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忠 郭春燕
(忻州師范學院生物系,山西忻州 034000)
普通動物學是全國綜合性大學、師范院校生命科學相關專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同時也是其他高等院校農業、林業、醫學等相關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該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普通動物學是其他多門專業課程的基礎,且關系密切。一方面,普通動物學與人體解剖和生理學、組織學等課程關系密切;另一方面,普通動物學又是動物生理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高年級專業課的基礎課程。第二,普通動物學是生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與中小學生物課程緊密銜接,尤其作為師范類院校,培養優秀的中小學生物教師是其重要的人才培養目標之一,普通動物學的重要性尤為顯著。第三,動物學專業是學生深造時重要的方向和選擇。動物學作為生物學一級學科中一個重要的二級學科,是絕大多數高校開設和招生專業(方向)之一,而普通動物學則是其重要的考核課程。
現階段,普通動物學的高校課堂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影響授課及教學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2個方面:一方面,在教學模式上,目前多數高等院校的普通動物學課程仍然是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老師課堂講授,學生被動聽講。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雖然能夠面對面教學,教師能夠通過觀察隨時了解學生狀態,有利于教師把握課堂講授難度和進度,但長期的“滿堂灌”式上課方式容易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低、主動性差、學習效果差等問題。學生聽課被動,在課堂上的思考時間少,逐漸產生依賴性,主觀能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甚至產生不愿聽、不想聽的負面情緒。另一方面,在教學內容上,普通動物學內容繁雜,知識點、概念等較為分散,系統性不太強。普通動物學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側重于講授各類動物群的形態結構以及各門類動物的主要特征、代表種類等基本知識點。課堂教學較為枯燥;實驗教學強調驗證理論,傳統實驗多,應用性實驗較少,學生缺乏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且創新能力不足。
相較于傳統線下教學模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是將優質的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與線下面對面課堂教學相融合的一種混合式教學模式,是繼MOOC之后的一種典型課程范式,是對教學模式的重構與創新[1]。SPOC在線課程是將自建、購買的優質在線課程資源(視頻、幻燈片、測試、在線討論等)應用到小規模的實體校園注冊學生的一種混合課程教育。該模式的準入條件限制、小規模授課、學生全程參與的特點,又被稱為MOOC的繼承、完善和超越[2-3]。通過將大規模開放型的MOOC課程轉化為小規模限制性的SPOC課程,達到知識內化的目的,能深度吸引學生參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溝通交流等能力的培養具有積極作用[4-5]。
在此背景下,結合疫情期間的在線教學經驗,基于SPOC的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教學模式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方式之一。
2018年至今,忻州師范學院普通動物學教學團隊將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于日常教學中,選用超星學習通、對分易和中國大學MOOC等作為線上教學平臺,特別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所有教學班級的普通動物學課程都采用SPOC教學模式。
學期開始時,教師將教學大綱、進度表、教學計劃和教學安排等上傳至超星學習通資料空間。每周上課之前,教師提前一周將每節課教學內容錄制成教學視頻,上傳至相應的章節目錄中,并補充教學需要的相關資料,設置課程開放時間、教學簽到考核和討論,普通動物學每周的課程開放時間未嚴格按照課程表時間設置,開放時間有所延長(延長3~5 d),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計劃及所在地網絡情況靈活地安排學習時間,有效避免了網絡擁堵等問題,基本上可排除疫情居家期間可能會干擾學習的不確定因素;過程性考核主要通過超星學習通和對分易平臺在線布置,學生可選擇在線答題,也可在作業本上寫完后拍照上傳,作業批改在線上進行,系統會統計每次作業的分數情況;線下除2020學年因疫情原因學生采用超星學習通、釘釘、QQ群等在線視頻教學方式外,其余學期按照課程表安排在教室進行授課;另外,每周安排1~2次針對線上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答疑、課后習題解答、作業評價和學生反饋等,以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本周教學過程中所學的知識點;學生也可通過多種方式和老師進行日常交流,任課教師始終保持動態的學情跟蹤;期末考試采用線下閉卷考試方式進行,結合線上單元測試題、討論、考勤等計算平時成績,按照教學大綱要求的比例(平時成績20%、考試卷面成績80%)計算出最終成績。
該研究針對自2018年以來普通動物學課程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對線上線下教學方法的喜好度、優劣勢、學習效果等方面。此次調查共收回有效調查問卷274份,調查問卷結果如下: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67.66%的學生更喜歡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其次是更喜歡全部采用線下課堂教學,占比27.96%;更喜歡全部采用線上教學占比最低,僅有4.38%。
