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市福清海口中學 王連連
聽和說是學生英語學習中必須要掌握的技能,與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發(fā)展以及讀寫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有著密切聯(lián)系,在聽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辨別發(fā)音的準確性,鍛煉英語語言理解能力;在說的過程中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獲得邏輯思維以及交際能力的鍛煉。聽與說是人際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對學生的英語學習以及語用能力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情況來看,不少教師在聽說教學的意識和觀念上存在偏差,教學指導方法不當,仍然以傳統(tǒng)的“填鴨式”方法為主要教學手段,學生在刻板、單一的聽說訓練中難以提起學習的興趣,在重復性的單詞或短文朗讀訓練中未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或給予學生聽說實踐的機會較少。受諸多因素影響,英語聽說教學效果停滯不前,而多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及其在英語聽說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幫助教師攻克一直以來面臨的教學難題,這需要教師結合聽說教學特點,探索多媒體技術在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有效運用方法和策略,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與教學功能,這是當前眾多一線英語教育工作者關注的課題,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大量實踐證明,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與學生的學習質量有著密切關系,當學生處于具有吸引力、輕松活躍的學習環(huán)境時,學習熱情更加高漲,學習思維也相對活躍。相反,當學生處于沉悶、枯燥的學習環(huán)境時,會出現(xiàn)學習情緒不高,師生配合度差、生生之間缺乏互動、思維活躍性低等問題。多媒體技術在聽說訓練教學中的運用,是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為依托,集合了文字信息、圖片信息、視頻信息以及音頻信息等多種元素,在聽說課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視聽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情境的帶動下產生聽、說的學習熱情。大量實踐證明,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存在極大影響,在傳統(tǒng)的英語聽說課教學中,教師單方面的語言講解使課堂氛圍枯燥乏味,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促使教師靈活地運用動畫、圖片、聲音等多種形式開展豐富多樣的、動態(tài)的聽說教學內容,能夠為初中生營造具有吸引力的聽說訓練環(huán)境,提升初中生參與聽說訓練的積極性,在好奇心與濃厚的學習興趣促使下,主動投入英語聽說學習中。
《童年的秘密》一書中道:我聽到了,但可能忘記了,我看到了,有可能記住了,我做過了,便真正理解了。在傳統(tǒng)的英語聽說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只是要求學生圍繞某一個話題進行對話,此時學生的聽說只是停留在“我聽到了”的層面,很多學生在簡單的聽說訓練后,對自己討論的內容、掌握的語言知識點、運用的語言聽說技能記憶效果并不好,甚至很容易忘記。而在多媒體技術下的聽說教學,會將原本抽象的聽說訓練內容以更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在聽說訓練中不僅用耳朵聽到了,還用眼睛看到了、用大腦思考了、用嘴巴表達了,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感知神經,能夠促使學生將聽說訓練中的語言知識點轉化為大腦中的直觀印象,快速地理解詞匯含義、句型與語法,并在人際交往中靈活地運用語言知識完成交際任務。多媒體技術在聽說教學中的運用不僅能夠在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還可以深入課下的教學指導中。教師可以運用移動終端設備,將錄制好的視頻內容發(fā)送給學生,學生可以在課后反復觀看,對自己沒有聽懂的知識點進行針對性復習與鞏固,跟著視頻完成聽說訓練,促使學生在課上與課下結合的學習中形成長久的記憶。
