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靜
一邊查看著屏幕上井下作業現場的實時畫面,一邊在集中控制臺上調整著自動放煤程序的各項參數……在晉能控股集團同忻煤礦公司地面“5G+自動化放煤”控制室里,“90后”綜采放煤工張鑫穿著干凈整潔的工作服,用鼠標進行著放頂煤作業。
地下800米深處的采煤作業現場,采煤機穩定有力地向前推進,每一組液壓支架在采煤機經過后,支架后擺梁或靜止待命、或精準擺動到一個合適的角度,十多米厚的頂煤自動順著頂板與支架之間的縫隙,穩穩地落在刮板運輸機上,大塊矸石因縫隙限制留在了空頂上。
“放煤工從井下搬進了辦公室。”張鑫說,“以前放煤時,需要4個工人操作一個工作面100個放頂煤液壓支架,每個人需要按照經驗判斷時間,一個一個放,員工勞動強度很高,而且工作環境也不好。現在有了可實時調整系統參數的全自動化放煤系統和5G網絡,100個放頂煤液壓支架只需一人操作便可定時同時放下,更加安全高效。”說起放煤系統,張鑫如數家珍。如今,矸石分離的效果更好了,原煤回收率相對提升了5~6個百分點,原煤開采量每個班提升了10%,工人們都笑得合不攏嘴了。
該公司堅持以“互聯網+”思維為引領,推進現代傳感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與采礦技術深度融合,并加快智慧礦山數字化整合分析、智能決策和智能管控等方面的建設。5G網絡具有大帶寬、低時延、大連接等能力,這些特性為煤礦智能化帶來無限可能。通過井上、井下5G通信網絡和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智能化系統對接,可以實現井下語音、視頻、數據一網承載,各種智能化操作系統信息一網傳輸,滿足了井下大巷、綜采工作面、掘進工作面等多種場景應用的信息化傳輸需求,保障了智能化礦山通信“高速公路”更快、更穩、更有效率。
在該公司礦井下,風門能自動開關、風窗葉片角度會隨著實際需求智能調控。智能通風系統搭載的傳感器、攝像儀能自動采集風量數據,實現了礦井通風地面遠程實時監測控制、應急救災時自動調控風流等智能化作業。
“目前,我們已經實現了設備智能運行、系統融合聯動、數據協同共享的智慧礦山體系構建。”該公司信息中心主任李浩然說。該公司智能綜合管控平臺作為“礦山大腦”,能深入分析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各類數據,以“最優”方案形成管理決策;數據中心作為“礦山一朵云”集中了礦井日常運行的各項數據,實現了數據、網絡平臺與應用系統的信息聯通;萬兆工業環網、5G網作為“神經網絡”,充分發揮其高帶寬、低延時優勢,進一步提升了信息共享效率;40多個信息化、智能化子系統作為“觸角”,讓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實現了智慧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