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君
(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0)
閘壩結構屬于異形結構,通常由閘墩、牛腿、溢流堰、弧門、胸墻等結構組成。閘墩及牛腿受弧門推力的作用,受力狀態復雜,無法通過結構力學方法得到結構內力。《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SL 191-2008)[1]指出“對于異形結構,可由彈性理論分析方法求得的結構彈性拉應力確定鋼筋用量”。本文以某實際項目為例,利用BIM 技術建立閘壩結構幾何模型并劃分網格,導入有限元分析軟件完成結構的三維有限元分析,對閘墩厚度和閘孔寬度進行了比選分析計算,并采用應力圖形法,對結構的配筋計算進行評價,可為其他類似結構設計和計算提供參考。
某工程閘壩位于河床中央,左鄰廠房壩段,右靠船閘壩段,閘壩上游側頂部設有胸墻,溢流壩分縫設于閘墩處,溢流壩段共14 孔溢流閘孔,溢流堰采用WES 曲線堰,壩頂高程為83 m,最大壩高34 m,閘墩厚3.0 m,水庫正常蓄水位為78 m,設計、校核水位均為80.80 m,基巖為弱風化粉砂質板巖。閘壩設計斷面見圖1。

圖1 閘壩設計斷面圖
三維有限元計算網格劃分均采用8 結點6 面體單元,結點總數459 770,單元總數410 698,計算模型見圖2。

圖2 三維有限元計算模型圖
所有材料均采用線彈性材料,計算參數見表1。

表1 閘壩有限元計算材料參數表
方案1:閘墩厚3.0 m,中孔凈寬14 m;方案2:閘墩厚3.0 m,中孔凈寬16 m;方案3:閘墩厚3.5 m,中孔凈寬14 m;方案4:閘墩厚3.5 m,中孔凈寬16 m。不同比選方案示意圖見圖3。

圖3 不同比選方案示意圖
閘壩各部位方案1 的有限元計算結果見表2,圖4給出了正常蓄水工況(閘墩縱行最不利)和正常蓄水+一側擋水工況(閘墩橫向最不利)下閘壩的應力和位移云圖,由表2 和圖4 可知,堰體底板應力最大為正常蓄水+一側擋水工況,大小為0.45 MPa,最小為校核水位工況,原因是高水位工況下閘壩整體所受浮托力的增大,故底板拉應力最小;堰體表面應力最大為正常蓄水+一側擋水工況,檢修工況次之,大小為1.17 MPa;胸墻應力最大為正常蓄水+一側擋水工況,大小為2.05 MPa;邊墩應力最大為正常蓄水+一側擋水工況,大小為1.83 MPa,位于閘墩根部;中墩應力最大為正常蓄水+一側擋水工況,大小為1.35 MPa,主要是由于兩室水壓不平衡;邊墩牛腿和中墩牛腿應力相差不大,邊墩略大于中墩,牛腿應力最大為正常蓄水+一側擋水工況,大小為2.45 MPa,位于牛腿根部。位移方面,量級均為毫米級,變形量較小,均在合理范圍內。

表2 閘壩有限元應力計算結果(最大拉應力)

圖4 閘壩結構主拉應力云圖(單位:Pa)
表3 和表4 分別給出了方案1~4 閘壩結構不同部位的最大拉應力和配筋量統計。由表3 可知,在相同閘墩厚度情況下,閘孔越寬,堰體底板、胸墻、閘墩和牛腿最大拉應力越大;在相同閘孔凈寬情況下,閘墩厚度越大,堰體底板、胸墻、閘墩和牛腿最大拉應力越小。另外,在閘墩變形方面,由于閘孔寬度較大,水頭較高,在正常擋水工況下,閘墩的水平變形最大,由于該閘壩為閘墩分縫,縫寬20 mm,故閘墩的水平變形允許值是10 mm,由表5 可知,方案1、方案2 和方案4 不滿足要求。綜合結構配筋計算結果,方案3,墩厚3.50 m,凈寬14 m,為最優方案,配筋量也較少。

表3 方案1~4 有限元應力計算結果表(最大拉應力)

表4 方案1~4 閘壩配筋統計表

表5 方案1~4 閘墩變形統計表
通過三維有限元分析,對某閘壩進行了閘墩和閘孔寬度比選分析計算,通過應力圖形法對結構進行配筋計算,得到結論如下:
1)在相同閘墩厚度情況下,閘孔越寬,堰體底板、胸墻、閘墩和牛腿最大拉應力和變形越大;
2)在相同閘孔凈寬情況下,閘墩厚度越大,堰體底板、胸墻、閘墩和牛腿最大拉應力和變形越小;
3)對于閘墩分縫情況,閘墩的水平變形不能超過10 mm,不宜選取過大的閘孔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