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芳



摘要:隨著工業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壓力表在現代工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如石油化工、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然而,壓力表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存在誤差,為確保其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需要定期檢定。本文首先介紹壓力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其次分析國內外壓力表檢定的發展情況,針對壓力表檢定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列舉了應注意的內容,最后詳細闡述壓力表檢定的操作方式,以供參考。
關鍵詞:壓力表;檢定;操作
DOI:10.12433/zgkjtz.20233146
一、壓力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壓力表是一種用于測量壓力的儀器,通常由壓力測量元件、指針、表盤、機芯等組成。其結構與工作原理如下:
(一)結構
壓力測量元件是壓力表的核心部件,它直接接觸被測壓力介質并轉換為相應的機械變形。常見的壓力測量元件有彈性元件和電子式傳感器兩種。彈性元件是一種通過形變測量壓力的測量元件,包括彈性薄膜、彈簧、膜片等。當受壓力作用時,彈性元件產生相應變形,變形后的信息可以被傳遞到表盤上的指針上,以顯示壓力值。電子式傳感器是一種通過電子信號測量壓力的測量元件,包括壓力傳感器、信號轉換器、數字顯示器等。當受到壓力作用時,壓力傳感器會產生相應的電信號,信號經過信號轉換器后,可以被數字顯示器顯示。
指針與表盤是用于顯示壓力值的部件,指針通常由金屬材料制成,表盤通常由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當受到壓力作用時,壓力測量元件會產生相應變形,變形后的信息被傳遞到指針上,顯示壓力值。機芯是壓力表中的核心部件之一,由彈簧、齒輪、傳動桿等組成。當壓力測量元件受到壓力作用時,會產生變形,變形后的信息會被傳遞到機芯中,機芯會通過齒輪傳動桿等部件,將變形信息轉換為指針的運動。
1—接頭;2—外殼;3—刻度盤;4—指針;
5—彈簧管;6—封頭;7—拉桿;8—齒輪傳動機構
圖1 ? 彈簧管壓力表法人結構
(二)工作原理
當被測壓力介質作用于壓力測量元件時,元件產生機械變形,變形后的信息被傳遞到機芯中。機芯通過齒輪傳動桿等部件,將變形信息轉換為指針運動,指針在表盤上指示出壓力值。需要注意的是,壓力表的測量范圍和精度都是有限的,不同的壓力表適用于不同的測量范圍和精度要求。在使用壓力表測量時,要根據被測壓力介質的性質和測量要求選擇合適的壓力表,并正確使用和操作。另外,壓力表還要經過定期的校準和檢定,以確保測量精度和可靠性。這些工作要由專業的檢定機構或廠家進行,對于用戶而言,要按照規定的周期和方法維護和管理壓力表。
二、壓力表檢定的發展情況
壓力表檢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紀。當時,科學家們使用U形管作為測量壓力的工具。十九世紀,使用機械式壓力計測量壓力,但由于測量精度不高,常需要進行校正。二十世紀初,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電子式壓力計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測量精度,從此壓力表的檢定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目前,壓力表檢定主要分為靜態校準和動態校準兩種類型。靜態校準是指在靜止狀態下進行的校準,通過比較壓力表的讀數和標準壓力源的讀數確定準確性。動態校準是指在動態狀態下進行的校準,通過對壓力表進行周期性的壓力變化測試來確定響應速度和穩定性。在壓力表檢定技術的發展過程中,自動化、數字化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也逐漸得到普及。現代化的壓力表檢定設備可以自動完成壓力變化測試,根據檢定結果自動調整校準參數,提高檢定效率和準確性。同時,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也使得壓力表的檢定數據能實現數字化存儲、分析和管理,為后續的數據處理和質量控制提供便捷。總之,壓力表檢定的發展經歷了從U形管到機械式壓力計再到電子式壓力計的演變,檢定方式也由靜態校準向動態校準轉變。現代化的壓力表檢定設備的出現進一步提高了檢定效率和準確性,數字化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也使得檢定數據得以實現數字化存儲、分析和管理,為后續的數據處理和質量控制提供了便捷。
三、壓力表檢定在操作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壓力表是一種常用的工業測量儀器,但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和環境的變化,壓力表會發生偏差,影響測量精度。為了保證準確性和可靠性,需要定期檢定壓力表。在壓力表檢定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檢定環境,保持穩定,溫度、濕度、氣壓等環境因素應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應盡量避免其他外界因素對壓力表的干擾,如電磁場、振動等。第二,標準器的準確性,這是壓力表檢定的基礎,應確保標準器的準確性和穩定性。標準器應是具備國家標準認證的、經過校準的儀器,要定期檢查準確性。第三,壓力表的選擇。在檢定過程中,選擇合適的壓力表進行校準,根據壓力表的測量范圍、精度等指標選擇。同時,檢查壓力表的外觀是否有損壞或變形,防止校準過程中出現誤差。第四,檢定方法。要根據壓力表的類型和規格選擇相應的檢定方法,包括靜態校準和動態校準。根據標準要求,檢定人員應按照標準操作流程。第五,檢定周期。不同的壓力表在不同工作環境下的使用壽命和檢定周期也不同,因此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檢定周期。
