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佑云(四川:峨眉山市雙福鎮第二小學校)
隨著人們對創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加,現代教育體系也在不斷完善。信息科技的運用對于素質教育的推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成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信息科技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實操性課程,將小學信息科技和計算機網絡進行聯系,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不斷地提高信息科技思維能力。
在小學信息科技課堂教學當中,運用知識導入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能夠讓學生盡快地融入課堂教學,進入學習狀態。為此,教師要不斷地創新信息科技,優化教學方式,采用自然導入課堂的方式,加強學生對于信息科技的運用和理解。一方面,教師通過采用主題導入的形式再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讓學生理解本節課所要掌握的知識重點,以此為學生做好學習規劃,更好地梳理知識大綱;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采用游戲導入的形式,運用多樣化、趣味化的電腦游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處于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加強對知識的吸收。
比如,在進行《學用鼠標》這一課程的教學時,教師首先應明確教學目標,不僅要注重考點知識的教學,還要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應結合學生的學習性格特點設置游戲項目,選擇難度適宜的游戲形式,讓學生產生興趣。同時,教師也要合理地把控游戲的時間和節點,提高游戲導入的時效性,比如啟動紙牌游戲找不同、連一連等等。又比如,教師在教學《認識鍵盤》相關知識點時,可以運用金山打字通等軟件,讓學生了解鍵盤的基本用法,了解操作的具體姿勢,學會運用鍵盤輸入字母、數字以及符號。通過這種寓教于樂的形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隨著現代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科技已經被運用到教育的各個環節,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輔助工具,信息科技課與學科教學整合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為此,小學信息科技教師不僅要重視自身對信息科技的運用,同時要積極地與其他學科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以此促進信息科技與其他課程的整合,幫助學生實現全方位發展。
比如,教師在組織打字練習時,可以選取一些優美的文章或者英語小短文,這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打字能力,同時可讓學生在潛意識中對語文和英語單詞也能進行理解和記憶。將信息科技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般情況下,大部分教師開展信息科技課堂教學,都是建立在課本基礎上,教師在講完基礎知識之后,利用課余時間安排學生自主開展活動。但是,由于學生的自控能力相對較弱,即便是教師所提供的自主學習空間,學生也很難做到合理運用,這勢必會浪費大量的學習時間,無法獲得最優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在完成課程知識講解之后,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分析中不斷地強化自主學習能力,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進行《瀏覽網上信息》教學時,為了讓學生了解網絡具有共享性的特點,教師應引導學生明確計算機技術在生活當中的具體應用。并以此為基礎,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學會用瀏覽器查閱相關的資料。特別是在啟動瀏覽器系統之后,要進行網站查詢,并瀏覽網站上的各項信息,勾選分類目錄,做好定位搜索工作,由此提升信息搜尋的精準度并節約不必要的搜尋時間。在查詢各項信息之后,可以選擇收藏網站或者保存網站信息,以此完成查閱資料的相關任務,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自主學習能力。
既往的小學信息科技課堂教學方式過于死板,因此,教師要立足于課堂教學實際,積極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方式,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以提升課堂教學的互動性,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學習。為了更好地實現小組合作教學的目的,教師應扮演引導者的角色,不能過多地干涉學生的合作學習,應積極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以《制作網頁》教學為例,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認識FrontPage 窗口并學會制作簡單的網頁,學會如何瀏覽網頁并保存網頁。教師首先要求學生學會如何創建網站,并打開網站站點,輸入相關的文字,根據自身的需要切入剪貼畫和水平線。其次,在學生完成基礎操作之后,可以讓學生學會網站結構設計,并回顧之前所學的網站信息,利用網絡收集相關資料,而且能夠將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內容插入網頁中,并設置相應的滾動字幕或者懸停按鈕等等,從而增加網頁制作的動態效果。最后,在學生完成了基礎知識的學習之后,教師可以利用教學大綱獲得答案的形式,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網頁制作問題進行探究,并組織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開展小組討論。教師還可以對教學評價模式進行創新,引導學生自評互評,以此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現代化的教學更看重教學方法的先進性和有效性,重視更多教學方法的應用,強調專業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深度融合,更加重視讓學生從多角度、多維度來分析問題,使之在知識的學習和探究中享受知識,獲得過程,真正感受到學習所帶來的快樂。當前小學信息科技教學缺乏創新性,教師單純依靠灌輸式的模式教學,學生很難將信息科技理解透徹,而學生學習過程當中積壓的問題又得不到有效解決,這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難以實現深化學習的目的。因此,教師必須結合當前學生的學習特點,更新教學觀念,樹立與時俱進的觀念,沖破教學模式的枷鎖,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一方面,隨著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深入,教師應根據小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全面分析課堂教學的可行性特點。教師需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探究信息科技及其應用方面,要不斷地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真正抓住學生的學習特點,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學習游戲活動,以此為基礎,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另一方面,教師要真正實現小學信息科技教學創新,明確教學的基本框架,并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和大綱,指導學生完成系統化、標準化的學習。
例如,在進行《窗口操作》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導學案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啟動寫字板軟件構成計算機窗口的組成要素,并可多設置一些可供學生解答的問題,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指導和點撥。通過總結歸納的形式,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知識重點,真正實現信息科技的內化。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在知識的學習和拓展過程當中完成對知識的積累,讓學生了解和熟悉窗口的基本操作,掌握上機的基本技巧。
課堂氛圍對學生的學習質量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教師可通過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以免學生在聽課過程當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把學生飄忽不定的情緒拉回到課堂中,通過開放式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指導學生探究問題并將知識進行內化,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進行《建立文件夾》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導入新課,播放人物特點動畫片,并向學生提問:“通過觀看以上視頻,你們發現了主人家的物品擺放有什么規律嗎?”借助問題情境的方式,指導學生理解文件夾建立的作用,并讓學生明確了解建立文件夾的基本操作以及文件夾如何命名的方法,以此培養學生對信息的歸納能力。此外,由于信息科技課程理論知識內容較多,若學生在學習中存在誤區,其在具體的上機操作過程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而產生挫敗感。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創新課堂教學方法,除了反復講解教材知識外,還要結合實際生活,將抽象的知識點轉化為學生所理解的生活實物。
總而言之,對小學信息科技課堂教學不斷創新,有助于學生掌握信息科技知識,也有助于推動信息科技課程內容的創新,讓課堂教學與現代信息科技相結合。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觀念,以游戲引導的方式傳授課堂知識,以興趣為驅動力,合理運用情境創設、分層教學、小組合作等方式打造精品課堂,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