就學習效果來講,49.28%的學生認為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學習效果較好,31.75%的學生認為相對于其他教學模式,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學習效果好得多;17.15%的學生認為學習效果一般,和傳統教學模式相差無幾;只有1.82%的學生認為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學習效果不及傳統教學模式。總的來說,認可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學生占大多數。
從期末成績看,采用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班級及格率及高分學生比例較傳統線下教學班級有明顯提升,特別是高分學生比例。2019—2021年,期末成績為優秀(90分以上,滿分100分)的學生比例比傳統線下教學班級平均高出6.40個百分點。從一些需要發散性思維和較強分析問題能力的考題答卷情況看,采用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班級有更廣的知識面,掌握的知識點更加靈活,處理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明顯優于線下傳統教學班級,使得這一類考題成為采用不同教學模式的教學班級區分度較高的考題。
從學生的滿意度看,采用基于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班級,普通動物學課程明顯更受學生歡迎。2019—2021學年的評教結果顯示,采用基于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班級的學生對普通動物學課程的評價為“非常滿意”的占比平均為
98.46%。
通過統計調查問卷的詞頻,得到以下結果:①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使內容更加豐富多樣,較傳統線下教學模式更加全面,特別是一些課程相關學習視頻等,有效地促進了知識點的吸收;學習時間可以自己把握,只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即可,較為方便快捷,大部分課程還可以反復觀看學習,自由調整播放速度,更好地做筆記,避免漏掉重要的知識點,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直至知識點被完全接受,可以達到比傳統教學更好的效果;②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受空間的局限,教學資源也更加豐富,知識點更明確,教學資料進一步擴充,擺脫了傳統課堂的時間和空間限制;③學生配合度高,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反饋機制,學生可以更加靈活、真實地反饋教學效果,進一步促進教和學的融合;④教學活力強,對于部分需要展示動畫效果的知識點來說,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比傳統教學模式具有更明顯的優勢,尤其是一些教學視頻,增添了學習的趣味性,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⑤線上的方式討論更加多樣、積極有序,隨機分組效率高,學生可以更加自由地發表自己對某些問題的看法,避免了線下分組隨機性不夠、課堂討論舉手發言不積極、內向學生不善發言的問題,學生參與度明顯提高,討論的質量也明顯提升;同時,教師可以設置多種趣味性的互動討論,學生在自由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可以從其他同學的發言中學到相關知識。
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也有一些的短板:①少了面對面交流的機會,缺少像傳統教學模式一樣的課堂氛圍,教學時教師接受不到學生對授課內容的實時反饋,實時互動不能實現,不能及時調整教學過程;②學生的自制力因人而異,學習的自覺性不能保證,尤其是學習時互聯網上影響學習的因素較多,如各種聊天軟件、彈窗等,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導致學生不能專心投入,自控力差的學生更容易分神,無法保證其學習質量,影響學習效果;③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受網絡和硬件設備的影響較大,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卡頓甚至不能播放的問題,從而導致教學過程中斷,且過長的在線教學容易造成疲勞感;④學習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線教學擺脫了上課地點的局限性,但同時會增加一些其他的干擾因素,如噪音、周邊復雜多變的環境等。
由傳統線下教學模式向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轉變成為未來教學模式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5G等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和進一步發展,基于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互聯網+教育”“同步課堂”“克隆班”等更先進的教學模式即將成為現實。
本教學團隊將基于SPOC混合式教學模式,持續創新與推進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的知識共享模式,探索更有效、更先進的教學方法,打造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徹底將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并增強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提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