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同學們在寫作文的時候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隨著語言運用能力的增強,寫作水平也會相應提升。因此,同學們在平常的寫作訓練中要重視語言的積累,并進行運用訓練。積累與運用并重,寫作能力就會逐步提升。
一、積累名著中的語言并運用
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閱讀很多名著,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能獲得精神上的成長,也能獲得語言方面的成長。名著的語言表達往往比較精妙,短短的幾句話就能將人物、事情、環境等寫得真切又生動。同學們在閱讀名著時可將這些優美的語言摘錄下來,仔細分析、揣摩,體會其精妙的用法,以便寫作時準確運用。
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有這樣一句:“他的母親攙著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積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陽光下閃亮,外面已經是初次解凍的溫暖天氣了。”同學們可將這種比較傳神的寫景句子摘錄下來。景物描寫是寫作中的重要內容,不少同學寫不好,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能抓住景物的特點,也不能將景物描寫與當時的背景及人物的心情聯系起來。上面的這句景物描寫不僅點明了時令,而且內含豐富,象征著蘇維埃春天的到來以及希望的到來。大家在寫景的時候也要這樣運用語言。
如一位同學寫考試之后眺望窗外的雪景:“我走到窗口,向外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積成了小水洼,我的不好的心情也在融化,轉化為奮進的力量。雪在早春的陽光下閃亮,我的理想也要在早春閃亮。外面已經是初次解凍的溫暖天氣了,我如果努力,遇到的也會是已經解凍的溫暖天氣了。”可以看出,這個同學借鑒了上文例句的表達手法,活學活用,語言有表現力,內涵豐富。因此,同學們要能抓住閱讀機會,收集經典語言,并進行遷移運用。
二、積累同伴的語言并運用
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在跟同學聊天時,他們有時會說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金句”,這些句子不但深刻而且有趣,大家可以收集這些鮮活的語言。一方面留意別人與自己的對話,關注那些觸動自己的語言,另外一方面也要做一個旁觀者,關注別人口中優美的詞語和經典的句子。
如有一次,兩個同學吵架,一個同學說,他不會再爭吵下去,因為退一步窗明幾凈;另外一個同學說,他也不想爭吵下去,因為吵贏了也沒意思,友誼的小船會在短暫的勝利中翻掉。其實,這段基于生活的對話還是比較精彩的。其中的“退一步,窗明幾凈”就是鮮活而又生活化的表達本來人們常說的是“退一步,海闊天空”,但在同學吵架的氛圍中,這句更具有真實的畫面感。同學們就可將這句話寫下來,在以后的寫作中運用。比如有同學是這樣用的:“這次考試竟然比上一次還差,幾乎是我歷次考試中最差的一次,我真不知道怎么辦好。我有點失望了,不努力的同學考試成績都比我好,為什么我這么倒霉。正當我焦慮的時候,我突然提醒自己,為什么不退一步思考,這次考試自己在哪些方面進步了?如果能抓住這些進步的點,會不會有更大的進步?所謂“退一步,窗明幾凈”……我仿佛看到重新振作起來的自己。”可以看出,借用同伴的語言,作文就顯得俏皮又有生活的味道。
三、積累教師的語言并運用
不同的老師語言風格是不一樣的,因此,就同樣一個話題,不同的教師使用的語言也是不同的。同學們平常要關注教師所說的話,這不僅是對老師的基本尊重,同時自己也能從中獲得更多的智慧;另一方面,這也是一種積累,能提升寫作能力。教師平常所說的話,有些是精心準備的,有些是臨時發揮的,同學們要有選擇性地收集與運用,充分利用好身邊的這些資源,就能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如一位語文教師在上課時講到有關諸葛亮的話題,他用到這些的詞語:足智多謀、深謀遠慮、料事如神、了如指掌、多謀善斷、運籌帷幄、神乎其神、指揮若定。同學們可將這些詞語摘錄下來,再進一步思考這些詞語可運用到哪些方面,可用來描寫什么人。某同學在評價“三國”的另外一個人物時,就運用了教師提到的一些詞語。他是這樣寫的:“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愿與他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曹操到陳留后,‘散家財,合義兵,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他的足智多謀與深謀遠慮。當曹操推行屯田,興修水利,實行鹽鐵官賣制度時,我又看到了他的赤子之心。”在平時的學習中,同學們可關注教師的語言,并再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運用,長此以往,語言表達能力必然會得到提升。
四、積累家人的語言并運用
同學們在日常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會發現不同的人語言表達方式是不一樣的。如果同學們注意收集,就能從他們的表達中獲得啟發,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一般來說,同學們與家人的交流比較多。家里的人在年齡上可分為老、中、青、幼;在經歷上可分為豐富、一般與單調。可以看出,盡管大家都生活在同一個家庭里,但他們在語言表達與運用上一定有同學們可以學習與效仿的地方。
一同學在聊天時,發現識字不多的奶奶其實是使用語言的高手。奶奶在形容一個人臉皮厚的時候說:“這個人臉皮很厚,一生只看到他紅過一次臉,那是在酒桌上喝了很多的酒。”奶奶在形容一個人能說會道時說:“他能將自家的矮凳子都說豎了起來。”奶奶在形容一個人沒有地位時說:“這個人真是卑微,見到有錢人家的花草都要點頭哈腰。”……這些語言十分鮮活生動,用對了,會給作文添色不少。如這位同學試著運用奶奶的這些語言進行寫作:“在公交車上,一個挺壯實的年輕人搶著上前將身邊一個顫巍巍的老人的位置搶走了。我在想這人不會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害羞嗎?不會為不尊重老人而臉紅嗎?也許他這厚臉皮在一生中都沒紅過,除了喝酒的時候。”這位同學成功地將奶奶說的話運用到了自己的作文中。這樣的語言表達,能更好地展現情感。因此同學們在與家人在一起的時候,不僅要與他們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同時要從他們的語言中汲取更多的營養。
寫作離不開語言,同學們要注意收集身邊的語言,以讓自己的作文更精彩。只要睜開眼睛、豎起耳朵,就有很多精彩的語言等著大家去發現、去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