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宇坤
經顱多普勒超聲(TCD)主要通過超聲多普勒效應對顱內動脈血流生理參數及動力學進行檢查。當前在腦梗死、腦血管痙攣、腦血管阻塞、血管煙霧病等疾病診斷中得到廣泛運用。其對血管再通、腦側支循環、腦血管自動調節功能可以進行有效評價,對顱內壓可以實施準確測定。TCD具有安全無創、簡單易行、可進行床旁檢查等系列優勢,可依據頻譜改變以及血流速度,針對顱內高壓患者腦血流變化展開動態評估以及監測。本文主要就TCD及其應用現狀予以分析,為其應用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提供依據。
近年來,TCD在腦血流動力學異常評估中具有顯著應用價值,尤其在微栓子監測、術中腦血流監測以及重癥監測方面價值顯著。其應用范圍主要包括顱內動脈狹窄、頸動脈狹窄以及閉塞等系列疾病的診斷。此外,TCD在氣血綜合征、腦血管畸形、血流動力學評估等方面運用廣泛,對腦死亡以及顱內壓增高可以有效評估,對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腦發生腦血管痙攣患者可以有效展開動態監測,還能對相關腦血管病變微栓子信號、腦血流實施監測。但就我國TCD技術發展水平加以分析,對于不同操作者、醫院以及地區表現出顯著的差異性,對此系列問題展開分析意義顯著。TCD工作人員表現出培訓不規范以及資質較差的現象,其一主要體現在操作人員資質方面,TCD診斷技術人員資質尚未獲得統一認定標準,相關技術人員的操作水平參差不齊,表現出較差的可持續性及穩定性,從而對系列病變診斷的準確性產生直接影響;此外如未展開科學系統培訓操作,則無法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進一步導致其整體工作水平降低。其二體現在技術培訓方面,對于TCD診斷而言,其工作要求較高,對此要求操作人員在具備醫療職業執照基礎上,還需要具有超聲儀器上崗證以及影像醫學執業執照。在醫療衛生事業獲得快速發展環境下,對醫療工作方面提出系列規范化以及系統化要求,但當前在TCD專業技術培訓方面表現出非規范化的特點,從而對診斷水準的提高產生直接影響,影響臨床應用可靠性,從而阻礙TCD技術的快速發展。其一,在檢測標準方面缺乏統一性,于1982年TCD技術開始應用以來,在統一檢測標準方面有所缺乏,直至2007年,TCD操作指南標準出臺,使技術操作標準獲得了統一,對TCD技術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標準中對TCD技術的應用完整性有所強調,并且就顱內外各血管判斷方法以及探查方法進行講述,對于TCD的具體操作進行明確規劃。其二,國內對操作標準進行統一的價值所在,通過對TCD操作標準實施統一,可奠定操作技術規范化的基礎,對規范化操作標準推廣可以發揮明顯的促進作用。其三,對專業技術實施規范化的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腦血管疾病發生率以及病死率明顯上升,對于此類疾病做到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表現出顯著臨床價值。TCD憑借價格低廉、無創傷性以及可重復應用等系列優勢,使其在臨床上的應用率顯著提高。但由于業務培訓不規范以及操作技術不規范等系列因素的影響,使TCD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受到直接影響。從而導致不同操作者及不同醫院之間在TCD檢測結果方面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造成了臨床醫生的不信任感以及誤解,導致此項技術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因此在TCD技術發展方面,對檢測技術的規范性做出保證,受到了醫院以及社會的充分重視。
《簡明經顱多普勒超聲診斷》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主編為趙洪芹和李宏。本書主要采用典型圖片以及簡潔語言對TCD的臨床應用加以講述。全書主要包括15章,上篇主要就TCD的應用基礎予以說明,主要包括TCD檢測方法、顱內外血管識別、具體操作技術、顱內動脈狹窄或者閉塞TCD診斷、檢測結果分析、頸內動脈狹窄或者閉塞TCD診斷、頸總動脈嚴重狹窄或者閉塞TCD診斷以及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TCD診斷;下篇主要就TCD臨床應用予以闡述,主要包括腦底異常血管網病、腦血流微栓子監測、大動脈炎、腦動靜脈畸形、TCD與腦血管反應性、卵圓孔未閉、超聲助溶等系列內容,可確保閱讀者獲得有效學習和參考。本研究同《簡明經顱多普勒超聲診斷》結合,就TCD及其應用現狀予以分析,為TCD應用有效性以及合理性提供理論依據。
近年來,在諸多疾病診斷和治療過程中,TCD技術獲得廣泛應用。但由于不同操作者、不同病理狀態以及不同生理狀態,導致TCD檢測結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對此需要通過不斷研究加以改進,確保TCD的應用優勢充分發揮。針對TCD技術人員展開系統化以及規范化的嚴格培訓,提升其個人技術資質,積極做好技術培訓工作,嚴格依據國際標準規范展開系統研究,對操作的統一性以及規范性做出充分保障,確保TCD應用優勢獲得充分發揮。
綜上所述,充分保證臨床醫療領域中TCD技術應用的準確性及可靠性,對TCD檢測結果以及操作技術實施系統化以及標準化分析,具有顯著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