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浩月
作者:楊苡 出版單位:譯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1月
楊苡先生于今年1月27日去世,享年103歲。她的口述自傳《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在同月出版,對于讀者而言,閱讀這本書,成為懷念她的最好方式。
看過很多人撰寫的有關楊苡的諸多文章,知道她與巴金的通信故事,亦對她與“大李先生”(巴金的二哥李堯林)的交往很感興趣。但無論外界怎么寫,都不及當事人自己的敘說來得更有現場感與真實感。因此,讀《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最讓人觸動的,便是楊苡對一些人與事的完整還原,其中,尤以她與“大李先生”的擦肩而過,令人印象深刻——到了期頤之年,楊苡已經可以坦然地講述這段往事,清晰地辨出這份師生感情中的其他成分,客觀地評價這段交往對自己的重大影響。
在途經香港前往昆明西南聯大時,家世顯赫的楊苡,本可以和部分同行者一樣,通過香港這個跳板改變命運,像她的哥哥楊憲益一樣,去海外留學。但她與“大李先生”有一個“昆明見”的約定,使得她堅定地走向昆明。在混亂的年代,其實沒有多大的實現可能,可正是那三個字的約定,使得楊苡的一生,有了重大的轉折,也有了一份深深的痛感。《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整本書都是在云淡風輕的講述,只有結尾時,楊苡談到“大李先生”的去世,才流露出黯然的情緒。
電影《一代宗師》有一句臺詞,“人生若無悔,那該多無趣啊。”《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中也有若隱若現的悔,讓人讀了心生惆悵,那是屬于少年人的一種愁緒,雖然可以用一些外在的東西來遮擋,可一旦遇到時代巨變,個人便成為一片漂浮于河面上的落葉,只能無力地順流而下。《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這本書很容易讓人想起齊邦媛先生的《巨流河》,在閱讀感受方面,它們都讓人不忍釋卷,而吸引讀者的,恰是那份小人物身處大歷史之下所產生的“歲月呼嘯”。面對歷史的車輪,他們所做出的哪怕一點點的抵抗,都令人動容。
楊苡的美,很大程度上源自她的抵抗者身份,雖然在整本書中,她并未提及“抵抗”,但對命運的抵抗,恰恰使她成為現代中國最早擁有女性意識的那一批人。她所接受的教育與文學啟蒙,注定會讓她不甘于接受舊式家庭的不平等,也注定會讓她對院墻之外的世界抱有強烈的渴望。所以,楊苡的西南聯大求學經歷,以及在這當中遇到的有趣的人與事,還有生活與心靈所受到的磨難,都使得她擁有了抵抗命運的初步“武器”。
楊苡的勇氣,因為對文學的熱愛,而得到一步步鞏固。從書中的講述看,是貫穿她一生的通信、閱讀與寫作,幫助她逐步建立了屬于她個人的“城堡”。
少年時,當別的同學在課堂上聽講,她則埋首于書信當中,那些回信是外界傳來的響亮的回響,讓她一點點超越了自卑;青年時,她進入西南聯大,成為諸多名師的學生,和沈從文成為鄰居,文學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她的一枚耀眼徽章;此后,她踏上翻譯之路,首創“呼嘯山莊”這個譯名并翻譯出多部經典作品,文學,已經徹底改變了她的思想,楊苡憑借她的勇氣成為了她想成為的人。
凡是讀過《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的人,一方面為楊苡自視平凡的講述和樸實無華的文風所打動,另一方面也為她對美的追求以及為之付出的勇氣所感染。楊苡先生雖然已經離世,但她留下的這本書,包括書中的故事,依然會在這世間久久地流傳。
本期推薦

40位學人的讀書之樂、藏書之趣
作者:程章燦 史梅
出版單位: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6月

送外賣的行吟詩人,記錄勞動者的自尊
作者:王計兵
出版單位:臺海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