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駱靜 (浙江信測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各個行業得到了穩定發展,在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的環境下,為了保持企業優勢,做好內部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眾所周知,企業要想實現健康發展,應增強自身綜合競爭實力,而增強競爭力的有效方式就是挖掘自身產品優勢和潛力,所以大部分企業在產品研發方面加大力度,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如此。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過于強調產品研發,忽略成本管理,將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不利于企業今后的發展。基于此,高新技術企業需要從自身發展角度出發,結合時代發展要求,通過引進大數據技術,對研發成本管理模式改革創新,從而提高企業成本管理水平。
大數據作為近幾年發展的新技術,發展趨勢良好。因為側重點有所不同,使得社會各界對其定義各不相同。對于大數據來說,其基本特點比較顯著,數據種類多,處理速度快,價值高,這些特點得到各行業認可。在大數據發展背景下,使得社會、經濟、環境等發生變化,被人們稱之為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時代僅依賴于大數據發展下。
研發是高新技術企業最為基本的活動,結合研發活動相關內容和要求,可以將研發活動劃分成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等類型。對于科學研究活動來說,通過調查、分析、試驗等,從中獲得所需的知識,并在新知識作用下實現技術創新。技術開發活動則是對科學研究成果的一種實踐,并在實踐中找到存在的問題,讓研究成果更加專業和完善[1]。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成本作為企業開展各項研發活動所需的資源,其中包括研究開發費用、設計費用、采購費用等。
當前社會發展,屬于一個科技發展時代,更是高新技術全面廣泛開展的時代。在當前發展背景下,出現諸多高新技術企業,其憑借先進的技術和創新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定地位。隨著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多,面對的競爭壓力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經營發展提出考驗,一些高新技術企業為了更好發展,不斷改革創新,高新技術產品也頻繁更替。企業若一味地按照傳統研發理念運行,則無法滿足時代發展要求,不具備市場競爭優勢。因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特殊性,在進行高新技術和產品研發過程中,必然會投放大量成本,企業面臨的經濟壓力比較大,如果操作不當,必然會陷入破產危機中,不利于企業今后發展。因此,加強研發成本控制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能夠給企業提供充足的資金,實現資金規范應用,保證資金鏈的完整性,同時也能幫助企業節約研發成本支出,從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為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除此之外,在當前社會發展中,創新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來源,如果企業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可以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實現穩定發展。
出于該理念思考,大部分高新技術企業將會通過各種方式研發新的產品,如果研發成果、產品成功進入市場,則該企業將會從中獲得最大的利益,有利于企業更好發展。但是,產品研發伴隨一定的風險性,如同一把雙刃劍,企業通過各種方式進行產品研發,并不一定就能為企業創造理想效益,如果研發失敗,可能會讓企業陷入財務危機,使得項目實際成本支出和預期效益之間差異明顯,嚴重阻礙企業發展,甚至讓企業破產[2]。由此可以得知,在高新技術企業技術研發過程中,應加強研發成本控制管理,科學構建管理機制,把研發成本控制在預期范疇內,防控風險,給高新技術企業健康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在高新技術企業運營發展中,重要活動在于項目研發,所以研發活動成本在企業總成本中的占比較高。為了實現研發成本科學管理,應結合活動實際情況,從各個環節入手,優化管理措施和方法。管理人員應從高新技術、新產品研發設計環節入手,從根源上進行管理,進而達到成本控制的效果。