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
摘 要:當今,我國教育在加快發(fā)展,而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要求初中教育教學要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重點工作,不僅要不斷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成績,而且要重視初中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身體健康。在設計安排時,既要符合初中生的成長規(guī)律,又要促進初中生的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的提高,使初中生能夠在各科教育教學中實現(xiàn)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但從當前初中體育教學現(xiàn)狀來看,初中體育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比較嚴重,初中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并不濃厚,缺乏主動參與意識,這對教學質(zhì)量以及初中生身體素質(zhì)的提升有著不良的影響。教師應該作為初中生體育鍛煉的引導者,使初中生能夠對體育運動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從而主動參與體育課堂教學。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參與積極性;策略
引言
在當前時期,我國的初中階段體育教學過程當中,存在著教師與學生都輕視體育教學的情況。同時,還有部分學生單純地認為體育課就是用來放松的課程,在某些情況下,體育課甚至還會被其他的文化課程擠壓上課的時間。而對于體育課教學來說,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就是學生的上課積極性。所以作為初中體育教師,必須針對這一情況做好相應的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盡量地消除對于體育教學不利的因素,并且有效地提高體育教學課程的吸引力。
1教師應發(fā)揮主導作用,用積極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參與運動鍛煉的積極性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影響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因素來自多方面,既有個人主觀因素,也有他人以及環(huán)境的客觀因素。在教育改革新形勢下,立德樹人成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因此,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發(fā)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是奠定終身體育基礎的必然要求。教師的言行舉止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學生。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從教師作為教學主導者的地位來看,只有教師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即使不對學生進行強制性的管理,學生也會主動嘗試運動;相反,教師如果對運動鍛煉缺乏足夠的認可,即便不斷地為學生制定管理規(guī)則,學生也很難真正服從。由此可見,教師主導作用,不僅需要學生形成尊師重道的思想品德,也需要教師具備為人師表的基本素養(yǎng)。只有這樣,教師的言行舉止才能受到學生的認可與尊重,進而形成健康良好、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并通過教師的言行舉止引導學生對運動鍛煉產(chǎn)生積極性。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應隨著教育的發(fā)展而進行變化,初中體育課堂上學生應了解到更多的知識與信息,那么體育課堂的教學模式也要發(fā)生改變。教師應結合實際的情況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課堂教學模式,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樣才能在本質(zhì)上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基于此,初中體育教師在與學生溝通交流中,應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保持態(tài)度積極、言語得當,在與學生溝通中展現(xiàn)良好的體育精神,讓學生感到敬服,并以此為榜樣約束自己。此外,教師還應加強學習,廣泛涉獵知識,從中汲取人際交流的養(yǎng)分,靈活應對師生關系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利用和諧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運動鍛煉。
2豐富體育課程的項目,提高初中生的參與積極性
在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和教師存在認知誤區(qū),即體育課的開設只是讓學生掌握體育基礎理論知識與相應的運動技能。然而這個認知有著一定的片面性,引導初中生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不僅能夠強身健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設計多樣化的體育運動項目,讓學生能夠在豐富的體育運動項目中找到適合自己或真正喜歡的運動項目,自主參與體育運動。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合理開發(fā)與利用體育教學場地以及相關體育器材,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并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此外,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體育器材,如跳繩、籃球、羽毛球、足球等,在開展體育課過程中涉及更多的體育項目,初中生能夠在體育課上自由選擇運動項目,這既能提升初中生的鍛煉興趣,又能夠充分利用體育器材。
3增進交流
初中學生正值重要青春發(fā)育階段,部分學生活潑好動、貪玩好勝,性格相對開朗,還有部分學生孤僻少言、靦腆羞澀,相對內(nèi)向。因此,初中體育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學習地位,重視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愛護每一位學生,有效增進交流,促使體育教學活動,更加精彩紛呈。在此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該杜絕生搬硬套、強硬灌輸,而應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因材施教,并且主動退居引導地位,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大膽嘗試,進而使其基于體育學習可以獲得更多成就感與自信心,體會到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自然而然地熱愛體育活動。同時,初中體育教師,要想有效提高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還需充分了解初中學生心理特點,進而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更加具備計劃性、目標性、科學性。例如,初中學生即將成年,相對而言,具備較強的好奇心和表現(xiàn)欲。因此,初中體育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心理特點,不斷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項目,使其更加具備吸引力。另外,還需及時給予學生肯定、贊揚,有效提高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幸福指數(shù)。心理學相關研究表明,輕松的心態(tài)、喜悅的情緒,可以幫助學生產(chǎn)生美好的學習記憶,進而更加熱愛學習,可使被動學習逐漸成為主動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因此,初中體育教師,面向學生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應該勤于鼓勵,并且給予學生大膽發(fā)言、大膽嘗試的空間和機會,切勿拘泥一招一式,施加過多學習壓力,而應快樂教學、輕松教學、自由教學,進而在此基礎之上循序漸進,不斷滲透體育精神,有效提高初中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結語
在當前時期的初中體育教學當中,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因此,作為體育教師,必須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不斷的對于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升級,充分地結合當前社會發(fā)展的實際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有效提升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性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的過程當中可以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從而在有效鍛煉學生身體綜合素質(zhì)的同時,也可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玉慶.探析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的有效策略[J].讀天下(綜合),2019(1):96.
【2】謝永瓊.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20(1):259,261.
【3】王桂治.探討初中體育教學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