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細節護理在消化內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醫院2022年1月- 2023年1月收治的消化內科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原則,按照入院順序編號的奇偶類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細節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干預后,實施細節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2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4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14%,高于對照組的74.28%,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結論" 細節護理在消化內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可以提高治療效果,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 細節護理;消化內科;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5"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3)22--03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加,在日常生活中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的群體不斷增加,這也使得消化類疾病患者人數快速增長。細節護理是一種新的護理模式,它對護理工作人員的操作行為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必須根據有關護理制度認真的落實,突出服務目的和內涵。不僅要給患者創設舒適、安靜的住院環境,還要突出人性化的護理服務。在消化內科應用該護理模式,充分發揮好細節護理的積極作用,可以更好的滿足患者治療護理期間的各類需求,給予患者更加舒適化的治療護理體驗,有助于構建和諧護患關系,優化治療效果[1]。本研究通過臨床對比觀察,分析細節護理在消化內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醫院2022年1月- 2023年1月收治的消化內科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原則,按照按照入院順序編號的奇偶類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5例。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經過專業的臨床診斷與消化內科病的各項癥狀相符;②患者精神狀態良好,能夠正常的與醫護人員溝通交流;③患者除消化內科疾病外,沒有其他重大的疾病。排除標準:①存在有嚴重的臟器類或者是腫瘤類疾病、其他呼吸類疾病;②患者神志不清,難以準確自如表達自我訴求。
對照組患者中,男17例,女18例;年齡60~ 85歲,平均70.12±6.34歲;疾病類型:消化道出血13 例、消化性潰瘍10 例、消化道腫瘤12 例。觀察組患者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60~85歲,平均71.09±6.11歲;疾病類型:消化道出血15 例、消化性潰瘍10 例、消化道腫瘤1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對于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即在患者入院后,做好患者病情監測,遵醫囑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工作。在護理期間發現異常情況,要第一時間與主治醫生聯系,做好相應處理工作。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細節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成立細節管理小組:小組內有4~6名成員,其中包括1 名消化內科護士長以及2名資深護士,根據小組內各個成員能力水平的差異,為其安排護理工作,加強對護理細節的管控,明確各個崗位護理人員所應當承擔的職責。落實好護理人員的分工后,制定細節管理方案計劃,并著手實施,細節管理計劃的制定必須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患病情況進行制定優化,并及時的予以改進和優化。
(2)彈性排班:護理小組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各個護理環節工作量的差異,實施彈性排班制度,并對現有崗位職責進行完善,明確護理質量的標準要求等等,在護理工作實施期間不能僅僅知識滿足于患者實際要求,同時還需讓患者享受到舒適的護理服務,而彈性排班制度一方面可以降低護理人員的重復勞動率,另外一方面則可以有效的縮短各項檢查所需要花費的等候時間,使其感受到護理的舒適性,減少安全隱患的發生率。比如說,在節假日或者是雙休時,上班族休息,因此前往醫院就診的患者將會相應增加,所以在節假日或者是雙休時,可以適當的增加護士為患者服務,進而有效的防范安全隱患的發生。
(3)加強培訓:所有護士均應當熟練規范的掌握危重患者接診以及搶救的流程。消化內科護理工作實施期間,不可避免的會接收一些危重癥患者,這些患者的情況比較危急,在治療或者是轉移科室期間,必須要有護理人員全方位陪同,這樣才能有效的規避治療期間安全事故發生率,切實有效的保證患者的護理安全性。而要做好相關護理的細節管理,實際上對于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人員必須要熟練的掌握危重患者接診及搶救的流程,這樣才能及時有效的規避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在護理工作實施期間還需要加強培訓,借助有效的培訓,提升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得他們掌握相應的護理專業知識,明確作為一名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實施期間應當從那些方面著手,切實有效的保證患者的安全,優化護理質量。
(4)規范言行:在護理工作實施期間,護理人員將會面對各式各樣的患者,這些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文化水平、成長環境以及性格等各不相同。因此,在面對疾病時,患者的態度以及行為等往往也存在有巨大的差異。因此,在護理工作實施期間,護理人員還需要對自己的言行進行規范,爭取在護理工作實施期間,給予患者優質舒適的護理,針對不同類型的患者要學會運用不同的語言與之進行溝通和交流,讓患者在治療期間能夠感受到舒適的護理,減少護患之間的矛盾,優化護理質量效果,減少護理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5)優化服務:盡量為患者提供優質、便捷化的護理服務。消化內科患者經常會有一些突發情況出現,比如說,突然發生急性腹痛,此時情況通常比較緊急,護理人員必須要第一時間為患者提供服務。此外,還可以從消化內科基礎設施的配備方面著手,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防止安全隱患的發生。比如說,可以在科室內配備一定數量的微波爐,這樣患者在加熱食物時也更加便利。
1.3" 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患者的治療效果主要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3個等級。患者各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為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緩解為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任何緩解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觀察例數。
(2)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問卷表對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評估,分為很滿意、滿意和不滿意3個級別,總滿意度=(很滿意+滿意)例數/觀察例數。
1.4" 數據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護理干預后,實施細節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2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4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施細節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14%,高于對照組的74.28%,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2。
3" 討論
消化內科是醫療機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情況下,消化內科收治的患者多為年齡較高的患者,因此,在對患者進行有效治療的同時,予以合理、科學的護理干預方式,能有效將患者融入到疾病管理當中,提升患者的自身護理管理能力,同時使患者的康復速度得以提升,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2]。現階段,臨床將細節護理融入消化內科護理工作中,使得護理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取得了滿意的成效。
相較于傳統的護理模式來說,細節管理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從細節著手開展相應的護理工作。在護理期間,工作人員可以嚴格依據臨床護理服務工作的各項規定和標準、護理安全隱患發生的關鍵節點等制定階段內的護理目標,對護理工作實施期間的各項細節進行優化和完善。護理過程中患者能夠感受到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感受到自己是被看做獨立個體備受尊重,因此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配合度更高[3]。大部分的消化內科患者需要通過用藥控制病情,只有科學、合理用藥才能達到治療目的,細節護理對藥物類型、禁忌、適應證等進行了明確的說明,能夠防止患者用藥后出現不適反應,完全符合患者的就醫需求[4]。細節管理注重對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與提升,護理人員需要定期參加培訓,提升自己的護理知識儲備,以便能夠更好的解決護理中的問題[5]。細節管理注重以細節為抓手,以人為本,充分考慮患者在護理期間所需,護理質量得到了有效提升,有助于患者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細節護理在消化內科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可以提高治療效果,提高患者滿意度。
4" 參考文獻
[1] 呂軍. 細節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外醫療,2021,40(6):131-133,152.
[2] 岳雪琴. 細節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養生保健指南,2021(36):175-176.
[3] 劉云. 細節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系統醫學,2021,6(4):174-176.
[4] 段林利. 細節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飲食保健,2021(25):189.
[5] 馬敬. 細節護理在消化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健康必讀,2020(32):99.
[2023-06-09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