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華 鄭任東
從嚴管理監督干部是我們黨的一條基本經驗,無數事實證明,嚴是愛,松是害。當然,充分信任干部也是激勵干部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放手大膽干事的有效方式。這二者既不可偏廢,也不能相互替代。但在現實中也出現了不少處理不好信任和監督關系的現象。要么監督太嚴,對干部缺少關心愛護、鼓勵和應有的溫度,總是冷冰冰,見事不見人。要么就不講原則講人情,認為都是黨內同志,大家整天在一起干、一起摸爬滾打,彼此了解、相互信任是最起碼的,用不著整天監督。他們不僅自己不“常敲木魚”、不“念緊箍咒”,并且也反感別人經常提醒監督,久而久之大家在你信任我、我信任你中“神經麻木”。
這些年來,從個別年輕干部“前腳剛踏上仕途,后腳就走入歧途”情況看,一些干部早節不保的問題應當值得重視,這些莫不與信任有余、監督缺失有關。信任不能代替監督,一方面,干部的德行操守不是一成不變的,變是最大的不變。有的干部隨著年齡增大、閱歷增加,會逐漸放松對主觀世界的改造,思想閥門年久失修,導致松懈甚至跑冒滴漏;有的職務升遷越有權越任性,習慣沉醉于吹捧和掌聲之中,迷失了方向還渾然不自知;還有的面對“圍獵”誘惑增多,把持不住自己,在糖衣炮彈面前敗下陣來。這就告訴我們,看干部既要看一時一事,更要看長期一貫。另一方面,要注意有些干部的做派具有很強的隱蔽性、迷惑性,他們善于戴上一副“真善美面具”,掩蓋其真實的面目、隱藏自己的內心、包裝自己的行為,從而來獲取他人的信任;有的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在單位和同志們面前“安分守己”,在社會上卻“恣意妄為”。另外,如果只有信任而沒有監督,就會導致個別干部思想松懈,把紀律規矩放在一邊,這樣的干部遲早要出問題。
我們既要充分信任干部,更要從嚴監督干部。要不厭其煩地經常當“婆婆嘴”,對干部身上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咬耳扯袖,早提醒、早糾正,不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更不能哄著、護著,防止小毛病演化為大問題。對在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聚集等重要部門任職的干部,要經常關注,常敲警鐘,決不能遷就姑息、妥協袒護。要針對年輕干部違紀違法新特點新動向,盯緊游戲充值、直播打賞、網絡賭博、奢侈消費等問題,積極延伸了解社交圈、朋友圈、娛樂圈,抓早抓小抓預防。要扎緊制度籠子,提高制度執行力,真正對干部監督嚴得起來、落得下去,讓制度規定成為帶電的“高壓線”。要把信任與監督結合起來、管嚴與管活統一起來,加大正向激勵力度,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和關心關愛干部各項舉措,引導干部精神抖擻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每一名干部都必須不斷提高紀律自覺性,養成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的習慣。要時刻謹記,當干部就必須付出更多的辛苦、接受更嚴格的監督,只有始終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才能取信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