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弘陽
城市軌道交通檢修工為地鐵、有軌電車等城市公共交通提供了安全保障。廣州地鐵運營一線擁有各類專業維修檢測人員近萬人,近年來涌現出多位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技能大咖。
3月20日,廣東省總工會網站發布關于廣東省2023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擬推薦對象的公示,來自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州地鐵)的李天明,作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候選人位列其中。
李天明,廣州地鐵運營事業總部基地維修中心電子維修部電子首席維修專家,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通俗一點說,他的職業屬于城市軌道交通檢修。
在人社部2022年6月公示的18個新職業名單中,城市軌道交通檢修工引人注目。城市軌道交通檢修工是一項內容豐富的職業,包括城市軌道交通的車輛檢修、機電檢修、線路檢修、橋隧檢修、站臺門檢修等工種。簡言之,他們就是城市軌道交通的“保健醫生”。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國內地累計有55個城市投運城軌交通線路達到10291.95公里。而自1997年6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廣州地鐵1號線以來,截至2022年10月,廣州地鐵運營軌道交通里程達857公里,其中本地地鐵線網621公里、有軌電車22.1公里。
據了解,根據國際地鐵協會(CoMET)披露,在全球42家大型地鐵中,廣州地鐵運能利用度、運營服務可靠度、列車正點率等都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數據和榮譽的背后,是以李天明為代表的“軌道醫生”群體的默默奉獻。
人才輩出的軌道檢修團隊
目前,廣州地鐵運營一線擁有各類專業維修檢測人員近萬人,平均年齡33歲,其中30歲以下人員占比37%。人員技能水平以中、高技能為主,持中級資格證及以上人員占比76%。
李天明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成長經歷,完美詮釋了奮斗者最青春的內涵。
2000年,李天明從廣州無線電中等專業學校畢業,來到廣州地鐵,先后在定修、輪值、大修等班組工作。2005年5月,李天明擔任新成立的電子班首任班長,帶領一個僅3人的班組,負責廣州地鐵車輛電子板件及模塊的部件維修工作。李天明學的是無線電技術,對地鐵列車電子板的維修并沒有多少經驗。面對挑戰,他一頭扎進書堆里,刻苦鉆研,并利用周末時間到電子市場上淘零件,做測試。終于,在班組成立一個月后,他成功修復了第一塊輔助系統主控板。李天明由此成為廣州地鐵車輛電子板件自主維修的開拓者。之后,他一步一個腳印,先后獲“廣州市杰出青年崗位能手”“廣州市勞動模范”“全國最美青工”等榮譽稱號,他牽頭組建的“李天明創新工作室”在2021年被評為“廣東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
張重陽,廣州地鐵檢測設備首席維修專家,2020年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他的經歷同樣勵志。
2003年,張重陽從化工行業轉行到地鐵維修行業。經過多年辛勤耕耘,他從一個地鐵檢修“門外漢”,蛻變為大師級大型檢測設備檢修專家:他創新了多個維修技術先例,填補了行業空白,包括牽頭設計制作“鋼軌打磨車電動沖洗道床裝置”,開啟了該領域的技術先河;參與研發全國第一套機器視覺檢測系統,技術領先全國行業;帶領團隊研發行業首創的“三遍打磨工法”,改變了十幾年來未曾撼動過的傳統打磨模式;設計制作網軌檢測車“30米長距離鍵盤驅動器”,成功解決了軌檢車不能輸入里程的技術難題。


像李天明、張重陽這樣的人才不勝枚舉。
近年來,廣州地鐵維修團隊涌現出大批先進集體與個人,如信號首席檢修專家戴楊波2016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接觸網高級檢修專家鄧志靈2022年被授予第21屆全國青年崗位能手,車輛高級檢修師羅海欽2020年被授予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機械高級維修專家何允烘2017年被授予廣東省“最美南粵交通工匠”;基地維修中心車輛大修部2022年被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通信四分部2017年被授予全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先進班組”,信號六分部被授予全國青年安全示范崗……
人才輩出,得益于廣州地鐵對一線維修檢測工人的重視與呵護,以及員工的自我加壓、奮發拼搏。
人才培養體系日臻成熟
廣州地鐵憑借30年的建設及運營維護經驗,如今形成了運維必需的全流程技術沉淀,各專業設備均有完備的維修規程、維修工藝、操作指引及故障預案,為設備維護規范化、科學化、精準化提供了精確指導。
據悉,廣州地鐵具備全專業自修能力,可以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實現地鐵運營維護涉及的車輛、通號、機電、供電、軌道等20多個專業設備的維護保障工作。
除常規地鐵運營維護外,廣州地鐵還承接了有軌電車、市域城際、外拓業務(含長沙軌道交通六號線、南昌軌道交通三號線、重慶地鐵四號線二期、昆明機場線等國內項目及巴基斯坦拉合爾軌道交通橙線項目)的運維及咨詢項目,并且是目前國內首家地鐵單位承接城際線路運維的單位,在地鐵、有軌電車及城際等不同軌道交通制式方面均積累了豐富的運維經驗。
為了持續加強維修人員隊伍建設,廣州地鐵長期為運營一線維修檢修人員提供系統性、計劃性、針對性的培養和訓練,從新員工培養到在崗員工培養,按照群體的不同設置了不同的培養階段和培養項目,更新員工知識,開拓員工技能,推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整體提升提高員工的技術技能水平。廣州地鐵還為員工提供了豐富的技能培養平臺,如技師創新工作室、高技能人才貫通評價政策等。通過將高技能人才培養與生產技術攻關等活動融合,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的技術技能優勢,實現高技能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攻關克難的雙贏,并打破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與職業技能評價界限,拓寬技術技能人才發展通道。同時,為一線維修檢修人員提供了縱向和橫向發展通道,為員工的職業發展提供支持。
在后勤保障方面,除了每個工種必需的勞保配置,廣州地鐵還從提供用餐便利、夜班津貼、定期安排醫療巡診等方式,為一線維修檢修人員提供工作和生活便利。據悉,廣州地鐵還有EAP(員工幫助計劃)為員工提供心理健康關愛,咨詢熱線為員工24小時開放。(史夏倫、曾盈對本文亦有幫助)
編輯/張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