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瑾


要認的字:亭? ?咨? ?詢? ?劇? ?管? ?理? ?寶? ?塔? ?餐? ?廳
一、教材簡析
語文園地一“識字加油站”通過一張公園的導覽圖,為我們呈現了公園表示處所的6個詞語,其中“湖心亭、寶塔”是游覽的景點,“咨詢處、管理處、餐廳、露天劇場”為公園的內部設施。教學時可引導學生從導覽圖中識字,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和養成在生活中自主識字的習慣。“識字加油站”需識記10個生字,除“寶”是會意字外,其余均為形聲字,應注意運用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形聲字組構規律,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其本義和引申義。
二、生字解析
(出示公園導覽圖)師:春天到
了,處處生機盎然,讓我們走出家門,到美麗的公園逛一逛吧!在進入公園之前,大家先來看這張導覽圖,你了解公園都有哪些景點設施嗎?(相機出示生詞:湖心亭、咨詢處、露天劇場、管理處、寶塔、餐廳。)
1. 湖心亭——
亭,形聲字,高省形,丁聲。古文字像設在路旁供旅客停留歇息的處所,后多指在林間、路邊或公園里的有頂無墻的小型建筑物,如:涼亭、茶亭、八角亭、亭臺樓閣。如今又指像亭子類的小型建筑物,如:崗亭、報刊亭、電話亭。“心”在人體的中間,故導覽圖中的“湖心亭”就是指建在湖中央的涼亭。由亭子的端正直立又引申指站立端直,如:亭亭玉立。現在的字形仍依稀可見像高臺上的涼亭形。教學時可將“亭”去掉聲旁“丁”寫成,再簡筆畫成,加深學生對“亭”這一建筑物的認識,再提示“丁”是聲旁表讀音。“亭”和“丁”的聲母雖然不同,但韻母都是inɡ,韻母相同,讀音相近。
過去在路途中常建有供行人歇息乘涼的“涼亭”。人行走累了,見到涼亭常會停下來歇息一會兒,故又可以將“停”當作會意字,識記為“人”見到“亭”便會“停”下歇息。據此形義可識記為:
高字去口下加丁,
行人到此常停停。
四面無墻透風涼,
能擋雨來又遮陰。
2.咨詢處——
(1)咨,形聲字,從口,次聲,用口打聽,故從口。
(2)詢,形聲字,從讠,旬聲,張口詢問,故從讠。教學時可引出“讠”的繁體“言”,提示“言”下也是“口”,咨詢即是詢問、商量、商議的意思,這自然也都離不開“口”。認讀了“咨詢處”后可以提問:我們一般在公園的咨詢處都會問些什么問題呢?聯系生活實際,加深理解,識記字形,學用結合。
“咨”從口,“詢”從言,形義可識記為:
咨詢須開口,語言要得體。
不懂就要問,方向不偏移。
3.露天劇場——
劇,形聲字,《說文》為“劇”,清代文字學家朱駿聲認為是“勮”字之誤,從力,豦聲,本義是用力過分,猛烈厲害,詞語如:劇烈、劇變、劇痛、加劇。后訛變為“劇”,簡化為“劇”,從刀,居聲。形義可靈活識記為刀尖銳,打斗厲害,割人劇痛,故從刀。現代作戲劇義。戲劇的內容必須有激烈的矛盾沖突,與現實生活有強烈對比,與本義亦有聯系,詞語如:戲劇、京劇、話劇、舞劇、悲劇、歌劇、歷史劇、電視劇。文中詞語的“露天劇場”與封閉的劇場相對,指上面沒有遮蔽物,用來演出戲劇、歌舞、曲藝等的場所。表示“戲劇”意思的“劇”教學中亦可靈活識記為:
居然拿刀,打來打去。
原是劇場,化裝演戲。
4.管理處——
(1)管,形聲字,從竹,官聲。本義是竹管,故從竹,引申指用竹管制作成的樂器,如“簫管”。又泛指一切管狀的東西,如:鋼管、血管、氣管。古代鑰匙成管狀,故鑰匙也叫“管”,如《左傳·僖公二十三年》“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于是由掌握鑰匙又引申為管理,管制。形義可用字謎識記:
