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古稱彭城,地處江蘇北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是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也是區內經濟規模最大、實力最強、首位度最高的城市。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經過多年的轉型,徐州已實現脫胎換骨的變化。產業發展更是呈現“一峰高聳群峰秀”的磅礴氣勢。
其中,工程機械獲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成為全國綜合規模最大、品種覆蓋面最廣、產業集中度最高的城市,中國工程機械之都地位不斷鞏固;數字經濟、綠色低碳能源、安全應急等產業加快壯大,產業發展進入轉型升級、擴量提質的快車道。
服務外包產業作為現代高端服務業態,信息技術密集、附加值高、成長性好,在對外貿易和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不斷攀升。自2017年舉辦首屆中國(徐州)國際服務外包合作大會以來,徐州堅持把發展服務外包產業擺在重要位置,作為引領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形成了以工業互聯網服務、安全科技服務、工程技術服務、軟件研發和IC設計服務、醫療研發服務等為特色的服務外包產業體系,并成功躋身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
在政府的持續推動和支持下,徐州服務外包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呈現出跨越發展的爆發態勢。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徐州新增服務外包企業251家,新增從業人員1.04萬人,執行總額和離岸執行額分別完成66.14億美元和13.22億美元,同比增長7.22%和10.46%。今年前三季度,徐州實現服務外包合同總額68.72億美元,其中離岸合同金額15億美元,執行總額51.55億美元,同比增長5.06%,其中離岸執行金額10.63億美元,同比增長10.18%。服務外包產業規模穩居淮海經濟區首位。
徐州的優勢和底氣
一是區位優勢明顯、樞紐功能全面增強。作為全國首批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徐州積極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綜合立體交通網,快捷聯結各大主要經濟板塊。鐵路對外大通道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初步形成放射狀路網,高架快速路成環成網,干支相連航道網基本形成,觀音機場規模居淮海經濟區首位,軌道交通三線并網運行、另有三線在建,先后獲批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國家物流標準化試點城市,淮徐連三市正共同推進國家綜合貨運樞紐建設,加快從交通樞紐轉變為物流樞紐。
二是各類平臺齊全、功能配套持續完善。近年來,徐州致力于打造各類型多層次的平臺載體,擁有1個國家級經開區、11個省級經開區、13個省級以上特色園區,建有淮海科技城、科技創新谷、潘安湖科教創新區、產業研究院,共有省級以上科研平臺238家,產業承載能力和配套服務能力大幅提升。擁有中國礦大、江蘇師大、徐州醫科大等12所高等院校和31所獨立科研院所,高校數量在省內僅次于南京、居全國地級市前列,在校大學生20萬人,具備高密度科教資源,有底氣打造新質生產力。
三是營商環境優良、科創能力不斷提升。徐州堅持一體推進機關作風和營商環境建設,創新構建特色評價體系,以鮮明的問題導向抓好專項整治,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提升城市最核心的競爭力。特別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動能加快成長,高分通過國家創新型城市驗收,“科創中國”試點城市綜合排名全國前十,徐州科創圈成為江蘇三大科創圈之一,有實力打造產業技術創新策源地。當前,徐州正加快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打造科創平臺建設新高地、科技資源集聚地、區域創新生態最優地、淮海人才創新賦能先行區,這將為滿足企業人才技術需求提供源源不斷的“徐州供給”。
徐州的探索和成果
當前,優質服務外包企業正在徐州蓬勃發展,展現出集聚集群的向上趨勢。思愛普、貝塔斯曼、富士通、華為、軟通動力、中科曙光等一批服務外包龍頭企業落戶徐州,為徐州服務外包產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徐州還培育出了徐工漢云、云意電氣、精創電氣等一批具有行業競爭力的本土企業,它們成為徐州服務外包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和源泉。目前,徐州擁有服務外包企業近3600家,從業人員超17萬人。
徐州高度重視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將其明確為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推進雙向開放、引領現代高端服務業集聚發展的重要抓手。為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速壯大,徐州出臺了《“十三五”和“十四五”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制定了較為完善的產業扶持政策,著力打造全國一流的營商環境,扶持服務外包產業發展。
為推動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徐州積極申請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全市促進服務外包發展領導小組,形成協調推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整體合力。徐州還將服務外包列入全市重點工作考核和開放型經濟工作考核,把高水平建設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印發了《徐州市建設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實施方案》,為全市服務外包產業高質量發展明確方向。
此外,徐州還印發了《徐州市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進一步推進制造業服務化,加快數字化轉型。為突出產業集聚和創新發展,徐州還持續完善平臺載體,努力構筑起要素集聚的磁場優勢。目前,徐州已建成5家省級服務外包示范區、3家省級服務貿易基地、13家市級服務外包示范區,實現了各板塊服務外包(服務貿易)示范區全覆蓋,為公共培訓、眾包、知識產權等提供了一系列專業平臺,為各類項目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生態和完善的要素保障。
為幫助轄區服務外包企業成長,徐州主動對接兩個市場,積極組織服務外包企業參加各類國內外展會,尋找市場機會和拓展渠道的可能。以2022年為例,雖然新冠疫情對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嚴重阻礙,但徐州克服困難,先后組織近百家服務外包企業參加在京舉辦的服貿會和江蘇省商務廳舉辦的“蘇新服務,智惠全球”線上對接洽談會等。特別是線上舉辦了“2022中國(徐州)國際服務外包合作大會暨服務外包百強企業對接會”,簽約了27個總額18.5億元的投資項目,有力支持了企業的發展。
全力打造服務外包“金招牌”
習近平主席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致辭時指出,中國愿同各國各方一道,以服務開放推動包容發展,以服務合作促進聯動融通,以服務創新培育發展動能,以服務共享創造美好未來,攜手推動世界經濟走上持續復蘇軌道。徐州將牢牢把握當前的發展機遇,不斷招引優質企業、做大產業規模、拓展接包領域,全力推動徐州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一是全力打造服務外包“金招牌”。以建設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為引領,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大力引進國際知名企業或其研發機構,鼓勵優質本土企業聚焦細分領域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持續擴大服務外包產業規模,加快建設成為蘇北服務外包交付中心、淮海經濟區服務外包首位城市、長三角北翼服務外包新高地,不斷提升徐州服務外包產業競爭力和影響力。
二是主動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立足徐州“343”創新產業集群,順應產業和市場發展趨勢,聚焦“兩化”融合,持續做大工業互聯網服務、軟件研發和IC設計服務、工程技術服務等3大優勢領域,不斷做強安全科技服務、醫藥研發服務、供應鏈管理服務等3大特色領域,積極發展人工智能服務、電商平臺和營銷服務、檢驗檢測服務等3大潛力領域,推動我市服務外包產業向更高水平、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發展。
三是積極打造優質服務“好生態”。緊扣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所需,加快建立與北京、上海、蘇南等領先地區服務外包產業協同合作機制,加強復合型人才招引和培育,持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立多層次、市場化產業投資融資機制,推動服務外包產業加速在徐州集聚發展壯大。
發展是永恒的主題,雙贏是共同的愿望。徐州將通過熱情、及時、周到的服務,讓每一個來徐州投資的企業、每一位來徐州發展的客商,都能夠在時代發展的大潮中把握機遇、贏得成功。衷心希望廣大企業家朋友信任徐州、選擇徐州、落戶徐州,扎根徐州這片投資熱土,盡情施展創新創業才能,開創事業發展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