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微生物作為一種“生物活藥”,能夠用于腸道炎癥、代謝疾病等多種疾病的防治,是目前生物療法中的研究熱點。天津大學研究團隊在針對工程微生物皮膚修復應用中,設計了一種水凝膠包裹的光自養工程微生物菌群“生物活藥”。
工程微生物是指通過合成生物學技術改造,能夠執行特定功能(如分泌藥物、感知疾病信號)的微生物,在治療過程中保證工程微生物的活性是治療的關鍵。研究人員通常將工程微生物包裹在水凝膠材料中,以保證工程微生物更好地發揮功能。當這種“生物活藥”被用于皮膚時,由于皮膚表面通常比較干燥,因此缺少工程微生物能夠利用的營養,且皮膚與環境直接接觸都會直接影響皮膚上的工程微生物活性。為此,該研究設計了包含兩種工程微生物的人工菌群。其中,工程聚球藻PCC 7942能夠通過光合作用生產蔗糖,工程乳酸乳球菌能夠利用蔗糖作為碳源發揮功能。水凝膠中的工程乳酸乳球菌能夠利用聚球藻生產的蔗糖,持續分泌細胞因子CXCL12,促進皮膚傷口的愈合。
該團隊通過大鼠背部全皮層缺損模型探究這種“生物活藥”的應用,第14天時,不做任何處理的空白對照組仍有62.6%的傷口面積未愈合,相比之下,“生物活藥”處理后的傷口未愈合面積為13.2%,這表明“生物活藥”處理加快了傷口的愈合速度。同時,通過免疫組化、對細胞因子水平進行分析,該團隊證明CXCL12能夠通過促進M2型巨噬細胞參與抑炎、愈合和再生過程,進而促進傷口的愈合。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