在大數據背景下,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讓高新技術企業在產品與技術設計方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產品和技術設計速度加快,產品與技術設計成果更加完善,讓企業研發成本得到優化控制,為企業后續研發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利條件。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加強研發成本科學管理,能夠整合企業內外財務及非財務數據,使研發費用管理結構更加專業,研發費用管理深度和廣度隨之擴充,優化企業成本管理模式,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在高新技術企業中,產品研發的主要目的就是從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而經濟效益是成本支出和產品收入之間的差額。
對于成本支出來說,指的是產品研發過程中各種成本投放量,其中包括材料采購成本、產品生產成本、產品銷售成本等。產品收入指的是把產品銷售以后獲得的效益部分。換句話說,只有產品收入大于成本支出,企業才能從中獲得經濟利潤,才能將資金投入到后續產品研發中。反之,如果研發成本比較多,利潤空間將會縮小,企業從中獲得的利潤將會減少。所以,高新技術企業應加強成本支出管理,在研發成本管理過程中,盡量減少非必要成本支出,加快研發成果轉化,給利潤快速增長提供良好條件[3]。
通常情況下,每個企業都成立了獨立的項目預算部門,該部門的職責就是合理編制預算方案,控制研發成本,防控風險。然而,當前部分高新技術企業中,預算部門在運行中將會面臨兩方面問題,該問題的出現對企業運營發展產生直接影響。第一,預算部門的管理層,高新技術雖然成立了項目預算團隊,但是重點在于,高新技術企業將會在相同時間內對多種產品進行研發和設計,而每個項目之間相互獨立,在這種情況下,使得預算部門會安排不同管理人員對不同研發項目進行管理,而管理部門之間交流不徹底,畸形預算管理現象比較常見,在研發項目中可能面臨成本費用疊加問題,原本能夠共享的成本被多次使用,造成資源浪費。第二,成本預算管理人員缺少長遠發展眼光。對于預算管理人員來說,需要從全局入手,不可過分關注自己的項目,而是出于對企業整體發展的思考,加強全過程成本控制管理,為高新技術企業運營發展奠定基礎。但是結合當前情況,大部分管理人員在此方面存在不足。
在當前企業中,一般劃分為兩種類型,一個是傳統企業,另一個是高新技術企業。在傳統企業中,其支出費用一般應用在產品生產和銷售等方面,換句話說,傳統企業在開展成本管理工作時,工作重點在于生產成本管理和銷售成本管理,其中產品生產成本無法減少,這將直接影響產品質量。基于此,傳統企業在成本管理中,把工作重點放在減少銷售成本上,借助產品自身質量和口碑贏得客戶的認可,從中獲得最大的利潤空間。高新技術企業作為當前社會發展的新興產業,所謂新興產業的重點就是“新”,其憑借高新技術和產品吸引客戶注意。所以在產品推銷過程中,要做好宣傳工作,通過科學宣傳,推動高新技術發展,和傳統企業比較有著明顯差別。但是在當前發展中,高新技術企業在產品研發方面創新性比較強,但是在成本管理模式上,依然選用傳統企業管理模式,也就是將大量資金用于產品研發,沒有注重營銷投入管理,導致高新技術企業在資金使用上嚴重浪費,損害企業整體利益[4]。
針對高新技術企業來說,其通過產品和成果的轉化,把產品傳入到市場中,通過產品銷售從中獲得經濟利潤。基于此,把產品成果轉化為成果銷售,是高新技術企業重點關注的內容。其中,產品轉化指的是把企業研發的產品交由生產部門,由生產部門根據研發成果進行生產,最終生產的產品進入到市場,通過宣傳吸引客戶注意,促進客戶消費,從中獲得經濟效益。和傳統企業比較,高新技術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涉及的內容比較多,更加復雜,其需要通過構建完善的成本管理機制,引導研發成本管理工作有序進行。但是,當前部分高新技術企業投入的研發成本比較多,原材料采購缺少具體方案,生產環節成本管理機制不完善,產品營銷成本比較高,在這種情況下,阻礙了高新技術企業進一步發展。
高新技術企業為了更好完成研發成本管理工作,應成立專業的研發成本管理團隊,該管理團隊需要從長遠發展角度入手,制定詳細的管理計劃,明確研發成本戰略目標。通常情況下,成本管理團隊把工作重點放在企業短期效益方面,不計后果加大資金投放力度,盡可能通過新產品研發吸引更多的客戶,從而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這種方式存在一些漏洞,因此管理人員應轉變傳統管理思想,從企業長遠發展角度出發,在不影響企業經營發展的情況下,開展資金預算管理工作[5]。并且,預算管理人員之間應充分交流,各個項目預算管理人員之間相互合作,一同確定成本管理方案,在各級人員交流配合下,控制研發成本支出,防止資源隨意消耗,避免支出浪費。
