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二鳳
以“寫人”為主題的習作是作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小學語文統編教材五上第二單元以“‘漫畫老師”為習作主題,要求學生“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特點”,并限定了選材范圍:用文字給一位老師“畫漫畫”。漫畫原本是指一種用簡單而夸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的繪畫藝術形式,這篇習作需要學生借鑒漫畫式夸張的手法用語言文字將熟悉的老師形象寫得鮮活、有趣。習作素材主要源自生活,學生對老師的言談舉止、穿著打扮、教學風格都習以為常,如何引導學生從常見現象中找出“漫畫”元素進行人物描寫是本次習作的重點。在梳理教學內容以后,筆者借助漫畫圖片、語言范本等習作支架,用形象可感的方式建構教學流程,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一、漫畫引入,嫁接習作方法
學生對漫畫并不陌生,在課外閱讀中對那些具有故事情節的漫畫繪本都非常感興趣,但是此次習作以“漫畫”的方式描寫老師,框定了特有的表達形式,學生又覺得拿捏不準,不曉得從何下手。利用學生對“漫畫”這個定語產生的新鮮感,在審題時應著重引導學生找準“漫畫”的創作方式,巧妙移植到語言文字的表達中來。
課堂伊始,教師出示漫畫繪本《三毛流浪記》,指著封面上的人物提問:“這是誰?漫畫中最吸引你的是他的哪一個部位?”學生們紛紛指出:這是漫畫作家張樂平刻畫的人物——三毛,頭頂三根孤獨的頭發、蒜頭鼻子、細細的脖子、竹竿似的兩條腿是他標志性的特征。然后讓學生說說三毛的人物形象與名字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三毛有哪些事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三毛非常瘦弱,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人很餓就把燒餅給他吃,三毛的外形和行動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他的善良。課堂上通過分析漫畫繪本里的人物特點、獨特的畫風和夸張的情節,學生對漫畫的夸張手法有了一定的感悟:抓住事物的某個方面進行有意夸大或者縮小,可以達成更為理想的表達效果。然后教師出示書上的三幅插圖,讓學生說說這三位分別是什么科目的老師,是從哪些方面看出來的。學生的“眼光”都非常準:梳著丸子頭、戴眼鏡、穿套裙、高跟鞋、拿著厚厚一沓教案的是語文老師;理著平頭、穿運動服、脖子上掛著口哨的是體育老師;臉上總是笑瞇瞇的,左手捧著茶杯,右手拿著三角板的是數學老師。
通過仔細觀察漫畫圖片上的人物特征,學生明白了漫畫是使用夸張的方法突出人物某個方面的特點,而普通的地方簡單帶過。把漫畫中的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巧妙地嫁接到本次習作中,學生就理解了本次寫作要求:要用夸張的手法和幽默的語言把老師“畫”得豐滿,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確定對象,探究習作內容
雖然學生已經練習過以“寫人”為主題的習作,但是每一篇寫人文章的要求和側重點都有所不同,因而習作之前,一定要對習作要求進行仔細審閱,明確習作對象,根據習作要求確定對應的習作素材,這樣寫出來的內容才會符合習作主旨。
在了解寫作主題以后,要求學生認真研讀書上的習作要求,在關鍵詞句上圈圈畫畫,說一說本次習作要求有什么注意點,在交流時要明確:本次作文的寫作對象已經限定,只能是老師;寫作方法和以往不同,要用漫畫式夸張手法將老師“畫”成漫畫中的人物;要寫出老師的多方面特征。五年級的學生已經認識了好多老師,由于每天與老師朝夕相處,短時間內拿不定主意寫哪一個老師,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一起搜索記憶庫:哪一位老師給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呢?當一位學生說出對某個老師的印象后,小組內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補充,說出這個老師在語言、動作、神態等方面的顯著特點,回憶某一件事,概括出老師在這件事中表現出來的鮮明個性,凸顯老師的形象。比如,班主任老師的外貌特征是嘴唇薄,說明她的語言能力強;說話時聲音洪亮,每個同學都能清楚地記住她的每一個要求;說話時眼睛會發亮,里面就像有磁場,特別吸引人;下課鐘聲已經敲響,老師剎不住車,經常要拖課3分鐘……
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很快都打開了習作思路,確定了自己想要描寫的老師,多角度對習作內容進行思索,歸納信息,選取印象最為深刻的事件寫成初稿。
三、打磨語言,提高“漫畫”能力
學生已經掌握了抓住外貌特征、性格脾氣、興趣愛好等方面描寫人物特征的方法,但本次習作不是“老調重彈”,而是要通過具體事例描寫人物性格,用“漫畫”的方式“畫”出老師的特點,因此在組織語言的時候需要提醒學生反復推敲,達到生動、具體的表達效果。
在學生自主練習描寫完成一個片段以后,教師出示《淘氣包馬小跳》中描寫科學老師愛穿大花袍的片段,讓學生讀一讀,說說科學老師的特點是什么,這里使用夸張手法描寫是哪個部分,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學生讀完這段話,都知道科學老師是胖乎乎的、笑嘻嘻的、愛穿大花袍的,最夸張的描寫就是把科學老師每次走進教室比作“推進來一個巨大的花籃”,足見老師身材是多么的胖,這也是小說中馬小跳好奇的地方,原來科學老師愛穿大花袍只是為了遮蓋肚子里的小寶寶。學生從這個描寫片段中真切地感受到了“漫畫”手法的表現形式,再對照自己剛才所寫的片段,思考自己所要描寫的老師的特點是什么,有沒有也像這樣使用夸張的手法進行描摹,有了范例作為參考,學生就會對自己所寫的片段進行打磨。
如何用夸張的語言描寫老師的特點,是本次習作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課堂練習片段的時候,因為有了實例的參考,學生打磨語言就有跡可循,從而順利化解習作難度,思維綻放出了火花。
四、及時反思,完善“漫畫”習作
很多學生完成習作以后就認為大功告成,不再審視自己的習作質量,其實“文章不厭百回改”,好作文都是修改出來的,在學生完成習作初稿以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閱讀”自己的文章,找出其中好的方面和不足的方面,有針對性地進行修改完善。
習作二中最后提出了要求:寫完后讀給老師聽,問問他對習作的意見或建議,這也是提醒學生寫完習作以后不能把批改的任務全部交給老師,自己就可以當“甩手掌柜”了,而是要及時進行反思修改。本次習作的對象是學生們都很熟悉的老師,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修改,一名學生把自己習作中的老師的名字隱去后在小組內朗讀,請其他同學猜一猜自己描寫的是哪一位老師,評一評作品中有沒有用到夸張的手法描寫老師的語言、動作、神態,描述的特征有沒有讓人感到有趣生動。在互相傾聽與交流中,學生也發現了一些習作存在的問題。
反思的過程是一個再學習、再思考的過程,是習作表達的二次提升,給學生創造反思的機會,以具象的形式讓學生明確評改方法,有利于促進學生養成修改習作的好習慣,提高習作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運河高等師范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