對我國的學生而言,在英語學習中面臨的最大障礙不是詞匯記憶之難,也不是語法、句型的運用之難,而是缺乏充足的語言學習材料,無法習得地道的英語。大部分教師在英語聽說教學中,以教材為唯一教學資源,極少主動地開發(fā)課外資源,教材中的聽說素材大多以文字形式為主,而且內容十分有限,并不能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初中英語教材納入的內容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但是受編寫版本的限制,教材中的聽說訓練內容只是給教師提供了教學指導方向,需要教師結合教材內容多方開發(fā)與利用課外資源,實現(xiàn)對教材內容的補充。多媒體技術在聽說教學中的運用能夠促進教師從海量的網絡資源中挑選有教育價值的、適合學生聽說訓練需求的資源,通過海量課外資源內容與課本教學資源的融合,拓展學生的聽說學習資源,讓初中生可以在聽說訓練中接觸到更多地道的英語素材,對學生的聽說能力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
1.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聽說情境。
英語的聽說訓練只有在具體的情境中才會擁有現(xiàn)實意義,脫離了語言情境和生活情境的聽說訓練,會令學生陷入迷茫的學習狀態(tài),不能將英語靈活地運用在不同情境的人際交往中。因此,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適宜的聽說情境,而多媒體技術在創(chuàng)設情境方面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在聽說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技術的視頻功能,給學生展示一段貼近生活的具體情境,不僅可以提高聽說課堂教學的新鮮感,還能引領學生將聽說訓練置于有意義的情境中,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知,促使學生在情境中主動思考、積極表達,自然而然地吸收知識,調動學生的感知能力,為初中生在聽說訓練中投入更多精力做好準備。例如,在“Getting together”一課的聽說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之初給學生展示一段視頻,視頻中是兩個許久未見的人,他們決定聚一聚,選擇了一個餐廳,坐下之后服務員上來詢問他們想要吃點什么,二人一邊吃飯一邊聊天,看起來很開心的樣子。通過視頻展示的方式,可以引導學生回顧自身生活經驗,聯(lián)想自己是否也曾和好朋友在一起聚會,在聚會中都做了什么,此時教師應抓住時機提問:“When was your last party?”“With whom?”“What did you do?”,由此,不僅模擬了生活中的真實情境,縮短了英語與現(xiàn)實之間的距離,還激活了學生聽說的意識,促使學生在情境的帶領下盡可能地理解與建構知識,產生傾聽和表達的熱情。
2.利用媒體課件引導學生積累聽說素材。
很多學生在英語聽說課的學習中,雖然產生了濃厚的傾聽和表達欲望,但是奈何語言詞匯積累不足,不能將自身的想法流利地表達出來,在傾聽的過程中因為有較多陌生的詞匯,降低了學生的傾聽理解質量,這是阻礙初中生英語聽說能力發(fā)展之路的又一個難題。對此,教師可以在聽說互動活動開展之前,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課件,引導學生在課件中積累聽說訓練需要用到的對象信息,并給予其一定的學習時間,以提高學生的詞匯積累量,幫助學生攻克聽說互動中的詞匯障礙,做到能夠聽得懂、說得出。以“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一課的聽說教學為例,若是教師直接讓學生圍繞四季和天氣這個話題展開對話討論,或者給學生播放一段聽力訓練內容,學生很容易因為對相關詞匯不了解而出現(xiàn)聽力障礙和表達障礙。那么,教師可以制作這樣的媒體課件,在課件中先展示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這四個季節(jié)的圖片以及對應的單詞,再播放課件內容,對應的季節(jié)圖片上會出現(xiàn)有關四季色彩、活動等詞匯,如在spring 的圖片中出現(xiàn)了green、spring Tour、cultivation等。同時,課件中還展示了許多天氣類的詞匯,比如 rain、cloud、sun、fog 等,foggy、quite、fall off、get warmer and warmer 等形容詞。通過媒體課件的觀看以及相關詞匯的學習,可以降低學生在后續(xù)聽說訓練中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習的自信心,對英語聽說學習產生期待。
1.利用多媒體技術組織模仿發(fā)音訓練。
在英語聽說課的教學中,教師所選取的聽說材料要兼具思想性、科學性、趣味性以及語言的規(guī)范性與通俗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組織學生參與模仿發(fā)音的活動,促使學生在認真聽和模仿說的過程中掌握聽力小技巧,在模仿對話中敢于開口說,從而習得地道的英語。如在“Our hobbies”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向他人介紹自己愛好的方式,能夠在聽取他人表達后,及時做出正確反應。在聽說訓練中,教師首先選擇多重變化的句子作為教學素材,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其展示出來,學生若是哪一句沒有聽清楚,可以反復播放,教師帶領學生反復地聽,以了解不同人物在表達自身喜好時所使用的語調、語音存在的差異。其次,開展“我是模仿家”的活動,要求學生從剛剛聽取的幾段音頻中選擇一個,完成發(fā)音模仿的訓練任務,學生在聽說訓練中要認真聽取聽力材料,主動總結聽力技巧,跟著大聲朗讀,盡可能地模仿,注意關鍵詞,將模仿發(fā)音材料上傳至評分系統(tǒng)。最后,可以開展對話模仿活動,對話模仿訓練的同伴不僅是共同學習者,而且是各自的學習評價者,相互評價對方的發(fā)音是否準確,并給出建議,達到共同成長的目的。與傳統(tǒng)的發(fā)音訓練方式相比,多媒體技術支撐下的發(fā)音訓練可以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判斷學生的語音語調的標準度、用詞的精準性以及語言表達的流暢度等,如趣配音APP 就是當前較為熱門的發(fā)音模仿軟件,對學生掌握標準的英語發(fā)音有著促進作用。
