一心五瓣”協同發展課程,開展學習共同體、非正式學習空間、項目式學習等主題研究,聚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依據“剛健篤實,輝光日新”的校訓,規劃了“四園四場”,即剛健園、篤實園、輝光園、日新園,星輝廣場、數學廣場、夢想農場、中草藥苗場。其中,星輝廣場地上有十顆星,意在評價于誠信、創造、感恩等方面表現突出的十星少年。正大門門廳主題墻上的育人目標、結出五瓣花的校樹均蘊含著五育并舉的寓意。
童年是彩色的,學校以“星輝”元素豐富校園里的每一寸空間,賦予每層樓不同的顏色和教育功能。一層的粉色代表夢想,架空層上標注知識內容的宇宙星河、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國際行星及相應的名人介紹等,讓學生從小心懷夢想,樹立榜樣。二層的綠色代表生命,連廊中呈現人類生命進程和健康養護知識,提醒學生珍惜生命、熱愛自然。三層的明黃色代表藝術,這層有由名人名畫、可彈奏的各式樂器、涂鴉區等組成的連廊,學生可在觀賞、操作中提升藝術素養。四層的檸檬黃象征國家,這一層的空間文化旨在滲透愛國主義教育,黨史、國史等重要歷史,神舟飛船、航空母艦等大國重器知識等,促使學生從小生發愛國之心、報國之志。五層的藍色代表海洋,其連廊文化涉及放眼世界的主題內容,如各國風光、世界知識等,旨在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使他們成長為有責任、能擔當的世界公民。
為建設好非正式學習空間,學校打造了配套課程的研究性生態圈,研發了包括在地文化、非遺文化、偉大祖國等在內的主題課程群,其具體課程內容由師生、家長共研共創。如《幸福的家庭》中有家譜、家訓、家風等內容,《和諧的社區》中有志愿者服務、走出社區等內容,《可愛的祖國》中有中國社會、中國科技等內容,等等。
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鼓勵學生采用體驗、沉浸、合作探究等方式學習,以激發其學習樂趣。如:在學習《我們的家鄉》時,鼓勵學生觀察真實生活,結合校園場景了解自己的家鄉——校園中的廈門標志性建筑集錦漆畫、郭沫若的詩作《白鷺》墻等,是家鄉文化的體現;在相應時節種植廈門市樹鳳凰樹、市花三角梅,欣賞波光粼粼的筼筜湖造型的天花板等,是親近家鄉的方式;在相應樓層描繪家鄉美景、彈唱《鼓浪嶼之波》、創編木偶劇等,是表達鄉情的途徑。
非正式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相對個性化的學習環境。學校除了扎扎實實教授國家課程外,有責任充分利用每一處校園空間,積極開發富有生命力的課程,讓學生的學習時時可發生、處處可開展,使其在愉悅寬松的學習中自主成長,提升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