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碩
黨的二十大強調,要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強化監督風險的全流程管理,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是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的內在需要,是推動企業生產經營改革發展的重要保證。
中央企業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在監督體系的框架下,創新大監督體系實體化運作工作機制及工作方法,以系統思維應對問題風險、分析研判形勢、科學作出決策,實現監督體系運轉的動態監測,破除問題風險與精準預警之間的壁壘。通過最大限度發揮監督體系的效能,實現“風險預判-問題發現-問題處置”的監督風險全流程管理,為最大限度發揮監督效能,確保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落實到位,推動黨建與業務融合以及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理論和實踐參考。
監督風險全流程管理的內容
監督風險的全流程管理,主要是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人員,著重加強風險防控體系建設,重視企業管理各個環節的風險識別、預警處置,從監督前、監督中、監督后全面規范管理流程。
監督實施前,重點抓好制度機制建設,明確流程及要求,重在準確開展風險預判和預防。監督過程中,要著重加強信息溝通和貫通協同,重在提高監督質效和主動發現問題的能力。監督發現問題后,通過考核、評價、檢查和追責等手段進行監督管理,重在做好發現問題的妥善處置。
紅橙黃預警監督機制的運轉模式
基于問題數據庫的紅橙黃預警監督機制,重在突出“強預警、嚴問責”,將監督問責作為重要抓手,通過加強追責問責力度,強化整改落實和責任追究工作,形成“以查促改”“以改促建”的動態優化機制,不斷完善內控體系。在現有的監督體系管理框架下,以信息化數字化平臺建設為載體,通過建立一個具有問題收集、風險分析和處理、數據挖掘、預警分析功能的強大數據庫,以此為基礎推廣運用監督風險圖譜和紅橙黃預警處置機制,充分挖掘數據潛能,針對性解決當前企業內部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全面推動監督工作邁上高質量發展的新臺階。
搭建問題數據庫。在大監督體系分工協作、資源共享、整體聯動等工作機制有效運轉的前提下,各監督主體按監督計劃推進各類監督檢查。各監督主體日常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形成報告后同步抄送監督委員會辦公室報備。以此為基礎,建立涵蓋各專業領域的監督問題數據庫,為數字化手段開展監督奠定基礎。
建立紅橙黃預警處置機制。聚焦解決問題重復發生、屢查屢犯的頑疾,運用監督風險圖譜,明確問題的編碼規則和具體風險類型的判定標準,對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分類匯總、分層管理。在紅橙黃預警處置機制下,將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按照問題風險爆發頻次及嚴重性,分為紅燈嚴肅問責、橙燈督促整改、黃燈提醒教育三類處置情形,進一步加強監督檢查發現問題的處置力度,規范嚴肅進行責任追究,有力推動問題得到有效整改。

搭建數字化信息平臺。樹立“大數據+監督”思維,把大監督體系的業務流程從線下遷到線上,通過定期分析整理監督計劃及問題數據、及時跟蹤整改,為準確分析研判形勢提供信息支撐;建立趨勢分析模型,進一步挖掘數據潛能,及時預警可能存在的問題風險,為提前部署專項治理、解決根源問題提供決策參考,真正讓監督體系的數據動起來,為公司經營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對實現監督風險全過程管理的意義
通過運用紅橙黃預警監督機制,加強了問題風險的預警處置,推動了問題有效整改,實現了監督風險全過程的閉環管理,極大提高了監督效能。
聚焦事前控制,強化預警分析作用。全面梳理企業近年來監督報告中發現的問題,根據監督風險圖譜逐一完成入庫處理,同步建立起動態分析的管理看板并及時錄入新問題,通過深度挖掘數據價值,為科學分析趨勢、精準研判生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如可以為巡視巡察工作提供某單位近年來監督檢查發現問題的趨勢分析報告,便于巡視巡察工作快速聚焦重點、提升巡察效果。
從嚴追究責任,推動問題有效整改。按照黨內問責法規及精準運用“四種形態”有關要求,明確劃分主體、對象、內容及流程,確保責任追究工作規范化、程序化、正規化。在問題整改環節,建立了三級審核機制,一是要經過整改單位審核,體現整改的主體責任;二是要經過上級職能部門審核,體現職能監督責任;三是經過紀檢監察部門審核,體現專責監督職責。此外,監督體系職能部門共享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到徹底整改的全過程各環節均通過監督體系數字化信息平臺實現,確保問題可追溯、整改進度可控制。
下一步展望
從目前的實踐來看,監督體系實體化運作機制、運用監督風險圖譜和紅橙黃預警分析處理機制開展數據分析和風險預警還需要在實踐中檢驗和完善。
持續完善監督體系,為實現監督風險全流程管理提供支持和保障。
監督風險的全流程管理依賴于監督體系的有序運轉。在提升監督效能、實現監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導向下,對健全完善監督體系的分工協作、資源共享、整體聯動等內部協調運作規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打通監督主體之間的壁壘為目標,必須堅持和完善定期會商機制,監督信息歸集機制,問題報備、線索移交、處理反饋機制,上下聯動機制,整改落實機制,成果運用機制以及監督評價及責任追究等七大協作配合機制。
堅持數字賦能,助推監督效率得到質的提升。
監督質量要得到提升,必須在數字化建設方面下狠功夫,實現監督全流程管理與數字化建設全面接軌,通過對數字化責任清單、落實措施、完成時效全過程動態監控,為分析研判形勢提供更加科學、準確、快速的信息打下堅實基礎。
完善追責問責機制,建立簡潔高效的考核體系。
要建立科學完整、簡潔高效的考責、問責指標體系,將運用紅橙黃監督預警工作機制和監督風險管理工作成效與考核掛鉤,從發現問題、處置情況等維度賦予分值并進行評價。要有效運用各類監督成果,對監督發現的問題,認真分析研判,對違反黨章黨規黨紀和法律法規,履行職責不力、失職失責的組織和個人,精準有效開展追責問責,以案促改,警醒教育干部員工,倒逼責任落地。
在后續的實踐中,要繼續在實踐中優化完善紅橙黃預警監督機制,創新大監督體系的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強化監督風險的全過程管理,及時堵塞漏洞、補齊短板,不斷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為完善權力監督制約、加強風險防控提供更多、更好、更有效的借鑒與參考。(作者為南方電網云南國際公司紀委書記)
編輯/余弘陽?區建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