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李黎: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未來
2022年12月22日,在2022網易未來大會的創新力論壇上,網易傳媒CEO李黎表示,三年前,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核心技術名詞,對大眾來說還稍顯陌生。現在,已經和我們生活工作密不可分。數字經濟不僅加快了傳統行業轉型,促進了實體經濟相融相生,更引發了中國千行百業的全面升級。“而更深遠的影響,則是我們對數字經濟的真正認同,對科技決定未來的價值重估,更是一種尋找希望與可能的方向所在。”
面對未來,更加相信技術的力量。李黎指出,網易傳媒要以腳踏實地的姿態,瞄準3個數字技術應用創新的方向:加大對新技術研發和應用的投入,在創新嘗試中樂此不疲;始終保持著對精品內容的敏銳和超前洞悉,重視技術和優質內容的結合;大力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產業的虛實融合發展。
李黎提到,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未來。面對真正來臨的后疫情時代,面對未來,面對變化,我們重要的不是去定義,而是去創造。
據悉,2022年,網易傳媒作為國內第一家提供完整元宇宙營銷解決方案的互聯網公司,憑借我們的技術和內容優勢,率先進入元宇宙營銷賽道,完成了元宇宙生態布局與商業嘗試。而在北京網信辦、北京文物局等單位指導下,網易新聞以數字內容的開發應用賦能新文旅,創作發布了北京中軸線限量數字藏品,推動文旅品牌價值轉化。同時,網易文創為浙江云和縣制作的智慧文旅數字產品H5,入選2022年國家雙創周的主會場展示,助力云和文旅走向全國。
李婭云:以供應鏈思維推進綠色經濟發展是最高效方式
2022年12月13日,京東科技CEO李婭云表示:推動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要經歷節能提效、綠色替代、重構新的產業生態三個階段,這對供應鏈提出了新要求,只有推動供應鏈數字化、智能化,才能更好實現綠色發展目標。如果說減碳技術考慮的只是單一因素的話,數智供應鏈則是從產業鏈、供應鏈全局來思考綠色轉型。
李婭云表示,數智供應鏈是在京東19年轉型實踐中,反復驗證的一套數字化轉型方法論,旨在以供應鏈全流程的視角來看各個環節及全局綠色發展的問題,實現超復雜的高效協同,新能源融合,綠色產業生態融合等。
何俊杰:度營銷的獨家心法是“創新驅動增長”
2022年12月21日,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百度移動生態事業群組(MEG)總經理何俊杰在2022百度熱AI營銷峰會表示,百度營銷的獨家心法是“創新驅動增長”。何俊杰指出,百度移動生態是百度人工智能技術落地的“首站”,是AI技術規模最大的應用場景。而搜索是最大的人工智能項目,是發展最早、網民使用最廣泛的AI應用場景。受益于創新驅動,過去一年,百度搜索規模持續攀高,年同比實現了17%的增長,2022年9月,百度APP MAU達到6.34億,同比增長5%。
張闊:2023年外貿形勢將呈現U型反彈
2022年12月20日,阿里巴巴國際站總裁張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23年整體外貿形勢將走出一條“U型”反彈曲線,恢復需要時間,但一定會到來。近期歐美通脹率正從高位回落,海外庫存拐點也會在2023年出現。
張闊對此表示,海外需求將在2023年恢復,一般海外經濟學家認為2023年去庫存的周期在6、7月完畢。從外貿的角度看,中國商家在2023年3月前后就可以去準備下一波的供給,屆時在消費品領域會有恢復性采購。
王翔:不堅持原則就沒有未來
2022年12月14日,小米集團總裁王翔表示,小米知識產權體系在2013年之前處于起步階段,重心放在自有創新的保護上,其專利技術領域集中在手機硬件和MIUI,布局范圍主要在中國大陸,同時嘗試在美國、歐洲進行布局。2014至2019年期間,小米加速布局全球業務,從印度市場以及東南亞市場開始,逐步進入歐洲、拉美等多個市場。
也是從2014年小米加速出海業務開始,小米知識產權進入快車道,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兩千件,2015年及以后,年平均全球專利申請量接近六千件。
盧帥:支付是驅動全球貿易數字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2022年12月12日,2022首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下稱“數貿會”)上,PingPong聯合創始人盧帥表示,支付作為鏈接全球貿易的底層基礎和重要中樞,是驅動全球貿易數字化發展的重要因素。PingPong在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以及通達全球的金融合作網絡基礎上,通過支付鏈接起資金流、信息流、物流,搭建了包含跨境電商、全球企業、金融機構、服務商等伙伴在內的生態服務網絡,能為跨境商戶和出海企業帶來更高效的經營模式,并助其獲得可觀的增長價值。
陳明永:芯片這件事,一定要做好
2022年12月8日,OPPO宣布將在2022年未來科技大會上發布第二顆自研芯片。據悉,OPPO CEO陳明永內部講話中表示,芯片這件事,是我們抱定宗旨,一定要做的,也是一定要做好的。我們從未寄希望能有奇跡,正因為好的芯片很難做,我們更需要循序漸進、扎扎實實地向前走。
2021年OPPO未來科技大會上,OPPO發布了首顆自研芯片馬里亞納X。馬里亞納X采用DSA架構,通過自主創新的IP設計以及6nm先進制程,提升了手機在影像上的功能,并在OPPO Find X5系列和Reno8、Reno9系列商用。據悉,目前出貨已經超過千萬顆。
張東曉:實現“雙碳”戰略的關鍵在于優化能源結構
