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確保廣西柳州市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順利進行,并最終實現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穩定與良性發展,在總結近年來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構建成效的基礎上,探討了仍存在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監測平臺建設不足、標準化基地建設力度和農產品認證力度不足、運行經費不足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優化監測體系和構建數字化監測平臺、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和加強“三品一標”的認證力度、增加經費和拓展資金來源渠道等對策。
關鍵詞 農產品質量安全;現狀;對策;廣西柳州市柳江區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9.040
農產品質量安全直接關系到人們的日常飲食安全及身體健康,對保障社會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近年來,廣西柳州市柳江區持續構建和優化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但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不穩定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加強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研究,以促進柳江區的民生和社會發展。
1" 現狀
1.1" 農產品安全體系建設現狀
柳江區現有縣(區)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1個、鄉鎮農產品安全監測單位8個。其中,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站主要負責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日常監測,并對市場流通中的農產品農藥殘留進行不定時抽查,同時負責指導和管理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網絡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發布等。此外,拉堡鎮、進德鎮、成團鎮、百朋鎮、三都鎮、里高鎮、土博鎮、穿山鎮8個鄉鎮均有監測單位,主要負責鄉鎮農產品生產基地內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日常監測。目前,柳江區已實現農產品安全檢測單位鄉鎮覆蓋率100%,擁有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上崗證的檢測人員和職工共38人。
2022年,柳江區農業農村局為深入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出來”“管出來”和“四個最嚴”等重要批示精神,建立了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體系,全面推進全區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工作,推動基層治理能力提升。2022年5月,柳江區印發《2022年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示范鄉鎮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并重點在1個鎮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示范鎮創建工作,明確了鄉鎮監管網絡、網絡監管員、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的職責,提出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機構每年完成不少于240批次快速檢測任務的要求,以及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日常巡查每年不少于4次的目標,并推廣膠體金免疫快速檢測技術等新型檢測方法。2023年8月,柳江區召開了2023年上半年糧食安全生產暨農業農村工作調度會,提出要切實增強糧食安全的責任感,始終緊繃糧食安全這根弦,保障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
1.2" 農產品安全例行抽查情況
根據2021年柳江區農業農村局印發的《2021年柳州市柳江區種植業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風險監測)實施方案》,對柳江全區3 508個農產品樣本進行質量安全例行(風險)監測,僅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站檢測樣本就達1 588個,其余各鄉鎮監測單位均為240個;主要監測蔬菜品類為瓜果類、葉菜類、根莖類、豆類等;水果抽檢以當地產出品種為主,主要監測柑橘類、漿果類。自治區級定量檢測每個季度開展1次,市級定量檢測每個月開展1次,區、鎮每月1次[2]。
根據2021—2022年柳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結果,2021年柳江區進行了5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其中農產品只在第1、5期抽檢,合格率分別為94.16%、100%;2022年,柳江區進行了4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其中農產品只在第1、4期抽檢,合格率分別為86.96%,91.67%。
1.3"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的構建
早在2009年,柳江區便開始推行農產品生產記錄制度,通過實行“三統一”(統一登記、統一編號、統一印發)管理,逐漸規范柳江區農產品生產記錄,并實現33個品種生產記錄的建立,共收集整理
51 148份生產檔案,涵蓋當時柳江區56個村委151個自然屯8 823個農戶;統一編制農產品質量追溯條碼18 022條,實現一戶一品一編碼。同時,通過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數字化追溯平臺,為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溯源奠定基礎[3]。
2018年,柳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成立了柳江區農產品(種植業)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2021年,柳江區發展和改革局在《法治市場監管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中提出,要加強重點領域監管執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溯源體系。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科技的發展,柳江區還通過推動“互聯網+監管”系統的建設來實現遠程監管、移動監管。
1.4" 農產品承諾合格證制度的試行
在2023年春耕春種的季節,為持續推進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取得成效,柳江區農業農村局進一步強化重點農產品農藥殘留突出問題攻堅治理,并積極開展以豇豆等為重點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治理行動,通過市、區二級執法聯動的方式,分別對農藥經營環節、種植基地等進行排查,積極推進農產品承諾合格證制度和溯源信息采集。
根據《柳州市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施方案》,農產品承諾合格證制度試行品類主要包括蔬菜、水果、畜禽、禽蛋及養殖水產品,試行主體包括從事蔬菜、水果、畜禽、禽蛋、養殖水產品生產的農產品生產單位、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并鼓勵小農戶參與試行。合格證開具的依據包括承諾合格、抽檢合格和來源可查合格,并根據合格證的主體不同分為A、B、C三類。然而,目前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數字化追溯平臺的構建和農產品承諾合格證制度的推行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
1.5" 農業標準化生產模式的推進
近年來,柳江區為提升農產品品質,不斷強化和推進農業生產標準化。2022年,柳江區建設完成優質稻米產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水稻生產基地5個,并重點加強蔬菜產業結構調整,逐步形成特色化和規?;a。柳江區積極推廣“三避”(避雨、避寒、避曬)技術,推廣應用面積達0.67萬hm2;建立水果新技術新模式栽培試驗示范基地3個,包括在成團鎮魯比村建立的13.3 hm2葡萄標準化基地。2019—2022年,柳江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達0.56萬hm2,其中2022年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任務為0.13萬hm2。