四、壓力表檢定的操作方式
(一)檢定前的準備
在進行壓力表檢定前,要進行一系列準備工作,第一,檢查壓力表的外觀是否完好,包括表盤、指針、表殼、玻璃等。第二,檢查壓力表的使用環境,包括溫度、濕度、氣壓等環境因素是否符合檢定標準的要求。第三,檢查標準器的準確性。根據壓力表的類型和規格選擇標準器,根據不同類型和規格的壓力表選擇標準器進行校準。第四,檢查檢定設備和工具的準確性。
(二)規范壓力表檢定操作
規范的壓力表檢定操作流程可以確保檢定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也能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操作失誤。
第一,檢定前要仔細檢查被檢壓力表的外觀、指針和接口等部分,確保完好無損,讀數準確。如果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修理或更換。
第二,準備標準器,根據檢定標準,確保標準器精度高于被檢壓力表。
第三,準備校準設備,包括壓力表泵、接頭等,需要進行校準和檢查。
第四,環境檢查,檢查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是否符合需求,如果不滿足,需要調整。
第五,將標準器與被檢壓力表連接,按照檢定標準要求進行校準。在校準過程中,注意記錄被檢壓力表的讀數、標準器讀數、環境條件等數據。
第六,進行重復檢定,復核檢定結果。如果發現偏差較大,需要重復檢定,直至結果符合需求。記錄檢定結果,記錄每次檢定的數據和結果,以便后續分析和處理。標記被檢壓力表,在檢定合格后,在被檢壓力表上打上檢定標記,表明該壓力表已檢定合格。同時,在檢定記錄中標注該標記的位置和日期。
總之,要嚴格按照規范的操作流程進行操作,仔細檢查被檢壓力表、準備標準器和校準設備,檢查環境條件是否符合要求,按照檢定標準要求進行校準,并記錄檢定數據和結果。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檢定結果的準確可靠,為生產和質量控制提供有效支撐。
(三)合理運用檢定方法
合理運用檢定方法很重要,可以提高檢定效率、降低成本、確保檢定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相關建議如下:
第一,選擇適當的檢定方法。例如,在進行高精度壓力表的檢定時,要使用精密的標準器,采用高精度的檢定方法。而進行普通壓力表的檢定時,可以采用較為簡單的檢定方法。
第二,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化的自動化檢定方法越來越成熟,可以極大地提高檢定效率。例如,在進行大批量的壓力表檢定時,可以使用自動化檢定系統,減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減少誤差。
第三,結合校準設備,提高檢定效果。例如,可以使用校準泵或壓力發生器,確保被檢壓力表的測量精度。
第四,運用統計學方法,對檢定結果進行分析和處理。例如,使用方差分析法,對同類壓力表的檢定結果進行比較,找出異常值,提高檢定效率。
第五,參考國際標準,確保檢定結果的準確性。例如,在進行壓力表檢定時參考ISO376標準,該標準規定了壓力表的檢定方法和要求,可以作為壓力表檢定的指南。如果傳動部件出現故障,需要及時清除表面污垢,并進行一定程度的潤滑處理,減少不必要的摩擦力,使傳動部位恢復正常的工作狀態,從而消除壓力表中的輕敲位移現象。
總之,在選擇檢定方法時,要考慮被檢壓力表的類型和精度要求,并結合校準設備、自動化檢定系統、統計學方法等,確保檢定結果滿足需求。
圖3 ? 壓力表指針的輕敲位移
(四)對壓力表檢定進行準確記錄
準確記錄檢定過程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保留檢定數據,以備后續分析和處理,為設備管理和質量控制提供參考。相關建議如下:
第一,應詳細記錄檢定過程和檢定結果。記錄內容應包括檢定時間、被檢壓力表型號、編號、壓力范圍、檢定方法、校準設備、檢定人員等信息。對于每個被檢壓力表,應記錄初始讀數、測量誤差、校準結論等信息。
第二,采用標準檢定記錄表格,確保記錄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檢定記錄表格應包括檢定日期、被檢測器型號、測量范圍、標準裝置型號、測量結果等必要信息,方便記錄和查詢,并減少因漏寫或遺漏信息導致的誤差。
第三,使用標準符號和術語,確保記錄的準確性和一致性。例如,在記錄壓力值時,可以使用相應的術語和定義。
第四,保存檢定記錄和原始數據。檢定記錄應至少保存五年,并應備份至不同位置。原始數據應至少保存兩年,以備后續分析和處理。為設備管理和質量控制提供參考,并在需要時追溯。
五、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壓力表檢定的操作與發展情況,旨在提高壓力表的測量精度和可靠性,更好地滿足實際應用需求,為壓力表檢定相關技術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希望能對業內人士有所啟發和幫助,促進壓力表檢定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楊勇,朱強.壓力表的計量檢定與校準分析[J].數碼設計(上),2021,10(02):266-267.
[2]謝祥,吉偉,楊杰,等.全自動壓力表、壓力變送器一體化檢定裝置的研究與實現[J].中國科技縱橫,2021(16):54-55.
[3]白岳.探討壓力表檢定的操作與發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