2022年12月22日,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東方理工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東曉在2022網易未來大會創新力論壇表示,能源安全是關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實現一次能源高效低成本開發,二次能源經濟安全運行,是維護能源安全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雙碳”戰略的核心在于優化能源結構,實現一次能源高效低成本開發和二次能源經濟安全運行。但可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提升并網難度,限制了其大規模應用,核心在于供需平衡與穩定功能,我們應該由總量平衡轉向實時平衡。
國 際 GLOBAL NEWS
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全球第二
2022年12月7日,中國信通院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2年)》指出,2021年,從規模看,美國數字經濟蟬聯世界第一,規模達15.3萬億美元,中國位居第二,規模為7.1萬億美元。從占比看,德國、英國、美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均超過65%。從增速看,全球主要國家數字經濟高速增長,挪威數字經濟同比增長34.4%,位居全球第一。
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全球貿易更新》報告
2022年12月13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布的《全球貿易更新》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貿易額將達到約32萬億美元的創紀錄水平。貨物貿易總額預計將達到近25萬億美元,比2021年增長約10%;服務貿易總額預計將達到近7萬億美元,比2021年增長約15%。貿發會議預計,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貨物和服務的貿易額都將下降。
聯合國報告:亞太地區服務進出口均超過全球平均水平
近期,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發布《2022/2023年亞太地區貿易投資趨勢》的報告指出,2022年亞太地區的服務出口和進口預計將分別增長8.7%和9.8%,均超過全球平均水平。主要得益于旅游業、信息和通信技術服務需求以及交通運輸限制的緩解。據預測,2023年亞太地區服務出口和進口的增速會略低于2022年,分別為7.5%和5%。
OCED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進一步放緩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經合組織”,OECD)在最新發布的經濟展望中表示,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不會陷入衰退,但因197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能源危機,經濟增速將大幅放緩,其中歐洲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應對通脹應是決策者們的首要任務。OECD預計,2023和2024年將分別增長2.2%和2.7%。“我們預計不會出現經濟衰退,但肯定會有一段明顯疲軟的時期,”經合組織秘書長科爾曼(Mathias Cormann)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全球經濟放緩對各個經濟體的影響并不相同,隨著烏克蘭局勢沖擊商業活動并推動能源價格飆升,歐洲將首當其沖。此外,該機構預計,歐元區19個國家的經濟在2023年放緩至0.5%,并在2024年恢復增長1.4%,略高于9月時的預測。在2022年9月發布的經濟展望中,經合組織預計歐元區2023年將增0.3%。
美國貿易逆差額連續兩個月擴大
2022年12月6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受出口疲軟影響,10月美國商品和服務貿易逆差額環比上漲5.4%至782億美元,為連續兩個月擴大。具體來看,10月美國商品貿易逆差額環比增加61億美元至996億美元。其中,商品出口額減少37億美元至1760億美元,工業用品和材料、消費品等出口額均環比下滑。商品進口額則增加24億美元至2756億美元。10月,美國服務貿易順差額增加21億美元至214億美元。
日本支持商家引進無現金支付系統
2022年12月5日,日本國會通過2022年度第二次補充預算案,專門列出部分預算用于支持商家引進無現金支付系統。日本經濟產業省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無現金支付比率從2015年的18%增至2021年的32.5%。日本電通公司分析稱,疫情防控期間,無現金支付方便、快捷、安全的優勢愈加凸顯。由于非接觸式支付終端日益普及和民眾使用意向增強,日本無現金支付比例將進一步增加。
摩根士丹利上調對中國2023年經濟展望
2022年12月14日,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摩根士丹利上調了對中國2023年經濟的展望,該公司預測,中國經濟活動的反彈將比預期更早、更劇烈。摩根士丹利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公司將202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預測從之前的5%上調至5.4%。摩根士丹利發布的《2023全球宏觀經濟展望》報告稱,公司曾預計中國經濟活動將從2023年第二季度末開始反彈,但現在認為,2023年3月初,中國經濟的流動性就將得到改善,從第二季度開始,流動性將“更快、更急劇地上升”。報道認為,中國政府對防疫政策的調整以及對經濟增長優先考慮的轉向,是摩根士丹利上調中國經濟前景的兩大原因。
韓國數字資產基本法案預計將于2023年出臺
