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燕飛 (廣西貴港市覃塘區人民醫院)
醫療費用的增長導致部分經濟困難的人群不敢去購買藥物,特別是一些患有重大疾病、需要長期住院治療的患者,需要承受較大的經濟壓力,從而導致部分患者因不想給家庭帶來負擔而選擇結束生命,給其家庭、社會帶來嚴重的影響。所以,國家一直在逐步完善醫療保障體系,以減輕人民群眾的負擔。在此環境下,醫保支付方式也在不斷改革,以提升醫院的運營效率。但是,改革仍會對醫院產生影響,導致醫院運營管理中出現一些問題。因此,為保障醫院能平穩運行,促進醫院的健康發展,以下就圍繞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醫院運營管理展開研究。
我國傳統的醫保支付方式是按項目付費,患者在結束治療后,需要到醫保中心結算治療過程中使用的藥物、檢查項目等的使用費用,接著計算患者、醫保需要承擔的支付費用。該項支付方式關系簡單,且也有利于患者理解、操作。但是,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該項支付方式的缺點也逐漸暴露出來。部分醫療服務價格難以準確確定,從而導致部分醫院給患者提供過多的醫療服務,患者在報銷相關費用之后,仍然會支付相對高昂的治療費用,反而增加患者的負擔[1]。就算其他醫療項目價格明確,部分醫院還可以通過給患者較多的檢查項目等方式提高費用。另外,部分醫院還會因未做好成本管控,為提升醫院收益會給患者推薦價格較高的藥物等,導致患者醫療費用提升。再加上相關檢查機構工作量多,監管難度較高,所以近幾年患者醫療費用還在上漲。為此,國家不斷推進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以優化醫保支付方式,讓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優惠。
推行醫療保障體系后,各大醫院都會面臨以下問題。國家要保障人民的權益,想通過醫保讓人民的醫療費用降低,但是,醫院的正常運行、醫院的管理等都需要醫院有正常的收益。在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前,醫院的各個科室都需要參與到醫保相關工作,且還需要應對不同的支付方式。因此,各大醫院的管理需要面對較大的挑戰,部分缺乏醫護人員的醫院就容易出現醫療效率降低、服務質量下降等情況。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后,不同的支付方式能降低檢查項目增多等事件的發生概率,提升各項醫療資金的利用率,在減輕患者醫療負擔的同時減輕國家的負擔,進而提升各大醫院的服務質量,讓患者享受到全面的照料。
以前,部分醫院醫務人員為保障醫院的收益、提升自身的收益,會給患者使用費用高昂的醫療儀器、藥物等,導致患者承擔高昂的醫療費用。部分醫院也會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給患者應用價格較低的藥物等,導致其未得到有效的治療效果,威脅患者健康。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后,各大醫院的績效考核制度也發生了變化,醫務人員得到有效監管,從而有效降低患者醫療費用,也保障了醫務人員的基本權益。
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后,不同類型的支付方式可以檢查患者醫療項目費用的合理性,進而監督各大醫院的收費是否合理,監督醫院的成本管理,促使醫院科學開展成本核算,有效控制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現象,進一步促使醫院健康運轉。
單一的醫保支付方式,對于醫院財務系統的要求不是很高[2]。但是醫保制度方式改革后,醫院就需要更先進的財務系統,以確保患者的信息不會泄露,確保醫院各科室能夠正常運轉。但是,因醫院的規模大小不同、醫院負責人的重視程度不一致等因素的影響,各醫院信息化建設力度、速度等都不一致,部分醫院沒有及時購買先進的財務系統,也沒有定時維護系統,這些醫院就容易出現財務系統崩潰、卡頓等情況,影響其正常運行。因此,各大醫院都需要重視信息化建設,依據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目標等,購買相關的財務系統,以保證醫院能夠正常運營。
