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凱 浙江浙能燃氣股份有限公司
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保意識的增強,我國的城鎮燃氣行業也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在經歷了最初高投資回報的行業發展階段后,隨著近幾年國家對天然氣價格成本、配套工程收益等監管的日趨嚴格,各地城鎮燃氣經營企業的效益顯著下滑,不少企業處于盈虧平衡甚至虧損的狀態。在此情形下,勢必要求城鎮燃氣經營企業將關注重點放在精細運營、降本增效上,而加強計量管理減少供銷差正是當前城鎮燃氣經營企業實現效益提增的有效手段。鑒于此,城鎮燃氣經營企業須建立健全計量管理制度,采用科學的計量技術與管理手段,合理配置計量資源,并加強組織協調,以達到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對于城鎮燃氣經營企業而言,計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首要意義就是控制供銷差。所謂計量供銷差,指的是企業供氣總量與銷售總量之間的差值,衡量指標多為供銷差率,公式為:(供氣總量- 銷售總量)/供氣總量×100%。企業關注供銷差數據,原因在于供氣過程中燃氣損耗的客觀存在,而這就意味著其與企業經營成本和效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燃氣企業之所以要開展計量管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希望在供銷差方面下功夫,通過一系列的工作措施和方法,盡可能降低燃氣損耗,減少無效、非必要的支出。除此之外,城鎮燃氣經營企業開展計量管理工作的意義還在于,其能幫助企業建立與用戶之間的信任關系,提高企業的品牌形象與市場競爭力,以及幫助企業提升綜合管理水平,加快實現現代化轉型的目標,還有就是幫助企業在硬件配置和技術手段上推陳出新,確保緊跟行業發展的新形勢新動向等等。
燃氣儀表由于使用年限、人為破壞、設備選型等原因,會使得實際測量精度大大下降。另外,采用預付費模式的燃氣儀表,由于失電缺電、信號傳輸受阻等功能性障礙,導致當消費者所購天然氣耗盡后,其電磁閥未及時關閉,進而出現天然氣的漏計。
部分客戶通過私改、私接管道等方式進行偷氣盜氣,規避與城鎮燃氣經營企業的計量結算,從而達到其非法節省費用開支的目的。雖然在懲戒此種行為上,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但由于燃氣企業客戶群體較多且一些偷盜行為難以發現,導致這類情況無法完全杜絕。
天然氣輸送的載體是管道設施,如果管道設施的設計不合理、采購質量不過關或者連接工藝不達標,都會導致管道設施在日常運行中的漏氣,由此便會產生計量供銷差。
管道的放散損耗、工程置換損耗、抄表記錄錯誤、管道內部積水等也都會導致計量結果出現偏差。
近些年來,受益國家現代化建設和能源結構轉型升級不斷提速,各地城鎮燃氣經營企業蓬勃發展,銷售氣量屢創新高。然后,與之不相匹配的是燃氣企業計量制度體系的落后。不少燃氣企業對于計量管理應該做什么、實際怎么做、具體由誰做等問題,并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研究,如此一來便導致所出臺的制度職責分工混亂不清、工作流程冗余低效、管理要求單薄片面、考核評價流于形式,無法有效指導實踐工作。
眾所周知,城鎮燃氣經營企業的用戶群體較多,涉及居民、公建、商業、工業等各種類型,任何用戶的運行偏差,都可能給燃氣企業帶來計量損失。現實中,燃氣企業往往不夠重視計量設施投產后的運行監管工作,表現形式包括:巡檢頻次不足,設施檢查走過場,計量臺賬不完整,維護保養不落實,儀表定檢拖延滯后等等。正是由于上述監管缺位,導致燃氣企業無法動態跟蹤計量設施實際情況,從而無法有效預防或第一時間發現并解決故障問題。
