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耀

近幾年,患婦科炎癥的女性越來越多,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婦科病。隨著醫學科技進步,檢測婦科炎癥的措施有了較大的發展,尤其是微生物檢測技術的開展,能幫助醫生對婦科炎癥做出精準的診斷。但現階段,大多數患者對微生物檢測婦科炎癥的知識并不了解,因此就這方面的內容做相應科普。
婦科炎癥主要指發生在女性生殖器位置的炎癥,囊括盆腔炎性病癥、子宮頸炎、外陰與陰道炎癥等諸多種類。誘發婦科炎癥的內因是陰道微生態環境出現改變、菌群失調等;外因是性生活不潔、侵入性醫療行為、產道受損等引起的病原體感染。患者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陰道與外陰瘙癢、陰道分泌物增多、月經異樣、性交痛、腰酸背痛等病癥,有的還會有高熱、寒顫等全身性病癥。初期診斷并明晰病癥,有助于臨床采用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婦科炎癥的概述
人體體表以及與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很多微生物菌群,它們維持著身體的平衡。假如這些微生物的平衡被打破,身體就會慢慢產生異常出現病癥。對于女性而言,生殖器官是極為關鍵的微生態區,在陰道內寄生著很多的微生物,如乳桿菌、丙酸桿菌、消化鏈球菌等。它們絕大多數生存在陰道黏膜表層,并維持著陰道內的平衡。女性身體在不同時期會出現變化,微生物菌群也隨之做出一些調整,它們之間是相互依存的。
微生物檢驗的意義
生殖器官是女性身體最為關鍵的微生態區域之一,而婦科炎癥嚴重程度的不同,與微生物失去平衡有直接聯系。因此,治療婦科炎癥應當側重微生態的恢復,而檢驗微生物是其中不可替代的一環。微生物檢驗依靠檢驗陰道菌群的密集程度、多樣化、優勢菌與身體炎癥的反饋,綜合鑒定陰道的pH值、過氧化氫以及各類微生物的功能指標,進而對陰道炎癥進行科學評估,有利于醫生對病癥有更加清晰的了解,采取最合理的救治工作。
婦科炎癥的微生物檢驗
婦科炎癥與不同程度的微生物失衡有關,所以在治療過程當中,要高度關注微生態的修復。微生物優勢菌和機體炎癥的反應,測定陰道的pH值、過氧化氫等多種微生物功能指標,進而對陰道炎癥展開全面評價。相關的檢測結果可幫助醫生掌握患者病情,并給出更加精準的治療措施。
婦科常規檢查前需要選擇最佳檢查時間,最好在月經結束后的3~7 d內。如果不能確定時間,需要確保檢查時月經已經結束 3 d以上,此時陰道內的分泌物不會干擾最終的檢查結果。還要保證充足的休息,檢查當天排空小便。通常在做肝、膽、胰B超時,一般要求空腹;在拍片時,身上不能帶含有金屬的物品;在吃早飯前完成抽血化驗。
檢查婦科炎癥經常運用微生物檢驗,包括培養法、凝集法、鏡檢法、胺試驗法等。
(1)培養法:檢驗能夠快速檢測出各種真菌或者細菌。可以利用菌種進行培養,在藥敏實驗下,確定患者的病情感染情況,包括病菌的耐藥性和種類等,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加準確的數據,這屬于臨床真菌細菌診斷的金標準。但培養檢測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需要耗費過長的診療時間、診斷有效性較低,這可能會對患者早期治療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增加了費用的支出。
(2)鏡檢法:在臨床治療中有很多的優勢,如操作簡單快捷、檢測費用較低,可用于念球菌的診斷。但在鏡檢過程中,若利用氫氧化鉀溶液溶解患者分泌物中細胞組織不夠徹底,容易出現假陽性和假陰性的情況。
(3)凝集法:也可檢測念珠菌,即在電解質的共同作用之下,顆粒性的抗原結合體會形成凝集,通過肉眼便可觀察,能對患者感染情況做出判斷。凝集法檢驗過程相對簡單,且耗時較短,但無法對患者實際感染的病種以及藥敏情況進行確定。
(4)胺試驗法:是對患者陰道分泌物白帶進行胺檢驗,通過加入氫氧化鉀更有助于觀察和判斷細菌性陰道疾病的類型。其陽性特征表現為白帶伴有魚腥臭味。這種檢測方式需要在患者月經干凈之后的3~7 d內完成檢測,期間要求患者禁止性生活。
婦科炎癥的治療方法
現代女性由于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作息不規律,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婦科炎癥。臨床上,一般采用藥物展開內服外洗治療婦科炎癥;也有運用中醫治療,如使用中藥調養身體。女性在自覺身體不適時,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不推薦自行買藥。因為婦科病的類別較多,患者很難分辨出自身患有哪類疾病,在外面自行買藥容易因治療不規范而延誤病情,還有可能產生耐藥性等情況。
婦科炎癥的預防措施
預防婦科炎癥,最重要的是做好個人衛生。如每天用溫水做好外陰的清洗,必要時咨詢醫生選用合理的洗液,切記不能隨意用藥。內褲要勤洗,但不要與其他衣物一同清洗;清洗完成后,放在太陽底下暴曬消毒。特別是對于已婚或已有性生活的女性,要重視個人的性生活衛生,同時要保證伴侶私密處的衛生,避免出現交叉感染。平時要加強身體鍛煉,提升自身免疫力;日常飲食要多食用新鮮的水果、蔬菜,以補充足夠的營養物質。
婦科炎癥是女性常見病,有必要從多個方面進行了解,以便能更好地進行防治。特別已經患有婦科炎癥的女性,更應加強個人的防護工作,及時就醫進行規范治療,切忌自行隨意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