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璇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內生殖器及周圍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癥,通常在患者體質較差、急性盆腔炎治療不徹底等情況下反復發作。慢性盆腔炎病情十分頑固,會導致白帶增多、腰腹疼痛,甚至不孕,需要引起重視。
慢性盆腔炎的感染途徑
慢性盆腔炎主要感染途徑有:(1)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病原體侵入到外陰、陰道,或是患者陰道內部本身就有一定的病原體,沿著子宮內膜、輸卵管黏膜等蔓延到腹腔中。(2)經淋巴系統蔓延。病原體會通過生殖道傷口處的淋巴管,進入到盆腔組織及生殖器的其他部分。(3)經血液循環傳播。病原體先侵入了人體其他系統,再通過血液循環感染生殖器。(4)直接蔓延。腹腔內部的鄰近器官受到感染,而后蔓延到內生殖器,比如闌尾炎就有概率引起右側輸卵管炎。
慢性盆腔炎的基本病因
感染是盆腔炎性疾病的基本病因,外源性和內源性病原體是主要的感染病原體。(1)外源性病原體感染。主要是衣原體、淋病奈瑟菌、支原體等性傳播疾病病原體。(2)內源性病原體感染。主要是由居住在陰道的微生物群引起,如需氧菌、兼性厭氧菌、厭氧菌等,會引起感染性血栓靜脈炎、盆腔膿腫等。
除了上述基本病因外,慢性盆腔炎常見的誘發因素包括:(1)年齡因素。多發于15~25歲有月經的女性。(2)性活動。初次性交年齡小、性伴侶數量多、性生活頻繁,患病概率更高。(3)既往感染史。如下生殖道感染史、性傳播疾病感染史等。(4)宮腔手術操作史。常見的有刮宮術、輸卵管通液術、子宮輸卵管造影術等,導致下生殖道內源性病原體上行感染。(5)不良衛生習慣。如性生活時不戴安全套、月經期間性交等。
慢性盆腔炎的癥狀
感染的病原體類型、炎癥嚴重程度、范圍大小等不同,癥狀也會不一樣。病情較輕的患者沒有任何不適癥狀,病情嚴重的可能有慢性盆腔疼痛。
典型癥狀
患者會有持續性下腹部疼痛,陰道分泌物明顯增多,下腹部墜脹感嚴重,尤其是在月經前后、性交之后、劇烈運動后,疼痛感加重。
伴隨癥狀
(1)伴隨有腹膜炎的患者,會有明顯的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消化系統癥狀。(2)有泌尿系統感染的患者,會尿頻、尿急、尿痛。(3)少部分患者會形成膿腫,如果包塊在子宮前方,會對膀胱造成刺激,引起排尿困難,甚至膀胱肌炎;如果包塊在子宮后方,則會刺激到直腸,引起排便困難。
慢性盆腔炎的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通常以清熱化瘀、清熱利濕、清熱解毒等方藥為主,常見的有銀翹解毒湯、安宮牛黃丸等,紅花如意丸、桂枝茯苓膠囊也能夠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治療期間結合針灸、灌腸、三九貼等治療方法,能增強治療效果。
引起不孕的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做好心理輔導,提升治療和康復信心;增加營養,養成健康規律的飲食習慣;平時多注意鍛煉身體,勞逸結合,提高抵抗力。(2)中醫治療。慢性盆腔炎不孕以濕熱型居多,在治療過程中要遵循活血化瘀、清熱利濕的原則;部分患者為寒凝氣滯性,治療時則要以行氣活血、溫經散寒為主。
拔罐療法
可以選擇腰眼、腰陽關、關元、曲骨、氣海、歸來、三陰交、足三里等作為主穴。如果患者月經量比較大,加血海穴;痛經患者加地機穴;白帶較多的患者加陰陵泉穴;發熱、惡寒、低熱患者加大椎、曲池穴。具體方法:找準上述穴位,用單純罐法或溫水罐法、敷姜罐法等,在腰骶部穴位上放置8~10個罐;發熱患者可以在大椎或曲池穴上行刺絡罐法,起罐之后在腹部和下肢穴位上放置6~8個罐,留罐10~30 min,每天或隔天1次,每10次為一個療程。也可以每次選擇2~4個穴位,先用挑罐法,后在其他穴位上行單純罐法,留罐10~15 min,每周1~2次。
刮痧方法
選擇腎俞、腰俞、白環俞、氣海、關元、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具體方法如下:(1)用平面刮法從上而下分段刮拭背部兩側的脾俞至腎俞,重點刮白環俞,有調理氣血、益腎固精的作用。(2)用平面刮法分別刮拭腹部兩側的帶脈,從氣海至關元,可有效改善盆腔炎癥狀。(3)用平面按揉法按揉下肢的足三里穴,再用平面刮法刮拭陰陵泉至三陰穴,可以有效緩解內濕比較嚴重的盆腔炎癥狀。
慢性盆腔炎的預后
及時接受恰當、系統的治療,絕大多數慢性盆腔炎患者都可以痊愈。但如果治療不徹底、不及時,可能會留下后遺癥,造成組織破壞、廣泛粘連、增生等。如輸卵管增生、增粗,以及輸卵管阻塞;輸卵管卵巢粘連,形成輸卵管卵巢腫塊;輸卵管傘端有漿液性滲出物,或是傘端呈閉鎖狀態,會導致輸卵管積膿;盆腔結締組織表現為主,如果病變比較廣,會引起異位妊娠、不孕等嚴重后果。長時間沒有痊愈,患者會有頻繁的腹部下墜痛,甚至導致精神憂郁,對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慢性盆腔炎的日常生活管理
患者在接受系統性治療后,應該多休息,避免從事過于繁重的體力勞動,注意勞逸結合,可采用半臥位的姿勢,避免炎癥擴散。飲食上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注意營養補充,保持膳食平衡。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患者,在72 h內前往醫院進行復查,檢查癥狀是否得到改善,從而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如果慢性盆腔炎是由沙眼衣原體和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無論性伴侶是否接受治療,都應該在治療后的3個月再次進行檢測,查看病原體是否依然存在,用于判斷治療效果。如果3個月時,患者沒有進行復查,則需要在治療后的1年,任意選擇時間段進行復查。
在治療過程的具體注意事項如下:(1)如果慢性盆腔炎由沙眼衣原體或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在出現癥狀前60 d內患者接觸過的性伴侶都要一同進行檢查和治療;如果最近一次性交發生在半年前,那么最后的性伴侶也要配合檢查和治療。(2)患者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
慢性盆腔炎的預防
(1)每次性生活時都要戴好安全套,避免多個性伴侶,注意安全、衛生的性行為。(2)加強個人衛生防護,做好保健,避免月經期間進行性生活。(3)如果出現了下生殖道感染的癥狀,及時進行治療,避免病原體上行蔓延。(4)及時治療急性盆腔炎,以免炎癥遷移。(5)不要直接進行陰道沖洗,否則會破壞陰道內菌群的平衡。
總而言之,慢性盆腔炎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如果治療不及時、不徹底,易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患者可采用中醫治療方法,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個人衛生的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