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倩文
散文是一種寫作方式靈活的文學體裁,可以抒發作者的真情實感。托物言志是對事物進行描寫和敘述,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的寫作方式?!蹲咸偬}瀑布》是統編初中語文教材選編的一篇托物言志類散文,教師應當側重于分析語言,帶領學生關注作者的寫作意圖,使之了解作者所托之物、所言之志。
《紫藤蘿瀑布》是初中語文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托物言志類散文。全文以紫藤蘿為線索,按照“賞花—憶花—悟花”的順序進行寫作,分三部分烘托紫藤蘿花之美和頑強生命力,以及作者受到的精神鼓舞。賞析課文語言,可以讓學生感受散文所托之物的形象。教師應當利用直觀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閱讀散文的興趣,使之通過賞析課文語言,對紫藤蘿形象形成基本認識。
散文是記敘類文學體裁,首先,教師應出示有關紫藤蘿的圖片,讓學生暢談自己的直觀感受,同時提煉課文中描寫紫藤蘿花外觀的句子進行佐證,使之了解記敘類散文特點,對作者筆下紫藤蘿的形象形成基本認識。然后,教師可以引用文中的不同修辭手法,讓學生分析作者將紫藤蘿比作瀑布的用意,引導學生賞析課文語言,使之感受紫藤蘿旺盛的生命力。在學生閱讀期間,教師要準備與賞析語言活動相關的資料,指導學生分析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挨著、推著、擠著”等詞,體會紫藤蘿花競相開放的生機,感受散文所托之物形象。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與第五自然段,分析用擬人化方式描述藤蘿花盛開的害處,體會文字間洋溢的喜悅與自豪,從而通過賞析課文語言,全面了解紫藤蘿形象形。最后,教師與學生共同總結紫藤蘿的形象特征,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自行尋找作者描寫紫藤蘿外觀的語言,使之從中分析出紫藤蘿的基本形象,概括出特征:美觀、生機勃勃、熱鬧、活潑等。
寫作意圖是散文的創作意圖,即作者寫散文的目的,以及傳達的思想、情感、價值觀念。關注作者的寫作意圖,能讓學生探尋所托之物的精神內涵,使之體會托物言志散文的精妙之處。初中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紫藤蘿的精神內涵,從寫作意圖的角度入手進行分析,了解托物言志類散文結構特點,使學生感受到紫藤蘿旺盛的生命力,明白作者高度禮贊紫藤蘿,是對生命活力的深情呼喚與崇敬。
《紫藤蘿瀑布》一文描寫細膩多彩,結構玲瓏精巧。教師可以利用閱讀環節向學生展示課文結構圖,讓學生更為細致地了解散文結構特點,從而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感受散文所托之物的精神內涵。首先,教師要展現盛開的紫藤蘿圖片,讓學生觀察美麗、繁盛的花朵,引導學生關注文中紫藤蘿的命運,引發其對散文所托之物精神內涵的關注與思考。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并圍繞“我在開花!”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在自主分析環節,教師可以呈現與課文結構相關的直觀圖文資料,讓學生在多元化資源的幫助下,關注作者的寫作用意,使之明白作者將紫藤蘿花的旺盛生命力比作自己的不屈品質,理解托物言志散文的精神內涵。最后,教師應鼓勵學生圍繞作者的寫作意圖進行辨析,思考作者佇立在“紫藤蘿瀑布”前的所思所想,聯系散文的整體語言風格,理解作者借紫藤蘿所言之志。
托物言志類散文的作者大多經歷豐富,以期通過寫散文的方式來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分析紫藤蘿形象與作者的寫作意圖后,學生不禁思考作者在寫散文時的經歷。教師以此為契機,類比作者的不同階段經歷,帶領學生思考物與人之間的關系,使之能受到課文中“疾病的痛楚”啟發,類比作者經歷,把握物與人之間的聯系。
《紫藤蘿瀑布》是統編初中語文教材選編的托物言志類散文,語言清新雋永,婉轉含蓄,帶有濃厚而獨特的抒情韻味。首先,教師可以拋出問題“紫藤蘿,是要寫給誰的呢?”由此引發學生關于作者經歷的思考。然后,教師從物與人之間的關系入手,帶領學生梳理課文的第七自然段,讓學生暢談自己對“生死的疑惑”和“疾病的痛楚”理解。教師以此為契機,補充有關作者創作背景的介紹,讓學生在不同時空中整理、理解作者的不幸經歷。學生聯系紫藤蘿,分析托物言志類散文的抒情手段,明白不同時代人都有各自的不幸,每個人都有生死的疑惑,都會經歷疾病的痛楚。教師可以引用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讓學生從紫藤蘿生長歷程中,分析作者從紫藤蘿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懂得作者在經歷一系列變故后,仍然堅強面對生活。最后,教師總結學生整理的不同資料,引導學生從物與人之間的聯系角度出發,品味作者借紫藤蘿對人生坎坷、命運浮沉的反思,從而透過紫藤蘿感受作者所言之志,明白作者受到紫藤蘿頑強生命力的鼓舞,以昂揚姿態投身偉大事業中,才不知不覺“加快了腳步”。
歷經語言賞析、意圖分析、經歷探討后,學生能了解托物言志類散文的文學藝術特色。教師要利用主旨句引發學生的思考,使其明白托物言志手法的精妙,同時,立足作者感悟,帶領學生分析紫藤蘿與人的不幸,再次引發學生的思考,為其搭建托物與言志的橋梁,使之在散文學習中關注“生命”,由關注個體生命轉向關注群體生命,解決前期學習中未能解決的疑難問題,體會作者的良苦用心。
首先,教師可以根據作者歷經的生死困惑、疾病痛楚,讓學生分析作者面對紫藤蘿時的感悟,以強化學生對于“物”和“志”之間聯系的認知。然后,教師鼓勵學生找出課文主旨句,根據花和人遇到的“不幸”,搭建托物與言志的橋梁,讓學生在前期學習中遇到的難題迎刃而解。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構建生命長河與散文描寫之間的聯系,利用紫藤蘿的“光輝”和“芳香”,引導學生關注個體生命,使之明白作者已經走出傷痛,從紫藤蘿的生長歷程中汲取奮進、向上的力量。此外,教師要提醒學生關注集體生命,領悟文中托物與言志的真實體現,在教師的幫助下,形成對托物言志的真切理解。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歸納紫藤蘿的形象美,思考語言內在之美。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段進行寫作,借鑒散文的用詞、抒情方法,寫出賞析性的文字,流露自己對生活、生命的感悟,進而升華散文教學。
在《紫藤蘿瀑布》一課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賞析課文語言,關注寫作意圖,可以讓其感受散文所托之物的形象,探尋所托之物的精神內涵。同時,教師帶領學生類比作者的不同經歷,引發學生關于課文的思考,為其搭建托物與言志的橋梁,使之把握物與人之間的聯系,由此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