柳江區積極開展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綠色認證等工作,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和名牌產品的創建。截至2021年底,柳江區獲得“三品一標”認證的農產品有20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17個,綠色農產品1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農產品2個(魯比葡萄、柳江蓮藕)[4]。隨著柳江區農業生產標準化的不斷推進及“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力度的加大,柳江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也在逐漸提升。
2" 存在的問題
2.1" 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監測平臺建設不足
從目前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構建體系來看,區、鄉鎮(基地)、村農產品安全監測體系框架已經基本形成。但目前柳江區尚未搭建完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數字化監測平臺,信息平臺建設也存在不足,信息共享、監測設備設施和技術的推廣應用受到限制。再加上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站監測農產品質量安全任務重,工作效率偏低,不利于柳江區農產品安全質量監測質量的提高。
2.2" 標準化基地建設力度和農產品認證力度不足
盡管近年來柳江區不斷加大標準化農業的建設力度,但從目前農產品標準化建設基地的情況來看,建設力度明顯不足。此外,標準化基地農產品種類單一,以魯比葡萄、柳江蓮藕為主。柳江區主要農產品種類眾多,包括葉菜類、根莖類、豆類等蔬菜及水果類等,種類單一的標準化基地不僅浪費了柳江區的農產品資源,還無法完全發揮其對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支持作用。
2021年,柳江區“三品一標”認證的農產品數量為20個,僅占柳州市(291個)的6.87%,無公害農產品僅占柳州市(123個)的13.82%,而綠色農產品認證不足柳州市(137個)的1%[5]。“三品一標”的認證力度不足、無公害農產品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不利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提升。
2.3" 運行經費不足
2023年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站部門預算收支總表顯示,事業運行支出預算為307.40萬元,其中商業支出和服務支出只有48.83萬元,不足事業運行總支出的16%。目前,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運行資金全部來自地區財政撥款,而不到50萬元的資金既要用于設備設施建設完善和維護、檢測技術升級、宣傳推廣、技術培訓等,還要用于支付檢測試劑、耗材等,資金明顯不足。運行資金不足的情況,嚴重影響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
3" 對策建議
3.1" 優化監測體系和構建數字化監測平臺
1)優化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重視各區域、鄉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單位與站點的建設,以及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設備設施的配置,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落實到基層,從源頭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測力度。2)加強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數字化監測平臺的建設和完善,通過建設數字化監測平臺,以方便各鄉鎮、基層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信息的實時上傳和更新,將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落實到小農戶中,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全覆蓋,全面提升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
3.2" 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和加大“三品一標”的認證力度
1)積極推進柳江區農業標準化生產和基地建設,根據不同的農產品種類,進一步擴大標準化農業基地的種類和范圍,利用“基地+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充分發揮基地、龍頭企業的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2)進一步加大柳江區“三品一標”農產品的認證力度,深度挖掘柳江區的特色農產品,通過綠色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方式,提升柳江區農產品的價值,實現農戶經營的提質增效,進一步擴大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種植范圍,提升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整體水平。
3.3" 增加經費和拓展資金來源渠道
1)通過積極與柳江區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農業及財政等相關部門的積極溝通,增加相關經費和投入資金,穩定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的人才隊伍,引進新型監測設備和先進監測技術,提高監測工作效率和監測結果的準確性。2)通過優化融資渠道,引進社會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技術企業,通過積極拓展融資渠道,解決運行資金不足的問題;此舉同時能夠引進先進的監測技術,從而確保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
4" 結語
近年來,柳江區持續構建優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但在實際的應用中,還存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合格率不穩定的情況。因此,要不斷優化柳江區監測體系和構建數字化監測平臺,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和加大“三品一標”的認證力度,增強綠色產品的影響力,增加經費和拓展資金來源渠道,確保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順利進行,并最終實現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穩定與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紅梅.淺析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及提升對策[J].現代農村科技,2022(7):2.
[2] 柳州市柳江區農業農村局.柳州市柳江區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2021年柳江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1-05-24)[2023-05-13].http://www.liujiang.gov.cn/dwxxgkpt/gbmxxgk/qnyncj/nyjbmwj/202107/t20210702_28598 07.shtml.
[3] 韋婷娟,韋啟光,鄭岸萍,等.柳江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和可追溯體系現狀[J].廣西農學報,2010,25(3):106-108.
[4] 韋萍,韋方智.鄉村振興背景下柳州市柳江區農業現代化發展思考[J].南方農業,2022,16(5):198-201.
[5] 柳州市農業農村局.柳州市農業農村局2021年工作總結和2022年工作計劃[EB/OL].(2022-02-23)[2023-05-13].http://www.liuzhou.gov.cn/zwgk/fdzdgknr/ghjh/ndgzjh/202202/t20220223_30180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