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對四川瀘縣20個水稻生產鄉鎮進行土壤調研取樣,共采集表層土層樣品100份,測定了土壤pH值、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分析農田產量及農田土壤綜合肥力。結果表明:農田水稻產量均達到了600 kg/667 m2。瀘縣土壤大多表現為酸性,且有效磷含量較低。本次調查農田土壤肥力處于中等水平,且奇峰鎮的綜合肥力最低。在現有土地條件下,土壤pH值在6.1左右,有機質含量在21.1 g·kg-1左右、堿解氮在121 mg·kg-1左右、有效磷在15 mg·kg-1左右、速效鉀在125 mg·kg-1時,有利于瀘縣農田產量的提升。建議瀘縣種植戶重視土壤酸化的治理,并合理提高奇峰鎮農田綜合肥力。
關鍵詞 稻田;土壤肥力;農田產量;四川省瀘縣
中圖分類號:S158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9.017
瀘縣是四川省瀘州市下轄縣,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年平均氣溫18.1 ℃,極端最高氣溫38.2 ℃,極端最低氣溫0.7 ℃,全年降水1 179.4 mm,全年日照時數950.3 h。境內地貌有低山深丘、中丘中窄谷、淺丘寬谷和河谷階地四種形態,分別占縣域總面積的7%、27%、60.5%和5.5%。瀘縣地勢東北高、西南低,轄區內土壤類型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黃壤四個土壤類型[1]。土壤是生態系統的基本要素,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物質條件之一,土壤與大氣、水域和生物環境之間不斷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土壤環境的惡化與污染會通過“土壤—植物(水體)—人體”的路徑,間接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危害。對土壤肥力與農田產量的關系研究較少。合理施肥是防止地力衰退和提高農田產量的有效措施。根據瀘縣的土壤肥力制定施肥方案,才能更好地促進當地農田產量的提高。為了響應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本研究通過廣泛調研采集瀘縣種植區水稻農田土壤樣品,對主要養分指標進行測定,并綜合評價土壤肥力狀況,使用灰度關聯度分析,評價土壤肥力對農田產量的影響,為區域土壤改良及精準施肥提供參考[2]。
1" 材料與方法
1.1" 土樣采集與處理
本次調研于2020年9月開展,調研區域包括百和鎮、潮河鎮、得勝鎮、方洞鎮等20個主要農業種植鄉鎮,區域內農田均屬水稻土。調研取樣點如表1所示。
本次每個點位采集土壤5份樣品,共計95份。采樣時,利用GPS定位,每個調研地塊采集0~20 cm土層的土壤樣品,避開施肥位置按照“S”型路線隨機選擇5點取樣,樣品混合后,用四分法取1 kg左右的樣品代表該地塊土壤[3]。所有樣品做好取樣標簽,帶回實驗室。土樣放在陰涼通風的樣品室風干,注意不要暴曬,不要放在陽光直射的地方,在半干時,用手將大土塊掰碎,撿去石子和碎草,晾干后,過20目篩,樣品量不少于1.1 kg。
1.2nbsp; 測定項目與方法
樣品采集完成后,依次進行樣品流轉、樣品加工和實驗室分析測試,土壤樣品分析測試指標包括常見的影響土壤肥力的各項理化指標。其中,pH值采用電位法(HJ 962-2018)測定,陽離子交換量采用分光光度法(HJ 889-2017)測定,質地采用密度計法(GB/T 50123-2019)測定,有機質采用重鉻酸鉀-硫酸溶液氧化法(NY/T 1121.6-2006)測定,堿解氮采用堿解-擴散法(LY/T 1228-2015)測定,有效磷采用鹽酸-硫酸浸提-鉬銻抗比色法(LY/T 1232- 2015)測定,速效鉀采用乙酸銨浸提-火焰光度法
(LY/T1234-2015)測定。測試結果均由具有CMA資質認定的檢測實驗室出具。
1.3" 土壤養分等級評價方法
農業種植土壤應具備常規土壤的外觀,有一定疏松度、無明顯可視雜物、常規土色、無明顯異味。依據“北京市土壤養分分等定級標準”對土壤肥力按養分指標進行分級評價(見表2)。
按照公式(1)計算每個評價地塊的土壤綜合肥力指數。
I=∑Fi·Wi (i=1,2,3,……,n) (1)
式中,I為地塊土壤綜合肥力指數,Fi為第i個指標評分值,Wi為第i個指標的權重。
采用I值計算結果,根據“北京市土壤養分分等定級標準”將土壤養分劃分為極高、高、中、低和極低5個等級(見表3)。