研發成本管理模式對研發費用成本管理有著一定影響。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新技術企業需要使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對市場發展情況調查分析,建立以客戶為核心的成本管理模式,該管理模式要求管理人員確定企業研發成本投放情況,從企業效益角度入手對產品價值鏈進行優化。在具體操作中,加強研發項目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成本控制,將整個價值鏈作為一個整體,提高價值鏈成本管理水平。并且,高新技術企業需要從產品全生命周期角度出發,加強成本控制管理。在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成本管理時,企業應重點分析客戶需求和具體情況,對研發活動中是否包含客戶價值進行深入探究,對重要客戶需求進行調查。在研發活動成本管理過程中,企業管理者應始終把目標成本作為重點,對不能增加市場價值但是能夠增加產品成本功能的信息及時剔除。此外,企業對研發活動中預算相關資源使用情況進行管理,把研發項目從立項到設計、生產整個過程融入監管范疇中,確定各個環節成本支出和客戶需求之間的關系。如果和客戶需求沒有直接關聯,無須在此環節中進行成本管控,讓成本管理滲透到整個產品研發生產環節中,幫助企業控制成本支出,實現自身效益最大化。在采用把客戶作為重點的成本管理模式時,高新技術企業應將平衡視角和單個研發項目成本模式相結合,讓成本管理變得更加規范。在成本管理過程中,滲透成本預算管理理念,全面實施預算管理工作,科學編制預算管理方案,確定各個項目預算管理指標,便于相關人員順利完成本職工作,防止超預算現象發生,讓研發成本得到合理管控。以某高新技術企業為例,該企業成立于2002年,注冊資金為10億元,是一家研發衛星通信、衛星遙感等技術的高新企業。該企業在研發設計過程中,為了控制成本支出,以客戶需求為重點,對成本管理模式進行優化,加強研發成本控制管理。在投入環節中,企業應對研發成本預算管理,對數據統計調查,認真收集相關資料,對技術進行可行性分析,制定詳細的管理計劃,加強各個環節控制管理。在立項環節中,按照科目內容認真列舉預算,如材料費用、人工費用、設備費用等,重點關注每筆預算是否滿足客戶需求。在具體研發環節中,加強各個環節監控管理,確定各個環節成本支出情況,特別是在人工費用、材料費用方面,在滿足客戶要求的情況下,減少成本支出。如果預算比較緊張,應該及時調整,對于無法為客戶增值,但是會增加成本的項目及時剔除。在此過程中,企業管理人員應以身作則,幫助研發團隊處理內部組織、資金使用等問題,提高研發水平。除此之外,加強研發成本考核評估,項目部門應對產品進行試驗探究,安排設計人員、研發人員、管理人員、銷售人員等到現場進行樣品追蹤檢查,保證產品質量滿足客戶要求。項目驗收通過以后,對研究內容進行考核,確定研究工作整體情況、重要技術和科研成果,之后對經費使用過程和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綜合評價。
高新技術企業在研發新產品時,將會通過大數據技術整合國內外信息,了解行業發展情況,從而編制研發計劃,確定哪些產品可以在市場中占據穩定地位,哪些產品無法為企業創造理想效益。
通過對市場發展情況的調查分析,企業可以進一步選擇所要研發的產品,對客戶需求信息進行整理,確定客戶對產品功能的基本需求。通過加強客戶信息分析,便于企業更好地完成成本與利潤預算管理工作,編制可行性的預算管理計劃,防止盲目研發而增加研發成本[6]。
對于高新技術企業來說,產品轉化的目的就是給企業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所以,高新技術企業應科學構建完善的成本管理機制,營造良好的成本控制氛圍。在實際中,高新技術企業需要從產品研發、材料采購、產品生產、產品銷售等方面入手,加強成本控制管理,加快企業庫存產品流轉,提高資產周轉率,節約庫存成本,給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與此同時,高新技術企業應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加強成本管理系統建設。如果高新技術企業依然采用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過于強調生產投入,忽略營銷預算管理,將會阻礙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完成,不利于企業更好發展。所以,高新技術企業應把重點放在產品研發上,之后是產品生產、產品銷售。高新技術企業在建立成本管理系統時,可以把大數據技術應用其中,加入產品研發功能。在當前大數據技術快速發展下,給高新技術企業信息化系統建設提供了方向,通過使用先進技術,對研發費用動態化管理,優化成本控制系統,防范研發風險。
總而言之,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給高新技術企業經營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所以高新技術企業應抓住發展機會,加強技術改革創新,為社會建設發展研發更多新產品。
在開展產品研發活動過程中,企業應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市場調查分析,了解客戶需求,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加強成本控制管理,提高研發水平,幫助企業節約研發成本,為企業創造更多效益,促進高新技術企業長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