隨著醫院的發展,醫療器械類型的不斷增多等因素的影響,醫院成本管理內容也在不斷增加。在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下,支付方式的增多致使醫院成本管理工作任務量進一步提升。但是,大部分醫院的成本管理模式并不適合當前的變化,這些醫院成本管理無法做到對醫院各個項目成本進行全程的監督與管理,再加上部分醫院負責人并不是特別重視醫院成本管理,沒有樹立科學的成本管理理念,醫院的成本管理就不會特別精細化,相關工作人員在開展工作時,就沒有嚴格依照管理制度,導致醫院出現醫療器械不適合醫院當前發展情況等事件,致使醫院資金被浪費。而部分醫院為了挽回損失,就會通過給患者推薦高價格藥物或者給患者開展多項檢查等方式,提升醫院的收益,以維護醫院的正常運行,從而導致醫院各項資源未得到合理分配,患者的治療效果就會受到影響。另外,成本管理不夠精細化,就不能充分發揮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作用。部分醫院在開展成本核算時,是通過各個科室的核算以掌控整個醫院的成本核算情況[3]。各個科室核算期間,醫院就無法做到全方位的監督,部分科室就容易出現核算出錯等情況,導致醫院的成本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部分心術不正之人也會在此期間通過數據修改等方式謀取私利,導致醫院出現資金挪用等事件,影響醫院正常運營,進而影響患者的治療與護理,使其不能及時接受到全方位的照顧,進而導致其病情加重,威脅其生命,給社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改革過程中,部分醫院的財務管理模式落實,缺乏先進性與科學性,特別是一些規模較小、發展情況不理想的醫院。這些醫院因資金不足等因素,無法完善基礎設施,也就沒有多余的資金去購買先進的財務管理系統,也無法吸引財務管理人才。所以,這些醫院就算完善了基礎設施、購買了相關的財務軟件,財務管理人員也無法合理運用,醫院的財務管理就不能適應當前的改革要求。此外,部分醫院負責人也未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模式對于醫院發展的重要性,也沒有意識到財務管理對于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作用,就沒有重視財務管理模式的改善,而是更加重視醫務人員的管理,以保障患者能夠接受到正確的診治。
部分醫院成本管理意識較弱,并未重視各項預算的制定,部分科室在日常費用支出方面就不會注重科室的成本管理,從而導致科室支出費用與預算不符。而為保證這些科室能夠正常運行,醫院財務部門會報銷這些科室超出的費用,醫院的運營自然會受到影響[4]。再加上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醫院預算管理工作任務增多,執行力度還會受到影響。
很多醫院負責人在管理醫院時,會更加注重各項醫療活動的管理,在招聘財務人員時,未設置較高的條件,也因醫院的原因無法對應聘人員進行專業方面的考核,這些財務人員的能力就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并且部分醫院在財務人員參加工作后,沒有對其進行全方位的培訓,導致財務人員不能快速且全方位的掌握相關工作內容,再加上很多財務人員對于醫院相關事務并不了解,工作難度較高,醫院的財務管理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另外,部分醫院也無法給財務人員提供較多的培訓機會,財務人員沒有接受到定期專業培訓,其能力自然不能得到較快提升。若這些財務人員的學習積極性較低,沒有主動學習財務相關先進知識,其專業能力就不能得到發展,醫院的財務管理質量就不是很高。
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下,醫院使用成本精細化財務管理能讓醫院的運行成本得到全面監控與管理,有效降低其運營成本,保證醫院能夠平穩運行的同時,促進醫院穩定發展。醫院在執行精細化財務管理時,醫院負責人以及財務人員等需要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和其工作經驗明確管理過程中的重點及難點,以提升管理質量。但是部分醫院負責人、相關工作人員并未充分認識精細化財務管理,所以,這些醫院在開展精細化管理時,不能及時發現相關問題。因此,醫院負責人需要積極主動學習精細化財務管理相關知識,樹立財務管理精細化理念,以建立規范的精細化財務管理制度,讓所有人員都能依照這些制度開展自身工作,控制好成本,從而促使醫院成本得到有效管控的同時,讓患者能夠接受到高質量的診治、護理[5]。同時,醫院負責人還需要加強財務人員精細化財務管理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讓其能夠定期學習相關知識,從而使其樹立財務管理精細化理念,再結合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內容,有序開展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促使醫院能夠平穩健康運行,從而保障患者的權益。
醫院需要依據自身實際以及具體的經營管理內容,創新財務管理方法。具體如下:醫院首先需要強化財務監管,實行財務透明化管理。在應用此方法時,醫院可以充分運用先進的財務系統,自動錄入各個科室的財務信息,有效保證數據信息的安全性。并且,各個科室若要修改相關數據,系統會對其進行記錄,進一步保證各項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并且系統自動錄入數據后,財務人員能夠及時接收到消息,財務人員就能通過系統依據各項報表的要求等,制作相關報表,總結醫院財務信息,讓醫院負責人能夠及時掌握醫院各個科室的情況。另外,數據的透明化還能提升監督作用,促使醫保工作人員能夠依照醫保相關制度開展工作,從而減少患者不合理醫療檢查項目的使用,減少患者高價藥物的使用等事件的發生概率,降低患者的醫療費用。除此之外,醫院還需要依據醫保支付方式,制定對應的管理方法,讓相關法律法規充分融入醫院的財務管理之中,使醫院的醫保支付流程更加規范,讓患者能夠在短時間內就能拿到報銷費用。醫院還需要加強與當地醫保部門的合作,構建完善的資金監督制度,清楚記錄每項醫保支付資金的支付情況,從而保障醫院資金安全以及醫保支付資金的安全,讓每位患者都能享受到應有的權益。