1.4" 灰色關聯度分析
將瀘縣土壤的5種土壤養分指標和農田產量作為一個灰色系統,應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法對土壤肥力對農田產量的影響進行綜合分析。
1)構建參考序列
以各指標的最優值構成理想的參考序列:
X0(k)={X0(1),X0(2),X0(3),…,X0(n)}" " " " "(2);以各指標的測定值構成比較序列:Xi(k)={Xi(1),Xi(2),Xi(3),…,Xi(n)}" " " " (3)。其中,k=1,2,3,…,n,n為測定指標數(此處為6),i=1,2,3,…,m,m為測定瀘縣不同農田土壤(此處為20)。
2)指標的無量綱化
將各指標的測定值轉化為評價值,用Xi'(k)
=Xi(k)/X0(k)" " (4)對原始測量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
3)計算關聯系數
求比較數列Xi與參考數列X0各對應點的絕對差值,△i(k)=|X0(k)-Xi(k)|" " " " (5);此處△i(k)為i的瀘縣土壤指標測定值Xi與理想值X0在第k個指標上的絕對差值。則理想數列X0和比較數列Xi在k點的關聯系數εi(k)為:
式中,min min|X0(k)-Xi(k)|為二級最小差;max max|X0(k)-Xi(k)|為二級最大差。
4)求灰色關聯度
小以1,2,3,…,m進行排序,關聯度越大則貢獻度越高;比較數列越接近參考數列,土壤具有越優等的肥力,反之則越差。
2" 結果與分析
2.1" 農田產量
農田產量也是表征土壤肥力狀況的重要指標。農田產量的不同會顯示土壤肥力的不同。從20個調查點位、100個土壤樣品分析來看,所調研的農田水稻每667 m2產量均達到了600 kg,其中[600~620) kg平均占比40%,[620~630) kg平均占比50%,>630 kg平均占比10%;調研表明,高產田主要分布于百和鎮(LX1)、天興鎮(LX14)。
2.2" 土壤養分等級評價
堿解氮含量能反映出短期內土壤的氮素供應情況和氮素釋放效率[3-4];有效磷是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磷的總稱,它反映了土壤中植物可利用磷的多少;鉀能促進植株莖稈健壯,改善果實品質,增強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實糖分和維生素C的含量,所以鉀對植物生長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植物所能利用的鉀是速效鉀,其含量是表征土壤鉀素供應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5-6];土壤有機質是土壤養分的主要來源,它能促進土壤結構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質,改變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增加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緩沖性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其中腐殖質還具有生理活性和絡合作用,能促進作物生長發育和消除土壤污染[7-9];土壤酸堿度也是直接影響土壤養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10-11]。
瀘縣農田有機質、堿解氮和速效鉀含量總體均偏高,而有效磷含量普遍偏低,土壤各項肥力指標的統計結果詳見表4。通過分析土壤綜合肥力指數評價結果(見表5)可知,有效磷含量明顯偏低是造成個別土壤肥力綜合指數較低的主要原因[12],總體而言本次調查農田土壤肥力處于中等水平。其中有效磷低于平均值的主要有LX1、LX3、LX4、LX9、LX10、LX11、LX14、LX15、LX17、LX19。對以上有效磷偏低的鄉鎮進行土壤肥力分析,結果列于表6。從圖1可見,奇峰鎮(LX11)的綜合肥力指數最低,只有46。
2.3" 土壤肥力對農田產量的影響
