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紅霞 杭州海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財會內部控制不同于其他的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它是針對企業財會活動進行的持續的伴隨生產經營始終的控制活動。為提升企業財務管理質量效益,提升企業生產經營水平,必須全面分析當前財會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我國企業類型眾多,其發展階段、融資方式、規模結構、地域分布、控股主體等千差萬別,在財會內部控制中的要求和特點也不盡相同。本文從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的一般規律和特點入手,著重論述不同企業在財會內部控制中的共性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財會內部控制本身具有許多專有屬性,而企業又因為其自身特點,使得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具有許多特有的性質。
財會內部控制是利用控制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對財會活動進行科學的規范、約束、評價等一系列方法、技術、程序及理念的總稱,以期達到財務活動預定目標的活動[1]。財會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制度,特別是財務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僅在各類企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政府部門、事業單位、醫療機構、大中院校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財會內部控制對于企業保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穩定的航向具有重要的作用。
1.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盡管企業財務管理由很多不同的部分組成,但這些多為針對某一時段或者某一具體任務的特定活動。財會內部控制則不同,它是伴隨著企業從成立到消亡的整個生命周期,是與日常生產和銷售同時進行的。它的理論思想并不是財會相關制度和方法,而是管理學和控制論[2],它是企業管理的一部分,是對企業各項活動特別是財會活動進行精準控制的手段和方法。
2.企業財務計劃順利實現的保證
為了促使企業財務計劃的順利實現,確保不對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負面影響,必須對其財務計劃執行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和調節。由于財務計劃多是在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和年度財務工作開展之前制定的,會隨著各項工作的調整出現變化,出現一定程度上不適應當前任務和環境的現象。因此,引入財務內部控制,嚴格執行各項規定和流程,確保財務計劃的執行、修改和檢查處于正確的軌道上。
財務內部控制是企業順利執行財務預算的重要保證。為加強對管理層監督管理、控制重大生產經營活動嚴格按照財務預算執行、做好年中財務預算調整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3.企業適應激烈市場競爭的需要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企業的收支平衡是其能夠抵御風險、有效應對各種困難挑戰的最重要途徑。有的企業看似發展勢頭良好,實則壞賬過多,一旦平衡被打破立即陷入困境;有的企業家大業大,但因為盲目擴張舉債過度等原因,時刻處于暴雷的邊緣;有的企業在科研創新、市場研發、質量保障及宣傳推廣上做的都無懈可擊,但財會管理未能及時跟上,延緩甚至逆轉了其發展勢頭。這些都從反面說明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優秀的財會內部控制對企業的決定性意義。
財會活動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由多個不同的部分組成。分析企業財會內部控制與其他財會活動的區別,對于更好理解其自身特性與作用,做好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策略的提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與財會管理的區別
廣義的財會管理是指一切涉及財會的活動,因此其范圍比財會內部控制大,而且應該包括后者。狹義的財會管理特指針對某一重要財會活動,如預算編制、會計報表填寫、預算調整、決算統計等進行的管理。而財會內部控制是側重于控制理論,是與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和日常的財務活動平行進行的。因此狹義的財會管理和財會內部控制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2.與財會監督的區別
財會控制和財會監督都是對于財務活動的監管,因此較易混淆。區別是財會控制主要是從內部的角度,由企業管理層、董事會、監事會等施行,是內部確保財務活動正確方向的重要舉措。而財務監督主要是從外部的角度,由相關檢查單位和個人對不同企業進行的檢查、審計和監督,主要代表著一種社會公正[3]。
財會控制的依據是企業生產經營規范、企業預算和相關財務制度,而財務監督依據的主要是國家和地方及行業的相關法律規定。從這個角度來看,財會控制根據不同企業性質,賦予了更多的靈活性和自主性。財會控制的內容是所有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包括籌資、投資、耗資、收益、分配等。而財務監督的內容則主要是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對于正常社會的運轉,對國家法律法規的執行,對維持行業領域正常的供需關系和良好的競爭格局,對國家和地方稅收繳納是否在合理合法區間范圍內。
3.與內部控制的區別
內部控制又稱內部控制系統,實踐中一般分為管理控制和會計控制[4]。財會內部控制是管理控制的一部分。管理控制的實質是運用控制論中的平衡偏差原理對企業經營管理及其活動過程進行調節和控制,這本身就涵蓋了財務控制的理論依據和目的。因而將財會內部控制歸入管理控制是比較恰當的,既不會割裂兩者的聯系,又不至于混淆兩者的差別。簡而言之,內部控制的內涵外延更為寬泛,其包含了財會內部控制。
