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亞鵬
(湖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規劃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07)
2023 年6 月2 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了重要講話[1],他說:“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這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敝挥兄哺緡⒈久褡鍤v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道德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經典,其中的“上善若水”“柔弱勝剛強”等思想備受推崇,理解和運用好《道德經》中的水文化觀,可以對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提供許多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道德經》中關于水的論述有兩章講到水[2],即: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由此可見,《道德經》中關于水的文化觀,概括起來,主要表現為兩個主題。一是“上善若水”,二是“天下莫柔弱于水”“柔弱勝剛強”。筆者概括稱之為“上善觀”與“柔弱觀”。
解讀“上善觀”,需要在“上善若水”的前提下聯系緊接著的三段話來進行,一是“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倍恰熬由频兀纳茰Y,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比恰胺蛭ú粻帲薀o尤?!?/p>
“上善觀”,即“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是,水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品德,水順從萬物的規律而不刻意追求主觀和自身的利益。它能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將這句話運用到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中,就是要求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像水一樣,有謙下之德、有大海般的肚量,胸懷大局、海納百川、默默奉獻,做低調的上善之人,造福萬物、滋養萬物、有利于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不爭功、不爭名、不爭利,只求有利于清洗掉別人思想上的灰塵、污垢,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
老子所列舉的各種“善”的內涵與形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具體表現和運用,表明“善”是一種具有客觀規律的性質與功能的因素?!熬由频?,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边@七個方面,是人生與社會的主要活動內容,以最精煉而深刻的文字和話語揭示出了其中所應遵循的規律。
1)居善地。人們居住的客觀規律是要重視“地”,即地理條件與客觀環境。這實際上講的是人生存最基本的物質條件問題。對于人類而言,這是最為基礎最為重要的。這對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啟示是:要從對方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出發思考問題,不能不顧客觀條件空洞地做思想政治工作。
2)心善淵。人的心胸要像淵一樣寬廣沉靜清澈,能夠容納寬廣的世界,這是客觀規律的要求。這對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啟示是: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者,內心世界、精神世界,要有“淵”一樣的內涵與品質,能夠沉著寬容地對待各種需要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人與事,并將工作做好。
3)與善仁。一般理解為“給與”要體現仁義仁愛的內涵與要求,其實“與”是具有相互性的,因此,在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中,這個“仁”也就應當與人為善地體現在“與”中所涉及的各方之上和各種具體事情之上,讓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充滿友善與溫暖。
4)言善信。語言是用來交流溝通和表達觀點的,因此,不能濫用語言,說出來的話要特別重視講信用,說話算數,這才符合語言的本質。對于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而言,說話的內容與藝術都很重要,這個“信”字,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所講的內容是可信的,二是為解決問題所講的辦法是可信的。一旦失信于人,做好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就失去了讓人信任的心理基礎。
5)政善治。政者正也,治者序也,做各種管理工作,要有規矩法度,達到秩序嚴謹良好的狀態。做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將各方面的關系協調好平衡好,呈現治理有序且和諧的狀態,及時發現并有效消除不利于治理、不利于和諧的因素,建立有利于動態平衡與持續和諧的各種機制。
6)事善能。做各種事情,承擔各種工作,要主動積極,能夠克服各種困難,把事情做好。依靠做事者發揮主觀能動性,善于將能力發揮出來,這個能力包括技巧與藝術。調動積極性,激發潛能,是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永恒主題。
7)動善時。萬物應時而動,應時而新陳代謝,各種行為,要符合時間變化的客觀規律,做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要特別注意時間與時機的應用與把握,在合適的時間講合適的問題,把握合適的時機解決合適的問題。切忌不顧時間、不看時機的生硬與僵化的思維行為。
“夫唯不爭,故無尤?!敝饕侵覆慌c客觀規律對著來,不魯莽、不蠻干、不顯擺,尊重規律,順應規律,所言所行都符合規律要求,就不會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才會處于“無尤”狀態。要對客觀規律認識清楚,否則,無論你爭與不爭,都可能違背客觀規律,不符合實際需要,難以達到“無尤”狀態或結果。
水之柔弱,具有以柔克剛的性能,水之“柔弱觀”是《道德經》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的思想觀念,怎樣將此觀念融入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之中[3],是一個十分復雜且極具挑戰性的問題。
“柔弱觀”中的柔弱不僅是指水的形態之“柔弱”,更是指水的性質對于客觀規律之遵循和順從。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相對于人們來說,它們具有無情與剛強的性質與功能。無論人們是不是認識它們或遵守它們,它們都會以自身的規律運行。如果人們企圖與之作對,則必然會遭受客觀規律的懲罰,柔弱就會變得無比剛強。人的思想與行為也有相應規律,摸索出、把握好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規律十分重要。像水一樣柔弱的因素,往往具有極其自然的滲透性,人們易于接受和感受,才能做得進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如沐春風、春風化雨、和風細雨、久旱逢甘霖,滋潤心田、滋養靈魂,才能做得好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柔弱觀”是“做得進”的前提,更是“做得好”的前提。
以柔克剛是新時代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要將“柔弱觀”體現在各個方面,構建以“柔弱”為重要特點的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1)內容上的“柔弱觀”。根據“柔弱觀”,新時代要將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設計得更加“柔和”“柔弱”,對于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對象中的人或事,要低調和善,重視人的自尊心與面子觀,有的可以直接講,有的則需要委婉一些,要特別注意分寸與技巧,讓人覺得親切自然,不可居高臨下、簡單說教,將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與方法打上過于嚴肅與刻板的烙印,這樣會讓人敬而遠之,望而生畏,在內心產生抵觸情緒。對于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應該立足于“柔弱觀”進行系統設計,使其更加能夠像柔弱的水一樣融入人們的精神世界,以柔克剛、水滴石穿、潤物無聲,有效滋潤人們的思想領域,使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入腦入心。
2)時機上的“柔弱觀”。人們在不同的情境下會有不同的心情,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會產生大不一樣的影響,這是一種規律性現象,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因為自身具有怎樣的重要性或緊急性,就不分場合,不管時機。否則,就不是“柔弱”,而是“剛強”了。因此,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重視時效性,同時也要重視時機上的巧妙性,將“柔弱”提升為一種善于把握和運用時機的技巧。
3)語言上的“柔弱觀”。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門語言藝術,在語言上運用“柔弱觀”可以對思想政治工作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人們對于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內容的理解,往往有某種過于嚴肅的印象,這大多是由于在實際工作中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者說話的語氣過于嚴肅,而充滿關愛與藝術的語言的“柔弱”往往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黨的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者是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堅定實踐者,既是中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如何在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中將傳統文化中的優秀內容學習好傳承好運用好,是一項需要長期重視的工作?!兜赖陆洝分胁┐缶畹乃枷雰群c文化內涵,值得我們進一步學習和具體化應用,在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遵循“上善”理念,進行“柔弱”化設計,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與完善,形成富有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與特色的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水文化在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中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