為進一步完善醫院醫保資金管理制度,醫院首先需要全面分析當前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完善對應的制度。同時,為提升醫保資金管理制度的效果,醫院還需要提升財務管理部門的配置,讓每位財務人員都能通過先進的財務系統快速處理相關醫保財務信息[6]。另外,醫院負責人還需要明確該制度的責任,詳細劃分醫保相關工作,讓進行醫保資金管理的工作人員能夠清楚了解自身責任、任務,使其能夠有序開展自身工作。并且,工作人員清楚自身任務、職責后,還能在實際工作中及時發現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促使該項管理制度更加科學。
當前,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已成為醫院運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醫院戰略發展規劃實現的重要保障。為了提高醫院財務工作水平及效率,為降低財務風險以及確保財務信息質量等方面提供支持,醫院應重視對財務管理團隊的建設工作,從而為提升醫院管理能力及核心競爭力提供支持。首先,醫院需要提升招聘要求,提高財務人員的待遇,從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同時,醫院負責人還需要加強人才考核以及入職前的培訓工作,確保每位人才的質量,讓其能夠在短時間內就能明白醫院財務工作內容。其次,醫院負責人還需要定期組織財務人員參與相關的學習活動,讓其能夠學習到先進的知識,進一步提升自身能力。另外,醫院還可以將學習考核、獎勵懲罰制度相結合,從而提升財務人員的學習積極性,保證其學習質量。建立和完善激勵與約束機制,對于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具有重要意義。再次,要明確醫院戰略發展目標及重點任務對財務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與挑戰,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加強信息系統的應用管理,進而提高財務人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其工作效率。最后,要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優化隊伍結構、提升整體素質、強化隊伍管理。總的來說,加強對財務人員綜合素質能力培養,對于促進我國醫療行業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為加強診療成本管理,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醫院必須要構建完善的監管機制,不定期對各個科室的診療方案進行檢查,了解各個科室是否做好診療成本的管控,對出現問題的科室進行嚴厲的懲罰,從而保障醫院的診療成本。加強診療成本管理有利于完善醫療服務定價機制,加強對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的動態監測管理,有效降低因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所導致的運行成本增加。首先,醫院應當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適度提高、確保安全”的原則,合理確定醫療服務價格。還要加強與醫保部門協調配合和信息共享,確保基本藥物零加價制度順利實施。同時,要加強對醫療服務以及價格的監測預警和動態管理分析,建立藥品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加強價格執行情況監督檢查。醫院可以充分利用醫保電子憑證、微信、支付寶等信息化手段以及第三方平臺等方式進行費用管控,并建立健全醫保支付政策信息傳導機制,最終加強醫院對成本管理的控制。
綜上所述,醫保關乎人民群眾的利益,也關乎人民群眾的健康。因此,在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下,醫院樹立財務管理精細化理念,創新財務管理辦法,完善醫院醫保資金管理制度,加強財務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診療成本管理,以促進醫院能夠平穩運營,保障醫院能夠穩定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