2.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聽說競賽游戲。
趣味競賽游戲的開展不僅可以起到提升初中生聽說學習的作用,還可以帶領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獲得聽說能力的鍛煉,讓學生更加熱愛英語學習,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聽力與表達能力。以“Food festival”一課的聽說教學為例,在具體的教學活動開展中,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一組圖片,其中有奶酪派、咖喱、比薩、炒飯、壽司、黑面包等,給學生一分鐘的圖片觀察時間,當學生大致了解圖片中展示的美食后,教師再播放音頻,要求學生認真地聽,找出音頻中分別提到了哪幾種美食,最快回答正確的學生獲得勝利,并得到相應獎勵。這個游戲的開展可以是學生獨立完成,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競賽游戲促使學生認真聽取聽力材料內容,從聽力材料中抓住關鍵詞,有目的地進行訓練。其次,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美食,完成美食的介紹任務,例如,其中一個小組的學生選擇了炒飯作為介紹對象,在對話中表示炒飯是中國的一種傳統(tǒng)美食,很多人都喜歡吃。最后,小組內派出一名成員作為發(fā)言人向他人介紹美食,并評出最佳美食介紹小組。
1.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后鞏固訓練。
在傳統(tǒng)的課后鞏固訓練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無法給予學生及時的指導,也無法做到跟進每個學生的課后學習情況,而多媒體技術在聽說課后鞏固訓練中的運用可以打破時間與空間的束縛,為學生提供隨時隨地訓練的機會。如在“Our clothes”一課教學之后,教師可以布置線上任務,將聽說訓練內容通過QQ群或微信群發(fā)送給學生,學生在手機終端就可以完成聽說訓練任務,并提交給教師。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課后訓練任務完成情況,了解學生聽說課學習效果,并以此為依據(jù)調整后續(xù)的聽說課教學方案。
2.利用多媒體技術組織學生復述句型。
學生的聽說能力發(fā)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課堂中學習到的內容雖然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聽力能力與發(fā)音準確度,但是若沒有得到及時鞏固訓練,學生很容易忘記。因此,在英語聽說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指導學生復述句型,重復朗讀課堂中學習到的句子,以加深對句式和句型的理解程度。仍以“Food festival”一課的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在復習教學中向學生提問:“你最喜歡的美食是什么?”學生聯(lián)系課堂中學習的語句回答:“I like pizza best”“I like dumplings”等。其次,教師在多媒體設備中展示課本中的人物,讓學生說出這個人物是誰,介紹人物喜歡的美食是什么,說一說這個人物喜歡某一個美食的原因。最后,要求學生跟著多媒體課件中展示的句式大聲朗讀,通過討論等完成“說”的任務。在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聽說復習訓練的形式更加豐富,學生有了更多聽說訓練的機會,在聽說訓練的話題引領下,加深對英語句子的理解程度,進一步鞏固與提升聽說課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彌補我國一線教師在教學技術上的不足,實現(xiàn)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先進教學技術的有機融合,豐富了教學手段。教師應積極探索與挖掘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價值,掌握多媒體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方法,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激活初中生英語聽說學習熱情,降低聽說學習難度,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聽說訓練平臺,使其隨時隨地實現(xiàn)聽說互動,從而為初中生的英語聽說能力發(fā)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