當前,我國企業在財會內部控制中,根據行業屬性、企業規模、地域分布、發展階段等的不同,存在著不同性質的問題,可主要分為如下四類:
企業管理者未能從思想上充分重視財會內部控制,甚至對該概念知之甚少,更別說采取切實可行的領導措施了。實踐中未能將控制論思想用于企業管理中去,在財務管理中往往是由具體任務和階段來驅動,而非主動控制和調整。不能從戰略謀劃上將航定向擺在重要位置,不能有效防范突發風險。
分析該問題存在的原因,主要是企業管理者缺乏管理學、控制論、經濟學相關知識和實戰經驗,對于企業建設發展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對于抓基礎管長遠的事情不夠重視。
有的企業雖然建立了財會內部控制制度,但缺少專業的人才隊伍。不少企業只能由會計甚至是出納兼任,他們對于日常無比繁雜瑣碎的工作尚且疲于應付,缺乏宏觀視角、冷靜判斷和專業知識及技能,片面將財會內部管理理解成對自己日常所做工作的歸納總結[5]。
分析該問題存在的原因,主要是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沒有聘用專業的注冊經濟師、注冊會計師等,有的是由企業外人士掛靠的,因此管理者只能趕鴨子上架,將普通財務人員指派負責財會內部控制工作。
企業財會內部控制,要求靈活應對多種突發情況,與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大勢、行業市場背景及環境、政策調整改變等做到同頻共振,而大多數企業卻是方式方法單一,無法滿足上述要求。
1.層級聯動虛化
企業存在著明顯的單打獨斗現象,僅僅由管理者指派的具體工作人員負責財會內部控制工作,往往將一個人的理解和判斷當成了整個企業共同的意志。不分管財務的企業領導、普通員工、非財務機關人員,完全沒有參與到該項工作中來,沒有充分調動企業上下的積極性主動性,導致上下聯動、層級聯動等制度虛化。
這主要是因為企業把財會內部控制當成了一項普通的財會工作,當成了財務人員的固有職責,沒有對其他人員進行專門的職責分工與定位。
2.算法開發欠缺
企業財務活動會產生大量數據,財會內部控制需要與長時間多領域的巨大數據量打交道。大多數企業沒有根據自身實際開發相關算法,使得工作人員面對令人頭暈眼花的數據根本無從下手。或者直接照抄照搬網上現有或大公司的算法,導致其不適合自身特點,在實際工作中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這主要是因為企業缺少相關技術人才,又不舍得投入進行相關算法的開發和應用。
3.信息助力不夠
在企業財會內部控制中,未能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未能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工作人員還停留在計算器、Excel等簡單的硬件軟件上,工作效率低下,錯誤率較高。企業內部不同單位和部門之間缺乏資源共享機制,很多時候不能在同一框架下進行財會內部控制相關工作,造成事倍功半[6]。
這主要是因為企業管理者和相關人員信息技術欠缺,信息素養低下,未建立專門的信息保障機制。
企業財會內部控制開展的好壞,往往和現任領導是否重視有關,隨著領導的更替而產生很大的不同,而沒有形成穩定可靠的制度機制。
1.缺少適合企業自身的相關制度措施
有的企業完全缺少相關制度措施,對國家、部門、地市等已有的財務制度沒有做到充分研讀和使用,沒有制定財會內部控制相關措施;有的企業為了迎檢等需要,照抄照搬其他公司制度措施,沒能有效消化吸收并結合自身特點予以改進和提高。
這主要是因為企業管理者重視不夠,對該項活動投入的精力、人力和財力都較為欠缺。
2.從嚴執行相關制度措施的力度不夠
有的企業雖然制定了適合自身特點的制度措施,但在執行過程中,存在著隨意性較大、人治高于法治、職責分工混亂等問題。對于在財會內部控制中未能及時發現問題隱患,未能做出有效應對和處理的責任人,沒有有效的懲罰和威懾手段,導致上下缺少從嚴執行相關制度措施的緊迫感。
這主要是因為職責定位不明確,獎懲措施不完善,人員吃大鍋飯現象明顯。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必須精準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結合企業自身特點,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做到對癥下藥、精準把控。
企業各級加強對于財會內部控制的學習和理解,充分認識到其對企業財會管理乃至企業自身建設發展的重要作用。要組織相應培訓活動,從理論分析、現實需求、制度原理等方面,讓人員充分明白財會內部控制與一般的財務管理活動的區別和聯系,提升參與該項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要切實壓實責任,明確分工,制定明確的量化措施,將完成該項工作的好壞與個人晉級、職稱評定、評功評獎等充分結合融合,從現實利益的角度提升人員的重視程度。
制定專門預算,高薪聘請相關專業從事過專門財會內部控制工作的人員加入公司。加強人員教育培訓力度,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兩手都要硬,通過選派專業骨干赴相關院校、相關公司進行集中學習和參觀見學,通過邀請專業人士來企業進行現場教學和答疑釋惑,不斷提升科學化專業化水平。
建立層級聯動機制,明確責任分工,明晰權責界限,杜絕人員打亂仗現象出現,確保各司其職有序運轉。開發完善相關算法,做好數據儲存、整理、挖掘、分析相關工作,不斷縮短算法運行時間,提升運行速率,擴展處理容量,通過算力的不斷提升顯著提升工作效率。建立信息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引入最前沿信息技術,不斷提升財會內部控制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組織專業人士,成立聯合工作辦公室,充分結合企業自身特點,研究制定財會內部控制相關制度措施。要做好情況調研、橫向對比、理論研討、意見征集、集中討論等相關工作,并在特定部門開展一段時間的試運行,確保能夠及時完善所制定的制度措施。要提升制度措施執行力度,制定清晰的量化管理措施,明確獎懲措施,摒棄人治理念,不斷推動向法治轉變,不斷提升依法進行企業財會內部控制的能力水平。
本文在全面論述企業財會控制定義、作用和與其他財會活動區別的基礎上,從思想基礎、人才隊伍、方式方法和制度措施四個方面全面分析了當前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