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現當代舞臺美術設計是指在傳統舞臺設計的基礎上,通過創新的方式,使舞臺最終呈現的效果具備時代特征、具有藝術觀賞價值,進而在設計過程中,為了體現舞臺美術的靈活性和藝術的包容性,經常出現不同領域元素的融合,尤其是科學技術的應用,更是為舞臺美術設計提供更多大膽創新的機會,加上現當代舞臺表演形式的多變,舞臺美術設計在開展過程中,還需要結合演出的題材及劇情的發展等,最終讓有限的舞臺空間展現出無限色彩。由此可見,想要達到上述效果,那么現當代舞臺美術設計中的空間視覺特點,必定是設計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現當代舞臺美術設計空間視覺特點研究,對于現當代舞臺美術設計來說,具有推動作用及促進價值。
[關鍵詞]現當代舞臺;美術設計;空間視覺;特點研究
[中圖分類號]J8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3)36-0027-03
本文文獻著錄格式:齊瀟.現當代舞臺美術設計空間視覺特點研究[J].天工,2023(36):27-29.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群眾對于精神層面的需求逐漸增大,尤其是文化和藝術,是群眾滿足自身精神需求的主要內容。舞臺劇作為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不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同時在各種聲樂的映襯下,其藝術價值得到了充分體現。然而傳統舞臺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所以不能將設計的目光局限在劇場內部,需要將劇場相對封閉的空間向更加開放的空間進行轉變[1]。
一、基礎理論
(一)舞臺美術設計
舞臺美術是戲劇和其他舞臺表演的重要組成之一。相較于其他藝術形式來說,舞臺美術具備較強的綜合性、藝術性,視覺方面的元素也相對較多,如舞臺的燈光、舞臺的人物、舞臺的服裝等,同時還蘊含了部分美術元素,如舞臺劇本為文學,舞臺背景為油畫或雕塑等[2]。因此,舞臺美術作為綜合性強的一種藝術形式,是通過各種元素體現的。想要提高舞臺設計的效果及水平,就需要對設計師的文學及專業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對舞臺的工作人員提出更高的協調標準。
(二)空間視覺特點
空間視覺是指人類個體處于一個空間當中時,眼睛觀察范圍所產生的視線,是否被一些隔斷物影響,從而使人類個體對空間產生不一樣的視覺感受,該感受按照人類個體對空間的認知和理解,以及當時的空間組成,可分為美感和惡感兩種[3]。空間視覺的特點有以下四點。
1.以小比大
以小比大是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抑或者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即窺一斑而見全豹,見一葉而知深秋。
2.以低襯高
以低襯高是常見的空間設計方式,常用于室內設計,進而作為空間視覺的特點,突出局部事物的高度,整體上形成高低對比,達到以低襯高的視覺效果。
3.劃大為小
劃大為小原指文學寫作中,文章字詞句的精煉與概括。在空間視覺當中,該特點主要體現在空間事物的展示上,利用特殊的組成方式,使空間內的事物由復雜變為簡單,從大面積轉變為小體積。
4.界面延伸
界面延伸是空間設計常用的方法,主要利用空間內的事物,通過改變事物形態及展示的方式,使空間的視線延長,到達延伸空間界面的效果。
二、現當代舞臺美術設計的空間視覺組成要素
(一)形式構成
1.點、線、面設計元素
點、線、面作為空間形式構成的基礎元素,不僅在空間中表現出不同的形狀[4],而且將點、線、面進行排列和組合,組成形式也存在較大的差異。例如,在舞臺美術設計當中,可將一盞燈看作一個點,若將這個點放置于昏暗的環境當中,那么這個點定會成為視覺中心。將不同的點進行特殊的排列和組合,使其成為線,利用線的空間動態形式,讓空間具備更強的立體視覺感受。之后再將線展開成為面,利用面賦予空間更多的表現特質,從而形成舞臺美術設計。