為了探明土壤肥力與農田產量之間的關系,將表7的土壤肥力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結果列于表8;將土壤肥力指標與農田產量數據進行灰色關聯度分析,結果列于表9。灰色關聯分析是多因素決策分析的一種簡便有效的實用方法,不需要較多的樣本數量和典型的規律,具有計算量小、簡便直觀、信息量大、分析結果可靠等優點[13]。分析結果顯示,瀘縣土壤肥力指標與農田產量的灰色關聯度為0.646~0.862。在土壤肥力各指標中對農田產量影響最大的是pH值(0.862),其后依次是有機質含量(0.827)、速效鉀含量(0.718)、有效磷含量(0.680)和堿解氮含量(0.646)。根據土壤肥力各指標的灰色關聯度數據,查找pH值、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鉀最高灰色關聯度系數,pH值關聯度最大的數值是 0.979,對應表7相關數據為6.1;有機質最高的關聯度為0.981,對應表7相關數據為21.1 g·kg-1;堿解氮最高的關聯度為1,對應表7相關數據為121 mg·kg-1;有效磷最高的關聯度為0.998,對應表7相關數據為15 mg·kg-1;速效鉀最高的關聯度為0.994,對應表7相關數據為125 mg·kg-1。表明在現有土地條件下,土壤中pH值在6.1左右,有機質在21.1 g·kg-1左右、堿解氮在121 mg·kg-1左右、有效磷在15 mg·kg-1左右、速效鉀在125 mg·kg-1時,有利于瀘縣農田產量的提升。
3" 小結
1)農田水稻產量均達到了600 kg/667 m2,其中[600~620) kg平均占比40%。
2)瀘縣土壤大多表現為酸性,少量表現為堿性;有機質、堿解氮、速效鉀含量總體較為豐富,有效磷含量較低。
3)土壤綜合肥力指數評價:有效磷含量明顯偏低,導致個別土壤肥力綜合指數較低;本次調查農田土壤肥力處于中等水平,奇峰鎮(LX11)的綜合肥力最低。
4)在現有土地條件下,土壤中pH值在6.1左右,有機質在21.1 g·kg-1左右、堿解氮在121 mg·kg-1左右、有效磷在15 mg·kg-1左右、速效鉀在125 mg·kg-1時,有利于瀘縣農田產量的提升。
5)瀘縣種植戶應重視土壤酸化的治理,合理施用氮磷鉀肥料,提高奇峰鎮農田綜合肥力。
參考文獻:
[1] 劉燕.瀘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的思考[J].四川農業科技,2019(11):78-80.
[2] 邱婷,張屹,肖姬玲,等.土壤酸化及酸性土壤改良技術研究進展[J].湖南農業科學,2016(10):114-117.
[3] WANG Z, CHEN W, FU Q, et al. Method of Soil Sampling Design Based on Priority Index[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18, 49(7): 244-251.
[4] 張江偉,李慧,柴曉甜,等.玉米深松分層施肥和小麥限水灌溉對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22,36(6):346-355.
[5] 孫寅虎,張光勇,杜浩,等.云南省菠蘿蜜主要種植園土壤肥力調查及評價[J].熱帶農業科學,2022,42(12):8-13.
[6] 湯超群,沈清標.永定區4種種植模式土壤肥力調查與評價[J].福建農業,2017(8):34-37.
[7] 劉學彤,鄭春蓮,曹薇,等.長期定位施肥對土壤有機質、不同形態氮含量及作物產量的影響[J].作物雜志,2021(4):130-135.
[8] 李娟,魏甲彬,楊寧.土地利用變化對土壤有機質影響的研究進展及展望[J].湖南生態科學學報,2022,9(3):106-111.
[9] 張效境,張剛.長春市中心城區道路綠地土壤肥力調查與評價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8,43(7):34-38.
[10] 陳俊石.土壤pH值對農作物前期營養生長的影響分析[J].現代農業,2020(8):42-44.
[11 HUANG Y, WANG Q, ZHU P, et al. Effects of Soil Ameliorator on Acid Soil[J].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4, 27(4): 1637-1640.
[12] 盧九斤,華明秀,盛海彥,等.磷肥用量對柴達木枸杞磷累積量及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響[J].西北農業學報,2022,31(4):457-467.
[13]" 王振南,張清平,陸姣云,等.基于灰色關聯度法的不同年齡紫花苜蓿草地土壤肥力評價[J].草業科學,2015,32(8):123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