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文菲 | 山東省濟南章丘雙語學校
班級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獨具特色的班級文化能為學生的精神成長提供營養沃土。作為一名班主任教師,筆者針對班級特色文化的建設問題,在初中與高中階段分別進行了探索。
確定班級特色文化主題。班級特色文化的打造首先需要班主任教師確定引領主題,為此,筆者分析了班級的主客觀因素,如學校地處孔孟之鄉,有著深厚的儒家傳統文化底蘊,且初中學段以孔子為主題特色文化的班級建設較少,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綜合考慮教師已有經驗、班級層次、學生意愿等因素后,筆者為班級確定了孔子的特色文化主題。
梳理思路,完善方案。結合現有資源,筆者設計出相關主題活動與班本課程,通過“每日《論語》”“主題班會系列課程”“自然教育系列課程”向學生滲透與孔子相關的主題文化內容,并在班本課上以賞析名言、觀看紀錄片、閱讀著作、組織誦讀比賽等方式,帶領學生進一步了解孔子的生平及思想理念。
總結成果,明晰問題。實踐發現,學生對主題活動類課程的興趣較高,教師日常開展主題班會與自然教育系列課程,可以對學生成長起到一定的引導和示范作用。班本課程也讓學生加深了對以孔子為核心的儒家文化的了解。整體而言,兩年的建設提升了班級的凝聚力,加強了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但由于教師自身的文化積淀不足,難以在活動設計中深入挖掘課程的本質問題,使得學生對孔子文化的認知尚停留在較淺的理解層面。
因學校發展需要,筆者被調入高中部,在對高中班級管理體系缺乏了解的情況下,教師需要結合已有經驗與新環境的具體學情尋找建設班級特色文化的突破口。基于以上兩點,筆者進行了如下嘗試。
基于學情,打造以自主管理為核心的特色文化班級。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筆者發現學生的綜合素質較高,成績較好,但班級中曾擔任班委的學生屈指可數,且大部分存在缺乏自信、自律性稍差等問題。為盡可能幫助他們改善這些問題,筆者決定建設一個以班級自主管理為核心的特色班級,給學生搭建一個能夠自由鍛煉和展示的平臺。經過多次班會商討,師生共同分析了當前班級特色文化建設的優勢與劣勢,并組建了班委團隊,圍繞自主管理策劃、開展了相關活動,如在班委培訓及班級自主管理團隊建設方面,除定期開展主題培訓外,由班長負責統籌協調班級,班級秘書負責會議記錄,各學生部長負責自己所管轄的范圍。
這種模式的施行使得班級管理成效顯著,但在一次調查中,部分學生反饋班主任不能深入了解學生需求,與學生有較遠的距離感。筆者反思,過分依賴班委與制度管理會與班級特色文化建設的初衷漸行漸遠,班主任工作的開展應緊緊圍繞建設班級特色文化的精神內核,才能讓文化建設更加深入人心。
基于學情和學科優勢,打造體系化建設方案。吸取教訓后,筆者對新接手的文科班級進行了特色建設的SWOT分析,為其確定了以地理學科和自主管理為中心的文化方案,包括地理課程、地理活動與班級自主管理制度,形成了班級特色文化建設體系。地理課程具體包括新聞時政、科普類紀錄片、地理雜志、大學MOOC等內容;地理活動涉及二十四節氣、世界節水日等地理相關節日以及學生旅游見聞等板塊;班級自主管理制度中,筆者根據已有經驗搭建出自主管理團隊,設值日班長,結合地理元素記錄班級日志。
特色班級的建設是基于學生、教師、家長、學校和區域實際情況,充分調動人力和物力不斷創新實踐的過程,筆者將堅定地成為一名實踐者,繼續推動班級特色文化建設繼續向專業化、深層次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