2.人工建筑與自然事物
人工建筑與自然事物的舞臺布景,是另外一種形式。作為舞臺設計師,最主要的任務是按照劇本內容,最大限度地還原劇本當中描述的環境,這就要求舞臺設計師將現實生活中可以利用的自然事物和人工建筑融入舞臺美術設計當中,使觀者形成較為強烈的空間想象力和場景帶入能力。因此,不管是人工建筑還是自然事物,在舞臺美術設計當中,不能只將其作為劇本環境再現的方式,應當將其看作提高舞臺美術設計藝術價值的工具,使舞臺成為藝術展現的空間,給觀眾帶來更多美的感受。
(二)空間劃分
1.舞臺頂面及空中吊掛
由于舞臺的空間有限,所以舞臺的頂面決定了舞臺的高度[5],通常情況下,會采取下降舞臺表演區頂部組成的方式,產生空間壓迫的視覺感受。空中吊掛作為舞臺懸浮的景觀布置,在布置過程中,吊掛的高度通常表示舞臺的最大高度,并且吊掛的景觀還可以按照形態及形式的差異性,對舞臺表演空間進行劃分。但同時要注意避免舞臺空中吊掛在應用過程中對表演者造成肢體傷害或者限制表演者表演。所以多數舞臺美術設計的空中吊掛硬景相對較少。
2.舞臺地面及側幕
在舞臺表演過程中,表演場地的大小決定了舞臺的規格及表演的類型。按照室內戲劇表演場地空間的大小來看,可能無法進行空中吊掛硬景的設計,進而會將設計的重心放在地面,確保表演者有足夠的表演空間進行演出。而在舞臺地面設計當中,常規的設計內容為升降、旋轉和移動。為了保證表演者的演出空間以及安全性,舞臺地面設計會減少平臺數量,舞臺地面布景多數位于舞臺后區。舞臺側幕在舞臺美術設計中出現頻率相對較小,基本以黑幕的形式出現,而黑幕自身具備意味,能將舞臺的視覺延長,從而為觀者提供想象的空間。
(三)燈光應用、色彩構成
舞臺處于黑暗的空間當中,燈光的應用,使表演者與空間形成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燈光是舞臺的靈魂。舞臺燈光是舞臺美術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色彩與燈光之間可以形成共存或依附的關系。燈光既可以體現出物體本來的顏色,又可以賦予物體其他的顏色,不同物體的顏色也會因為燈光變得明顯,所以燈光在舞臺美術設計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6]。此外,燈光設計是動態的,物體的色彩設計便呈現出靜止的狀態。舞臺是靜止的,在動態燈光的照射下呈現出動態的變化,并且燈光的強弱可以改變物體的視覺體積大小,所以動態變化的燈光及顏色,對空間的層次視覺感受影響相對較大,加上不同顏色、大小的燈光的組合,促使舞臺美術設計體現出較高的和諧性和統一性[7]。因此,色彩與燈光使舞臺美術設計具備更高的靈活性和創新性,同時燈光的動態顏色賦予能力,能讓舞臺空間中的色彩跟隨表演的節奏,從而使舞臺表演具備更高的觀賞價值和更濃厚的藝術氣息[8]。
三、現當代舞臺美術設計的空間視覺特點分析
(一)以小比大的空間結構設計
以小比大在空間結構設計中應用較為頻繁。舞臺美術設計中空間結構設計的主要目的是讓有限的舞臺空間,在多種結構的相互作用下,為觀者呈現出有層次和清晰的視覺感受。
由圖1可知,將舞臺后區的背景布置為顯示屏,而在空間結構設計過程中,通過利用顯示屏的投影效果,模擬出擴散的圓盤背景,使觀者在注視舞臺時,產生較為明顯的視覺效果。同時該舞臺的中區及后區平臺設計,劃分了空間區域,突出的平臺從視覺上就能知曉該區域的主要作用。此外,該舞臺的前區設計了一個可升降的平臺,說明該舞臺主要的表演內容將會集中在該區域內。寬大的前區、精心設計的中區以及延展的后區,使該舞臺的空間結構有了明顯的區分,給觀者帶來非常不錯的視覺享受。
(二)以低襯高的空間配置設計
舞臺美術設計中空間配置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舞臺空間內事物的視覺呈現效果,使事物發揮更大的作用。
由圖2可知,舞劇《李白》中,通過降低舞臺空間吊掛背景的方式,配合表演者表演出抬頭望天空的場景,其中人工制作的塑料吊掛代表空中的“飛鳥”,雖然“飛鳥”與演員之間的距離非常近,但能為演員提供一個抬頭觀望的空間,進而可將“飛鳥”看作“小”,演員的表演及神態變化為“大”,演員專注地看著空中吊掛背景的表演為“小”,映襯出人類在自然環境當中抬頭仰望空中飛鳥時的“大”。
(三)劃大為小的空間展示設計
