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 芳
作為一名初中班主任,我見證著學生們成長的點點滴滴。作為一名生活在軍隊營區的軍嫂,我每天伴著軍營里的起床號開啟一天的工作。“軍味”影響著我、帶動著我、吸引著我,同時也影響著我的班級和學生。
“我的目標是成為一名特種兵”。這是初一新生小唐在入學信息采集表中寫下的個人發展目標。小唐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開學伊始,學校組織了為期一周的國防教育夏令營。8 月中旬,天氣炎熱,加之夏令營訓練安排緊湊,第一天就有不少學生體力不支了。每次,我把目光投向小唐時,都驚喜地發現他如松挺立,始終嚴格要求自己:隊列動作最標準,內務整理最整齊,歌聲呼號最嘹亮。小唐每天都受到教官的表揚,還多次在全年級面前做隊列示范,儼然一名“小軍人”。小唐因認真而出色的表現獲得同學的一致點贊,并被評為校訓練標兵,入選校國旗班。軍嫂遇見這樣的“小兵迷”,與有榮焉。軍嫂要帶出“特種兵”,太棒啦!我心中暢想著無數個助力小唐步入軍校的場景。
一周的夏令營很快就結束了,初中生活也正式開始。可剛上課沒幾天,我就發現軍訓中生龍活虎、表現突出的小唐變了:課上沒精打采,很少看到他主動回答問題;課下侃侃而談,對經典戰役戰斗、先進武器裝備、軍旅影視作品如數家珍;自習課上,經常把《兵器知識》《艦船知識》拿出來看;放學后,跟同學打打鬧鬧,經常不按時完成家庭作業。小唐與夏令營期間“判若兩人”。
我著急,隱約中又有一些失望。就這樣,我對小唐從觀察走到了“面對面”。
“小唐,你這個特種兵,最近有點‘掉線’啊?怎么回事?想當特種兵,這樣子可不行!”我略帶嚴厲的口吻,瞬間讓這個大男孩羞紅了臉。小唐不服氣地回答道:“不就是當兵嗎?身強體壯就能去。再說了,不行就不行,大不了就不當了!”看著小唐漲紅的臉蛋,我忽然意識到:“小兵迷”的外表下,還是一個普通中學生。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初中階段的學生本就是個矛盾體。我以軍嫂的視角看待他,認為他應該跟標準的人民子弟兵一樣,忘記了我們的子弟兵也是在一次次的思想教育中、一天天的刻苦訓練中磨煉出來的。我應當將班主任身份與軍嫂身份相結合,尊重成長規律,看到成長中的“學生”,才能成為“小兵迷”為人、為事、為學的引路人!
我撥通了小唐母親的電話,想了解他的成長經歷。原來,小唐來自單親家庭,母親認為男孩子就該從小對自己負責,工作繁忙的母親平時和小唐幾乎沒有交流和溝通,小唐基本處于“放養”狀態。小唐渴望強大,從小就期待當兵、當特種兵來保家衛國。我還了解到,他平常自己保存一部手機,方便與母親聯系。同桌小王說小唐經常放學回家玩槍戰游戲,甚至玩到深夜。
有了這些了解,是時候第二次“面對面”了。這一次,我沒有采用談話的方式。當時,我愛人單位正好在組織主題軍營開放日活動,在征得同意的情況下,我利用下午活動課,帶著忐忑的小唐來到了軍營開放日現場。看著小唐站在整齊列陣的軍事裝備前,聚精會神地聽著講解員的介紹,我覺得這個教育契機抓對了。
“感受如何,新時代革命軍人是什么樣?”
“老師,感覺太棒了!我好激動啊,我還跟一位上校握了手!”小唐高興地要跳起來。
“上校有沒有跟你說什么?”
“好好讀書,到部隊來,保家衛國!”小唐眉飛色舞地回答道。
“你理解這句話嗎?”我追問道。
“老師,我之前以為身強體壯就可以當兵,可是剛才在聽講解的時候,我發現有很多聽不懂的地方。很多軍事裝備與游戲里面的不一樣,感覺科技含量很高。就像這個野戰干糧,講解員也說都是高科技。老師,這是不是就是上校說的要好好讀書?”
我想再給他“加把火”,于是告訴小唐在科技發達的新時代“讀好書才能當好兵”,不只是把身體練強壯、能跑能打就能成長為一個特種兵,人才強軍、科技強軍才是硬道理。小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小唐又是夏令營期間那個“小兵”了。
真實的體驗感代替了簡單的說教,也暫時清理了小唐心里的“雜草”。要想讓“小兵迷”堅持下來,還需要解決另一個棘手的問題:轉變小唐媽媽的育兒理念。只有家庭與學校協同,家校雙方擁有一致的信念、行動,學生才能獲得全面可持續的發展。我通過微信聊天和面談,引導小唐媽媽明確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主體責任、教育內容、引導方向;依法帶娃既是“家事”又是“國事”。
我與小唐媽媽共同商議,給小唐制定了一個特色打卡——特種兵培養計劃。這個計劃需要親子配合,我建議小唐媽媽每天花10~15 分鐘的時間與小唐進行簡單的溝通,引導小唐對一天生活進行總結與感悟;作為“小兵迷”,增加適量的基礎體能訓練;每天上傳學習、生活等情況分享,實時分享“小兵迷”成長情況。小唐和媽媽欣然同意。
這個特色打卡既增進了親子間的交流和溝通,又能在生活教育中引導小唐“知行合一”。當然,我也給小唐設立了個小獎項,如果能夠履行“約定”,我將再帶他到部隊參觀學習。
打卡中的小唐和媽媽每天都帶給我驚喜。在回復小唐母子打卡時,我經常會寫上一些鼓勵的話語。有幾次,小唐紅著眼眶告訴我:“老師,我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看到您的打卡回復!”小唐的初中生活可能還會有各種波折與挑戰,但是撐起少年的逐夢之路,不正是我工作的意義嘛!
同時,我將小唐的成長變化“搬”上了班級主題班會。孩子們羨慕又期待,一致同意:建立班級特色打卡計劃。打鐵要趁熱,我真誠地引導:“中學時代是人生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能像海綿吸收水分一樣吸收知識的絕佳時期。現在的你們坦誠、好奇、熱情和陽光,只有不斷豐富自己,才有更好的機會來展示自己的優秀與深度。初中生活,短暫而美好,讓我們不負青春韶華,共同成長!”
很幸運,我是一名班主任,也是一名軍嫂,還是“小兵迷”成長路上的“重要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