就大多數城鎮燃氣經營企業而言,計量人員隊伍能力水平不高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不少從事計量工作的員工,理論基礎較為薄弱,業務流程不夠熟悉,動手實操存在短板,導致遇到工作問題時手忙腳亂,無法及時有效應對處置,也不會在事后進行舉一反三,深入提煉歸納經驗教訓。此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一些燃氣企業采取計量管理工作兼職的模式,沒有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這使得此類員工難以有足夠精力深度思考計量管理該怎么做,從而也就較難提升自身在計量方面的專業能力。
計量管理是一項系統性、科學性、覆蓋數以萬計用戶、涉及輸配各個環節的龐大工程,如果單靠傳統原始的人工作業模式,是無法切實做好該項工作的。這就意味著,城鎮燃氣經營企業要與時俱進,在智慧系統建設方面做文章。然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城鎮燃氣經營企業計量管理的智慧化、智能化水平不高,很多工作還依賴于線下收集、整理、分析數據,如此一來,便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且無法實時掌握計量設施運行情況,妨礙計量管理價值作用的發揮。
為了確保燃氣企業計量管理工作能夠正常的開展,就需要對計量規章制度進行不斷的優化和完善,針對計量管理工作設置專門的組織機構,以及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從而實現對企業的計量工作進行統籌管理。燃氣計量管理實際上涉及的工作內容較多,所以其所設定的相關規章制度要比其他業務制度更為復雜多樣,涉及計量儀表選型、工器具配套以及儀表的操作、維護和保養等方方面面。此外,對于不同類別的計量儀表,其所涉及的適用范圍以及工作、管理流程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進行制度建設的過程中,要分門別類地闡述相關要求和規定。同時,燃氣企業還要建立健全針對計量人員的績效考核體系,總結完善計量人員的KPI 指標及評價規則,輔助設置其他定性考量方法,并將績效考核結果與員工薪酬收入密切掛鉤,從而有效激發計量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深度助力燃氣企業在計量管理工作上產出效益。
計量管理前端工作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根據用戶用氣設備匹配適宜的計量儀表,簡而言之,就是收集、整理、分析用戶用氣設備的工藝、功率、運行負荷、峰谷情況、使用環境等數據,并在此基礎上選擇與用戶實際最相符的計量儀表,以保證最大及最小的用氣量均能夠在所選儀表的正常計量范圍內,從而有效提升計量精度,減少計量供銷差。然而現實情況中,由于不少燃氣企業不夠重視該項工作,導致提供給用戶的計量儀表與其用氣設備不匹配,進而出現計量儀表“大馬拉小車”或者“超負荷運行”等計量不準確的情況,由此造成燃氣企業的經營損失。所以,本文認為在燃氣經營企業的計量管理工作中,要嚴格地進行現場用氣設備的確認,核實計量儀表選型與用戶的要求是否能夠統一,如果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偏差,那么應當對計量儀表進行更換,使其能夠進入正常的計量狀態。如果用戶是多點用氣,且不同點位的用氣量差異性較大,那么應該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分別配置不同的計量儀表,從而確保各計量單元的準確性,規避總表計量模式帶來的供銷差。
縱觀燃氣企業的計量結算糾紛,問題大多出現在計量儀表上,究其根本,在于靜態的計量儀表與動態的運行使用之間存在沖突。從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來看計量儀表,我們會發現其中涉及安裝、投用、運行、維護、退出等一連串的環節,時間跨度長、涵蓋內容廣、動態因素多,任何一個變量的改動,都有可能導致計量儀表無法正常運轉,如果再加上沒有及時發現處理,便會給燃氣企業的經營帶來較大的影響。所以,為了更好地完成計量相關工作,必須要對燃氣計量儀表進行初次的檢查以及后續的周期性檢查。首先,燃氣企業要對新購入的計量儀表按照相關的驗收規定來進行檢查,避免某些不合格的產品,因為沒有仔細檢查而直接進入安裝環節,最終導致后續一系列的整改問題。其次,燃氣企業應該編制周期性的檢查計劃,落實專人來進行計量儀表的跟蹤工作,并詳細地對檢查結果進行記錄,形成完備的計量檔案。再者,對于已投入使用的計量儀表,權屬方要嚴格按照相關國家標準,對計量儀表進行維護保養,并開展周期性清洗檢定工作,確保計量儀表的完好性。另外,對于受損修復的計量儀表,燃氣企業尤其要關注氣密性試驗指標、示值誤差指標以及耐久性測試指標等數據是否在國家規定范圍內,同時,在將其重新安裝到用戶端后,嚴格開展調試試運行工作,若發現異常計量偏差,及時更換計量儀表,避免經營損失擴大。