韓國政府部門目前正在起草《數字資產基本法》。該法案由目前提交給韓國國會的13個加密立法提案組成,將嚴懲涉及加密資產的詐騙與非法交易,降低加密貨幣投資風險,《數字資產基本法》(Digital Asset Basic Act),預計將于2023年敲定。未來隨著《數字資產基本法》的出臺,韓國將實施更詳盡的投資者保護措施。不僅是韓國,全世界范圍更具針對性地保護虛擬資產投資者的法律法規將陸續出臺。
國 內 DOMESTIC NEWS
商務部:2022年前10月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同比增17.2%
2022年1-10月,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增長。服務進出口總額49185.5億元,同比增長17.2%;其中服務出口23581.5億元,增長18.1%;進口25604億元,增長16.4%;逆差為2022.6億元。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穩定增長;二是旅行服務進出口繼續恢復。
中國與阿聯酋金融合作持續深化
阿聯酋中央銀行近日宣布,已與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在內的多家機構完成了一項大規模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交易試點。阿聯酋中央銀行表示,這個名為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的項目證明,使用央行資金進行跨境貨幣結算更快、更經濟、更安全,將對區域和國際貿易以及參與實體產生積極影響。目前,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已在阿聯酋設立7家分支機構,利用當地金融平臺發行人民幣和美元債券,并為中資和當地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其中,中國銀行在中東北非地區銀團貸款市場表現突出,多次牽頭綠色能源、海水淡化、節能減排等共建“一帶一路”項目的融資。
中國貿促會多措并舉助中國企業出海拓商機
2022年12月15日,記者從中國貿促會了解到,應出國展覽行業和外貿企業需求,中國貿促會及時推出恢復出國經貿展覽的針對性舉措,已完成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期間的15個出國經貿展覽項目試點審批。據介紹,從已實施的6個出國經貿展覽試點項目看,企業反饋參展收獲頗豐。以亞洲紡織成衣展為例,超過九成參展企業達成意向成交,每家企業平均結識有效客戶超過50個,其中新客戶高達60%。
2022年前11個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20.4%
2022年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前11個月,東盟為我第一大貿易伙伴,我與東盟貿易總值為5.89萬億元,增長15.5%,占我外貿總值的15.4%。其中,對東盟出口3.42萬億元,增長22.2%;自東盟進口2.47萬億元,增長7.4%;對東盟貿易順差9541.4億元,擴大90.4%。
歐盟為我第二大貿易伙伴,我與歐盟貿易總值為5.17萬億元,增長7%,占13.5%。其中,對歐盟出口3.44萬億元,增長14.3%;自歐盟進口1.73萬億元,下降5%;對歐盟貿易順差1.71萬億元,擴大44%。
威海5處省級集聚示范區服務業營收539.3億元
2022年以來,威海市將各類服務業項目有效集中、集聚成區,以\"區域經濟\"推動全市服務業發展。2022年前三季度數據顯示,威海市5處省級集聚示范區服務業營業收入達到539.3億元,入駐企業總計超過1.15萬家。近年來,現代服務業對于經濟推動效應越來越明顯。2022年前三季度,威海市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已達到63.5%,全市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增速為4.3%,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4個百分點,保持穩中有進的發展勢頭。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舉辦
2022年12月21日-22日舉行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共達成合作項目853個,投資總額達2.5萬億元。其中,大會遴選出的48個現場簽約重大項目總投資金額超過1800億元。從參會企業看,共有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家跨國企業,包括埃克森美孚、巴斯夫、強生、沙特阿美、西門子能源、亞馬遜、松下、沃爾瑪、寶潔、現代汽車、日立、樂金顯示、三菱商事、三菱電機、矢崎等世界知名企業,還有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美的、格力、正威、中廣核、TCL、立白、科大訊飛、溫氏等國內行業龍頭企業。
海南省征集百家服務貿易市場主體
2022年12月7日,海南省商務廳近發布通知,面向全國公開征集約100家服務貿易市場主體,合作開展海南自貿港制度創新調研。據悉,本次征集面向全國范圍內符合條件的文化體育和娛樂服務、國際運輸服務、數字內容服務、數字技術服務、金融服務、新型國際貿易、專業服務、醫療服務、教育服務等領域的服務貿易市場主體,其中數字內容服務、數字技術服務、新型國際貿易、醫療服務等4個領域分別約15家,其余5個領域分別約8家。
江蘇省常熟高新區成功獲批2022年省級服務貿易基地
2022年12月7日,江蘇省商務廳發布了《省商務廳關于公布第三批省級服務貿易基地和重點企業遴選結果的通知》,常熟高新區成功獲批2022年省級服務貿易基地。近年來,常熟市依托現有產業基礎,重點加強數字貿易、研發設計、知識產權、維護和維修服務等新興領域拓展,強化國際物流、旅游文化等傳統行業發展,打開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進一步推動服務貿易產業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