舞臺美術設計中空間展示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舞臺空間展示的效果,在有限的舞臺空間中,將原本較大的事物以縮小比例的方式充實空間,從而豐富舞臺空間視覺內容。
由圖3可知,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中,舞臺以橫豎的可移動的26片屏景片為主要形式,按照劇情的發展,不斷變化對應劇情的造型,從而體現出該劇情當時的環境,同時直線的使用,能給觀者帶來主觀視覺上的緊張感,并且多條豎線佇立在舞臺之上,將舞臺合理分割成多個小區域,使小區域呈現出大小一致且保持著一定秩序的視覺感受,甚至還利用景片的開合方式,展現劇情的多種場景,起到了分割空間和推動劇情發展的作用,景片的不同組合營造出了多個不同的場景,雷聲呼嘯的街頭,不同時期、不同場景的老上海,使舞臺設計始終存在于動作與行動之中。由此可見,該舞臺的布景多變,將原本生活中的街道建筑場景納入舞臺當中,使舞臺畫面層次較為明顯,同時在背景板的作用下,又將表演者進行劃分,從而區分不同表演者之間的關系,最大限度地還原劇本中的場景。
(四)界面延伸的空間美術設計
在空間美術設計中,界面延伸是設計的基本內容。舞臺美術設計中空間美術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在提高空間觀賞價值的同時,為觀者提供足夠的想象空間,同時從視覺上擴大舞臺空間的寬度與廣度,使舞臺劇在演出過程中形成壯烈、激昂、宏偉等不同的氛圍。
由圖4可知,在該舞臺美術設計過程中,通過利用燈光及數字技術,使舞臺及周邊環境都成為舞臺的場景,不再只將舞臺限定在該空間的中區。同時,通過數字創意投影與精心編排的音樂、舞蹈、舞臺布景等。Both Sides講述與演繹了拉脫維亞的誕生歷史,以及過去一百年間發生的故事,設計將2 000平方米的巨型數字創意舞臺與拉脫維亞國旗結合起來,使其在彰顯國慶主題的同時成為構成空間的元素。不僅可以為大型的團體舞提供平臺,還能為單人表演創造一系列小型空間。因此,該舞臺美術設計中空間視覺特征的應用,主要以界面延伸的方式,使該舞臺具備較強的視覺沖擊,充分利用有限空間,實現無限視覺空間的延伸。
四、結論
綜上所述,針對現當代舞臺美術設計空間視覺特點研究,首先闡述了基本理論,將其作為本次研究的理論依據,同時側面體現本次研究的對象;其次介紹了現當代舞臺美術設計的空間視覺組成要素,細化了本研究的主要內容,達到完善本次研究的目的;最后通過分析現當代舞臺美術設計的空間視覺特點,對前述研究內容進行解釋,進而實現前后研究內容的相互呼應,進一步提高本次研究的邏輯性和全面性。由此可見,現當代舞臺美術設計作為當前推動社會文化發展與傳播的重要內容,分析、了解該設計的空間視覺特點,是促進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所以在進行現當代舞臺美術設計時,空間視覺特點必須重點體現,使舞劇演出過程獲得廣大觀眾的喜歡與贊賞。
參考文獻:
[1]鄔羽喬.轉型與多元:從舞臺美術到表演空間設計[J].創意與設計,2022(6):40-47.
[2]張倩.《戲劇視覺與當代藝術》解讀 [J].新疆藝術(漢文版),2021(4):67-75.
[3]彭瑋.略析現當代裝置藝術與舞臺美術設計的融合[J].戲劇之家,2020(17):101,103.
[4]葉皛.戲曲現代戲舞臺美術新形態創作研究[J].民族藝術研究,2022,35(4):104-109.
[5]楊存真.簡要分析舞臺美術與裝置藝術[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9):2677.
[6]雷漢超.論舞美設計中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J].魅力中國,2020(47):90.
[7]方卉.淺談戲劇演出中舞臺燈光的特點[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3(1):46-48.
[8]田旻.淺析多媒體動畫影像在現當代戲曲舞臺空間中的運用[J].戲劇之家,2022(18):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