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清華
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教育教學的發展也有了創新。因此,發展性教學評價從根本上來說,是要淡化現有的甄別標準,讓每個學生都能真正融入到教學中,充分發揮其原有的作用,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在發展性教學評價的發展中,尤其是在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中,教師必須充分關注學生的身心成長特點和教育規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發展性教學評估的基本目標,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并獲得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新課標;中學信息技術;發展
引言
創新是一個國家的生存和發展的靈。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運用,使得整個教育領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在基礎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改革中,加強了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教師要轉變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創造的全部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動手能力。初中信息技術為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和機遇,同時也為教師的課堂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帶來了可喜的變革。
1初中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
1.1信息技術處于較低的地位,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中國自古就有應試教育,“以考為先”的思想早已滲透于教育之中。很多人為了高考、考上好中學而讀書,尤其是貧困家庭的孩子,高考是他們擺脫貧困、出人頭地的唯一希望。然而目前我國中中學的信息化教學尚未納入高考科目,只能作為參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影響不大,因此不僅很多家長和老師對此不屑一顧,認為這是可有可無的事情。另外,許多中學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造性訓練,不把它作為一門技術來教授,導致教學活動死氣沉沉,影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1.2在教學中學生缺乏對信息技術教學的熱情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是實施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關鍵因素。在初中教育中,教師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學生的主體地位卻沒有改變。然而,目前在信息技術教育領域,許多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不大,缺乏學習的熱情。一方面,教師在教育中采用了傳統的方法,使初中生無法有效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初等教育中的信息技術缺乏實用性,大部分時間里,大部分學生只能通過書寫來完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抽象的信息知識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負擔,這會阻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影響到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2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初中階段教師構建的教學過程往往都是模式單一的,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就信息技術概念知識的學習來掌握信息技術的知識內容或者是帶著學生就理論知識進行實踐。這一方式雖然具備一定的學習效果,但是往往會出現問題較多學而不精,或者是學生只能在教師的帶領之下完成學習的任務,但是私下里卻不知道怎樣操作。學生在學習中過多的依賴于教師的教學,難以自主思考理解信息技術知識的內涵,難以提高學習實際效果的同時還會浪費學習的時間,由此則可以見得學習不在于多。在信息技術教學當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布置相應的探究這一知識的任務,以此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并避免形成過度依賴教師教學甚至是形成固化學習思維。
3新課標背景下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發展性評價
3.1發展性教學評價要注重民主、人性化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教師要全面、民主化地對待學生的缺點,而不能對其進行主觀評判。在實施發展性教學評估時,教師要注意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求,并將其轉化為教學的動力,使其在實踐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從而使其得到切實的保護。在發展性教學評估中,民主化與人本化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部分。在中學信息技術教育中,充分應用發展性教學評估,必須充分認識到,科學的評估必然是一種民主、人性化的評估。在評價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時,應注重民主化與人性化,只有這樣,學生的評價才能真正符合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特別是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信息技術是最貼近生活、最能體現學生能力的教育,因此,必須以“自主性”、“人性化”的態度來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估,以保證其科學性。也就是說,在實施發展性教育評估時,教師無法對其進行科學的評估,從而削弱其對中學信息技術教育的促進作用。
3.2明確教育目標
教學目的表明如何向前推進,能夠提供足夠的動力。通過實際的教學活動,可以確定教學目標,合理安排學習任務,完成信息技術教育。它不僅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而且能使學生更清楚地理解信息技術的本質。第一,在開展信息技術教育活動時,教師要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教育目標,就必須詳細了解教育內容,然后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設計相應的教育計劃。第二,教師給學生分配學習題目時,要采用分級教學的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題目。最大的原因是個體差異,分層設計可以考慮全體學生,一定會達到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
3.3發展性教學評價的內容應當綜合化
發展性教學評價不是單純的衡量標準,也不是單純根據某個方面的表現來評判一個學生的。從某種程度上講,發展性教學評價是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評估,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綜合評估。只有把發展性教學評價作為一種以學生總體發展為基礎的評價,才能使其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發揮其教育作用。發展性教學評價的基本功能在于滿足不同的教育需求,只有在滿足不同的人的需求時,才能確定其教學目的。因此,在實踐中,教師應該注意到學生的各方面的心理和心理發展特征,了解他們在教學中的需要。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更加細致的觀察,以保證發展性教學評估能充分反映學生的真實需求,從而使其達到教學目的的最大程度。
結語
發展性教學評價應當本著尊重、愛護、發展的理念,體現民主平等的對話。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運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才能使課堂生機勃勃,使學生如沐春風。讓我們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以正面的態度對待學生,從他們的內心需求和現實情況出發,對他們的成長歷程進行更多的評價,使每一個人都獲得認可,經歷成功,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發掘他們的學習潛力,使他們朝著更高更美的目標邁進。
參考文獻
【1】朱歡.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現狀及改進措施[J].信息系統工程,2021(09):155-157.
【2】王萬芝.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核心素養培育路徑——以信息意識的培養為例[J].教師博覽,2021(24):57-58.
【3】秦志靜.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設計與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