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楊新明,張瑛
加速康復外科(ERAS)是指在外科圍手術期采用遵循醫學循證依據的一系列優化措施,以減輕患者心理和生理創傷應激反應,從而減少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再入院及死亡風險,減少醫療費用。ERAS理念著眼整個圍手術期,強調多學科協作干預,由外科醫生、麻醉師、護士和理療師共同合作,應用循證醫學證據和方法,在圍手術期融入術前宣教、營養管理、疼痛控制和術后康復等措施,減少或阻斷患者應激反應,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從而加速術后康復進程。
骨科患者不僅要遭受疼痛,還要忍受很多不適感,且隨著患病時間延長,不適感會逐漸增強。此類患者圍手術期會出現很多護理問題,故如何促進其術后快速康復已成為臨床工作重點。傳統骨科護理過于流程化,缺少人性化護理,無法滿足患者需求,對后期康復幫助有限。基于ERAS理念護理模式針對性強、護理全面、科學系統貫穿整個治療過程,可使患者擁有優質高效護理體驗。
《骨科加速康復護理實踐》于2022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作者寧寧、陳佳麗和李玲利,分為三篇17章。第一篇主要概述ERAS起源、發展及內涵;第二篇圍繞骨科加速康復中的營養管理、血栓防控、疼痛管理、心理護理、睡眠管理等重點環節具體介紹骨科ERAS理念圍手術期護理實踐;第三篇主要介紹了骨科護理管理中的創新與拓展。本書基于最新循證醫學理論證據,結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骨科近10年的加速康復臨床實踐經驗,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通過闡述具體實踐流程與步驟,采取多層次、多維度、優化的圍手術期護理措施,以期降低骨科患者應激反應、縮短康復時間、提高診療效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另外,本書層次清晰、內容翔實、實用性強,可作為骨科護士在加速康復臨床實踐中的參考用書,也可供相關領域從業人員參考。
本文結合《骨科加速康復護理實踐》中關于骨科加速康復護理中的重點環節進行系統分析,以優化護理服務內容,提高骨科患者生活質量,以下簡要介紹ERAS理念在骨科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
1 ERAS理念在骨科患者圍手術期的營養管理。風險篩查:術前根據疾病、營養狀況及年齡因素對骨科患者進行動態營養風險篩查及綜合評定。營養管理:術前調整血漿白蛋白≥35 g/L,低蛋白血癥者需尋找原發疾病并盡早處理;有營養風險或營養不良者,可根據情況制訂營養支持計劃和治療;術前給予針對性、合理化營養支持,增加能量及營養素補充,保證圍手術期營養儲備,以提高患者手術耐受及加強患者術后機體修復,同時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2 ERAS理念在骨科患者圍手術期的疼痛管理。骨折患者受傷到創傷愈合過程中始終伴隨疼痛,若疼痛得不到緩解,會對康復鍛煉和康復時間等有顯著影響。合理、有效鎮痛管理可明顯緩解骨科患者圍手術期疼痛,臨床可采用疼痛評估及多模式聯合超前鎮痛法相結合的方式,將疼痛評估貫穿圍手術期,根據患者疼痛主訴評估并記錄疼痛發生時間、位置、程度及消退時間,并及時告知醫生,以配合處理;采用多模式聯合超前鎮痛法,必要時遵醫囑使用止疼藥物,以減輕疼痛,并實時評估疼痛程度,及時調整鎮痛方案。
規范化疼痛管理要貫穿手術全程,可通過術前宣教、合適手術及麻醉方式、有效疼痛評估、個性化鎮痛方案、特殊人群重點關注、醫護團隊加強警惕與協作等規范化流程,并結合患者情況精準控制疼痛,以達到減少術后并發癥、縮短平均住院時間、促進患者術后快速康復等目的。
3 ERAS理念在骨科患者圍手術期的康復訓練。康復訓練需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制訂個性化專業性方案,以更好地幫助患者肢體功能康復。康復訓練重點在規范患者訓練行為,從被動訓練向主動訓練逐漸過渡,增加患者訓練知識儲備,提高患者術后訓練主觀能動性,與ERAS理念相輔相成,具有協同作用。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康復訓練方案干預,促使訓練路徑更為個體化、時序性,并將功能訓練細分、具體化,可達到定時、定量訓練目標。根據患者康復期間各時間段護理需求及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訓練方案調整,從而更好地幫助患者身體和精神狀態調整,恢復功能性。另外,術后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以改善不良情緒,減少并發癥發生。
綜上所述,ERAS理念是一種包括外科、麻醉、營養和護理等多學科優化路徑的圍手術期管理理念,貫穿手術治療始終,可采取針對性、合理化營養支持計劃與疼痛管理方案,制訂詳細康復訓練計劃,臨床效果顯著,可明顯減輕患者應激反應,并縮短手術和術后康復時間,減少并發癥發生,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