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安莉
(武昌工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0)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21 年7 月24 日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俗稱“雙減”[1]。“雙減”政策落地后,一大批學科類教育培訓機構或倒閉或轉型。2022、2023 年國內高校畢業生人數分別達到1076 萬人和1158 萬人,創歷史新高。多種因素疊加,導致高校學科類專業畢業生包括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難度顯著增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 年6 月份青年失業率為21.3%,創下新高。在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如何解決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難題?從專業人才培養的角度來思考,運用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即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以成果(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為目標導向,以學生為中心,重點關注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及技能提升,幫助學生明確大學各個階段的學習目標,優化專業課程體系,最終達成預期的成果目標,是現階段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目前,民辦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分布在教育、經貿、翻譯、旅游、新聞等行業。高校英語專業主要培養復合型外語人才,即具備英語聽說讀寫譯技能和某一行業專業知識的人才。民辦高校英語專業學生由于英語底子薄,經過四年的本科學習,想要精通英語實非易事。“雙減”政策實施后,教育行業的英語人才需求大幅縮水,對高校和英語專業畢業生來說都是一場嚴峻的考驗。研究發現,民辦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從社會層面來看,高校擴大招生,英語專業超大規模發展,每年產出數量巨大的英語專業畢業生,國際國內經濟發展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放緩,人才市場需求緊縮,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數據增長乏力,畢業生普遍反映工作難找。
其次,社會及企業單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費是造成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的另一個主要因素。由于就業市場存在巨大的競爭,部分用人單位非985、211 院校的畢業生不招,或非研究生不錄用,此種情況造成民辦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難上加難。
此外,民辦高校英語專業的一部分畢業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專業能力和素質參差不齊,就業競爭力仍需加強,而部分非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可能英語水平也達到了大學英語六級甚至以上水平,他們中的一部分也選擇了尋找與英語相關的工作,從而進一步加大了民辦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的求職難度,因而,民辦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不容樂觀。
最近幾年,由于受多種客觀因素的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已成共識。周雪[2]進行的調查統計結果顯示,英語專業學生就業關注度很高,就業需求多元化。各民辦高校無法改變嚴峻的客觀就業環境,但可以轉換思路,專注專業建設及學生培養,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學習成果為導向,以持續改進為重點,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模式,努力構建科學、公平、公正、合理的人才培養評價體系,同時關注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探索出一條民辦高校英語專業發展的特色路徑,從而解決英語專業發展及學生就業等難題。
OBE 教育理念是美國學者Spady 等人于20 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目前已成為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OBE 教育理念強調以成果為導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確保學生在未來生活中獲得實質性成功的經驗”。侯靜華[3]指出,目前,部分高校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沒有對畢業生、特別是畢業5 年左右的畢業生應達到的能力與素質進行詳細的分解,未形成明確細化的畢業要求,培養目標未很好地貫徹到教與學中,部分師生對每門課程如何實現培養目標缺乏全面深入的思考與探索。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民辦高校英語專業教學團隊有必要進行深入的市場調研,明確社會及人才市場對英語專業畢業生專業知識及職業素養方面的具體要求,召開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會議,以OBE 教育理念為指導,結合學校的辦學特色,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淘汰與社會發展需求脫節的課程、不合時宜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增加與市場需要的專業技能相關的課程,加大實踐課程教學占比等,同時應當鼓勵專業教師持續學習,優化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課程評價方式,引導學生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多方發力,共同為實現民辦高校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而努力。
同時,民辦高校英語專業發展可以和學校的特色專業融合,整合全校教學資源,開設有利于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多學科交叉融合特色課程,實現資源共享、平臺共建,促進跨學院、跨學科、跨專業的交叉融合、互動發展。英語專業如果能夠突破傳統的辦學理念,結合學校自身優勢,整合資源,創新性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其發展定能突破瓶頸,實現轉型升級。
眾所周知,師資隊伍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優秀的專業教師團隊可以保障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王春花[4]認為,高校有必要將實踐經驗作為專業教師準入條件,高校與社會應形成交流機制,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民辦高校英語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可以采用“走出去”和“請進來”兩種方法展開。一方面,鼓勵專業教師“走出去”,教師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加強專業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學歷、職稱,積極參加各類英語專業方面的講座或學術會議,并將學習成果及時反哺課程教學和人才培養。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需求招聘高水平專業人才,不僅可以聘用高學歷、高職稱的教師,也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聘請資深的行業企業人士加入英語專業教師隊伍。相比于高學歷、高職稱教師,行業企業人士對人才市場的理解更加透徹,他們熟悉市場對英語專業人才的專業知識及職業素養的需求,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能夠運用其從業經驗更加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民辦高校英語專業采用“走出去”和“請進來”這兩種方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對于人才培養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實踐課程的設置需要充分考慮OBE 教育理念的實施原則:清楚聚焦、擴大機會和提高期待。清楚聚焦即教師應重點關注學生在完成課程學習后能達成的學習效果,并指導學生關注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在教學中應竭盡全力為學生講清楚教學內容,并努力幫助學生達成課程學習目標,使學生能夠習得課程知識和專業技能等。擴大機會即教師要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時間和資源,保障每個學生都能達到相應的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時應因人而異,以相對靈活的方式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開展學習,進行技能操練,并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提高期待即教師應為學生設立較高的學習期待,為學生制訂具有一定挑戰性的課程學習目標,并經常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互幫互助學習,鞏固學習成果,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
OBE 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考慮學生的核心需求。高校英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應以行業企業人才需求標準作為人才培養目標,改革實踐教學的內容、方法和手段,建立科學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高校英語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構建應體現專業性、層次性和完整性等特點。實踐課程的設置應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培養學生在未來工作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建議在低年級階段著重培養學生的專業基礎實踐技能。
科學合理的課程教學和人才培養評價體系可以幫助教育者反思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優缺點,進而改進課程的教學方法、不斷修訂并完善人才培養方案。OBE教育理念重點關注的是學習者的學習成果,采用的評價標準并非單一一種,而是形式多樣、層次遞進的評價體系。OBE 教育理念強調評價學生個人的學習進步和學習效果,不強調不同學習者之間的學習成果比較。根據每個學生能達到的學習成果水平,將評定等級分為“不熟練”“基本熟練”“中等熟練”“非常熟練”等不同的等級,進行針對性評價。通過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成果,教師可以及時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趙方等人[5]提醒教育者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應做到評價過程客觀公正,并正確看待評價結果。
同理,在人才培養方面,采用OBE 評價理念,首先分解畢業生應具備的各項專業能力及專業素養,再具體落實到各個學習階段(如各學期),賦予其從“初級”到“高級”等不同的評定等級,教師針對學生的專業能力習得情況做出相應評價,并及時幫助后進學生查漏補缺,通過不同途徑和方法實現學生的專業能力及專業素養養成、鞏固和提升,完善人才培養評價體系,從而提高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學習者只有保持自主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在英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不容忽視。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發現新知識和新技能,并主動習得新知識、新技能。教師應該承擔好為學生答疑解惑的責任,及時為學生解答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發揮引領和指導作用,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
在當前國內及國外經濟發展低迷、失業率攀升的情況下,民辦高校英語專業建設及發展亟須做出相應調整,從而提高畢業生的專業素養及職業能力,提升畢業生就業率,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民辦高校英語專業負責人必須及時轉變人才培養思路,深刻理解市場對人才的規格需求,以OBE 教育理念為指導,更新人才培養方案,加強英語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以成果為導向,以滿足學生就業的核心需求為目標,完善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同時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教學及人才培養評價體系,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多渠道、多方法致力于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專業素養,培養能勝任專業工作的優秀英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