為了最大程度確保燃氣計量工作順利開展,在實際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要選優配齊計量人員,并且不斷加強教育培訓,提升其專業素養以服務企業發展。一是要加強計量相關法律法規及國家、行業標準規范的培訓指導,促使計量人員及時、全面地掌握業務知識,并對計量管理形成系統性思維,切實打好工作基礎。二是要加強企業計量相關規章制度、操作手冊、行為規范的培訓學習,督促計量人員理解消化計量管理的職責分工、流程環節、權限設置及工作要求等,確保實際工作的合規性。三是要提高計量人員的實操能力,引導其熟練掌握計量儀表的拆卸安裝、調試運行、維護保養、故障排除等技能,并在日常操作中逐步積累實務經驗,不斷提升工作效率。四是要提高計量人員的總結分析能力,通過對實踐所遇到問題的深度剖析與提煉,挖掘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及規律,從而提出計量管理優化改進的舉措,實現矛盾沖突源頭治理。此外,還要強調的一點是,計量人員專業素養提升是一項持續性工程,燃氣企業不能“三天曬魚兩天打網”,抓一陣、松一陣,如此將不利于計量人員隊伍的長效建設。
為了實現向現代化企業轉型升級的目標,各地城鎮燃氣經營企業應結合自身實際生產運行情況及計量管理需求,充分加強計量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并對管理軟件進行不斷的更新迭代,實現“互聯網+”的管理模式。在實際的計量管理工作當中,首先,企業可以利用計量管理系統優化統計報表工作,將繁多的格式化表格導入系統中,實現系統自動取數、自動生成,幫助工作人員減少機械化工作量,同時,充分運用計量管理系統的智慧化數字運算功能,按照設定的管理指標、風險閾值等,對龐大的燃氣數據進行深度、快速的計算加工,從而直觀、動態地掌握用戶計量設施的運行狀況,確保第一時間發現并解決問題。其次,工作人員可以對采購的計量儀表,在管理系統內進行編號跟蹤,利用數據庫技術實現對計量儀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實時掌握計量儀表所處的方位及動向,避免出現抄表遺漏、儀表丟失、規格型號不清楚、使用狀態不明確等問題,同時,通過在計量管理系統中開發數據駕駛艙等功能,企業還可以實現對維保、消缺、檢定等工作的計劃制訂、執行監督和滾動安排,確保用戶正常用氣。再者,燃氣企業可以依托計量管理系統,開展高效率的遠程抄表工作,從而避免人工操作出現的差錯,同時,還可以借由計量管理系統,完成用戶后付費模式向預付費模式的轉變,從而進一步提升燃氣企業的經營效率與效益。
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形勢,隨著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換擋提速、能源結構的轉型升級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城鎮燃氣行業未來將繼續馳騁在發展快車道,供氣總量會不斷邁上新臺階,計量供銷差問題也會越來越重要,故此,各地城鎮燃氣經營企業應充分重視計量管理工作,以踏石留痕、抓鐵有印的作風,推動管理模式與工作機制優化完善,實現供氣成本有效降低。本文的觀點在于,建立科學合理的計量管理制度,培養一支綜合素質高的人員隊伍,完善日常工作及運行監管機制,加強信息化系統建設與應用,可以有效地推動計量管理工作的開展,為燃氣企業的經營效益提供支撐,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