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5日,洪都拉斯外交部發表聲明,正式宣布與臺灣斷絕“外交關系”。3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在北京與洪都拉斯外交部長雷納舉行會談,并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洪都拉斯共和國關于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主要內容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洪都拉斯共和國,根據兩國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茲決定自公報簽署之日起相互承認并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兩國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基礎上發展兩國友好關系。
洪都拉斯共和國政府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洪都拉斯共和國政府即日斷絕同臺灣的“外交關系”,并承諾不再同臺灣發生任何官方關系,不進行任何官方往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洪都拉斯共和國政府的上述立場表示贊賞。
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馬克龍于4月5日至7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自2019年以來馬克龍首次訪問中國。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憲法委員會主席法比尤斯、多位部長和議員以及60多位大企業負責人、20多位文化界人士等將隨團訪問。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一同訪問中國。
此次中國之行是一次集政治、經濟、外交和文化交流為一體的訪問行程,馬克龍總統高度重視此訪。訪問期間,馬克龍總統同習近平主席就雙邊關系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舉行會談,雙方還舉行了經濟、文化等多場配套活動。
多家外媒對馬克龍訪華予以高度關注,稱馬克龍此行不僅給法國帶來積極影響,也向歐洲國家傳遞出積極信號。據消息稱,馬克龍希望能夠借此行維護和平衡中國與歐洲的貿易關系,并同中國在氣候和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建立“共同議程”。
4月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愿同法方一道,以此訪為契機,推動緊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取得新成果,為中歐關系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并為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3月29日,美國和俄羅斯停止共享核武器數據。《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是兩國之間簽訂的最后一項軍備控制條約,根據該條約,兩國應該半年進行一次數據分享。美國不與俄羅斯分享其核武庫的關鍵數據是對《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又一次打擊,此舉標志著拜登政府首次對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暫停”履行該條約進行回應。
美俄雙方并未暫停該條約的所有限制。報道稱,美國計劃隱瞞的數據包括部署在美國特定基地的轟炸機、導彈和核彈頭數量的相關信息。但美國將繼續根據條約要求向俄羅斯通報戰略轟炸機、導彈、潛艇的動向及其作戰狀態。俄羅斯已經拒絕雙方相互進行現場視察、參加有關合規問題的會議以及交換數據,并停止向美國通報其戰略核力量的動向,但俄方并未拒絕對其核力量的所有限制。
俄羅斯外交部在宣布暫停參與該協議時表示,莫斯科將繼續遵守該條約對其可部署核彈頭數量的限制,“以在核導彈領域保持足夠程度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俄副外長里亞布科夫表示,盡管俄羅斯暫停了《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但仍將根據1988年的協議向美國通報洲際彈道導彈和潛射彈道導彈的發射情況。
4月5日凌晨,以色列軍警進入位于耶路撒冷老城的阿克薩清真寺,與巴勒斯坦民眾爆發激烈沖突,當天以色列軍機還對加沙兩處目標實施空襲。據巴勒斯坦人道組織紅新月會稱,有至少15名巴勒斯坦人受傷。沖突發生后,約旦河西岸地區爆發抗議活動。針對巴以雙方在阿克薩清真寺的沖突,巴勒斯坦總統府發言人阿布·魯代納表示,以色列這一行為“越過紅線”,將導致更大沖突。

3月30日,紐約曼哈頓大陪審團投票決定對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發起訴訟,指控其涉嫌在2016年競選期間通過律師邁克爾·科恩向女演員丹尼爾斯支付“封口費”并偽造商業記錄,并在此后公布了對特朗普包含34項涉嫌商業欺詐指控的起訴書。4月4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紐約曼哈頓地區法院出庭接受問訊,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面臨刑事指控的前總統。據稱,特朗普對起訴書中的34項指控表示不認罪。
此次檢方調查重點是特朗普和特朗普集團在“封口費”安排中是否存在非法記賬以掩蓋違反聯邦競選資金法律等行為。檢察官在庭審結束后表示,在紐約州利用商業欺詐掩蓋其他罪行已經構成重罪,并稱檢方已經掌握了“其他證據”。特朗普的律師則在庭審后表示,針對特朗普的起訴書不過是一紙“模板”,其中沒有涉及“違反聯邦和州法律”的內容。此案下一階段要求特朗普本人到場的聽證會將于今年12月4日舉行。庭審期間,特朗普的支持者和反對者在特朗普出庭的紐約曼哈頓地區法院外發生了對峙。

4月3日至4日,美日韓三國在韓國濟州南部公海實施為期兩天的反潛聯演和搜救聯合演習,這是韓美日時隔六個月再次實施反潛聯演。據稱,此次反潛聯演由美國第11航母打擊群指揮官克里斯托弗·斯威尼負責指揮,旨在提升韓美日聯合應對“朝鮮日益升級的潛射導彈等水下威脅”的能力。在演習中,三方將利用韓美海軍的一次性水下自航靶,提升對朝鮮水下威脅的三軍協作探測、追蹤、情報共享、擊沉能力。韓國媒體稱,韓美日三國海上戰斗力在展開以朝鮮為假想敵的反潛演習。隨著近期朝鮮水下武器體系多元化,三國有必要以強大的聯合戰斗力應對。為表現出強大的對朝遏制力,此次聯演還動用了美軍核動力航母。
對此,朝鮮中央通訊社發表評論文章,對美韓3月以來舉行的“自由之盾”等聯合軍演以及美日韓此次舉行的聯合海上演習予以猛烈抨擊。
4月1日,埃及外長舒凱里在首都開羅與來訪的敘利亞外長梅克達德舉行會談,雙方討論了促進雙邊關系的方式及共同關心的地區和國際問題,這是敘利亞外長時隔十余年后首次訪問埃及。
舒凱里重申埃及將全力支持旨在盡快達成全面政治解決敘利亞危機和實現敘利亞民族和解的努力。敘利亞危機的全面政治解決將結束外國對敘利亞事務的干涉,確保恢復敘利亞的安全與穩定,維護敘領土完整和主權,保護敘人民的資源,并消除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還將有助于數百萬敘利亞難民自愿和安全回國。
梅克達德表示,敘利亞贊賞埃及在過去幾年中的支持和今年2月敘發生地震后提供的人道主義援助,希望更多的阿拉伯國家與敘利亞團結一致,幫助敘利亞克服危機、重返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大家庭。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后,阿盟中止了敘利亞的成員國資格。
4月3日,一艘載有大量貨物和乘客的船只在剛果(金)東部的基伍湖沉沒,造成至少20人死亡,另有50人失蹤。剛果(金)地方一官員稱,出事船只從南基伍省出發前往北基伍省首府戈馬市。該名官員并未說明船上人數及事故原因。據報道,出事船只超載嚴重,載有約150名乘客,啟程后遭遇惡劣天氣沉沒。目前搜救工作仍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