竹頭加個官,內空長又圓。
做笛可吹奏,有它引水遠。
古代指鑰匙,有它可開關。
手中有鑰匙,事物歸他管。
(2)理,形聲字,從玉(作偏旁省點作,俗稱斜玉旁),里聲。本義是治玉,就是順著玉的紋理把它從石中解剖出來,并琢磨成器,由此引申為治理、整理、修理等義,詞語如:辦理、管理、修理、治理、整理、清理、理發。琢磨玉器要順其紋路下刀,故又引申出事物的紋理,并進而引申指事物的條理、規律、準則,詞語如:道理、合理、定理、理解、理念、理智、理論。
“管理”就是既要“管”,又要“理”,意思是負責某項工作,要設法使它順利進行,出現問題還要及時處置。圖中的公園管理處就是指負責公園內部綠化養護、水電設施維護、衛生保潔、安全監管等工作的辦公部門。
5.寶塔——
(1)寶,繁體為寶,從宀,從貝,從玉,缶聲。現為簡化的會意字,從宀,從玉。可識記為:家里(宀)有“玉”,當然是寶貝了。本義是珍寶,引申為珍愛之物,詞語如:珍寶、寶貝、珠寶、財寶、寶庫、寶劍。“寶塔”的“寶”原是指佛塔的“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等七種寶貝之物,后稱“寶塔”,是對“塔”的一種愛稱。形義可識記為:
寶蓋下面有玉,這字當然是寶。
寶塔寶石寶劍,財寶珍寶國寶。
(2)塔,形聲字,從土,荅(dá,小豆)聲。塔用土石筑成,所以用“土”表形。本義指佛塔,引申指似塔的建筑,如:寶塔、燈塔、水塔。形義可靈活識記為:
土旁加荅組成塔,風景區里有寶塔。
欲窮千里風光美,一層一層上寶塔。
6.餐廳——
(1)餐,形聲字,從食,聲。本義是吃,詞語如:餐具、餐廳、會餐、野餐。引申為飯食以及吃飯的次數,如:中餐、晚餐、西餐、一日三餐。聲旁讀音“cán”,從,從又(手),意為用手在穿鑿殘骨。現字形變化較大,不單獨使用,僅作聲符表讀音。形義可識記為:
字在上面,食字在下方。
每天用三餐,無它餓得慌。
(2)廳,形聲字,繁體為廳,從廣(敞開的房屋),聽聲兼義。本義為古時官員辦事之所,官員辦事自然就要聽取下屬或民眾稟報有關事項,故“聽”(聽)既表聲,也兼表義。現代泛指國家的辦事機關,詞語如:教育廳、財政廳、辦公廳。現為簡化字,從廠(hàn),丁聲。“廠”表示石崖,可遮雨,故又引申指簡陋的房屋或非正室,常指聚會或招待客人的較寬敞的大房,詞語如:客廳、大廳、正廳。課文詞語“餐廳”即是用餐的大廳。
三、教法提示
1.本課“識字加油站”中的6個詞語可以分為景點和內部設施兩類,其中表示設施的三個詞語的詞根“處”“廳”“場”均表示處所。“處”的異體字為“処”,左邊的“夂”是腳,右邊的“幾”是小桌子,意思是人(以腳代人)坐在幾旁,也就是停止之處。后又加“虎”頭作聲符構成繁體的形聲字“處”,現又以“卜”表聲,簡化為新形聲字“處”。可提示學生,“夂”是腳,由腳再引出所到之處、地方的意思。表示設施的“咨詢處、管理處、餐廳”,它們的功用主要是從前面的限制詞表現出來的,這些限制性的詞語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字理上分析其形義,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這些部門的功能與職責。
2.在識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說還了解哪些景點,有哪些服務于游客的景區設施。
3.教師進行教學小結時,要提示學生出外游玩要善于借助導覽圖安排好自己的游覽路線,并注意認讀導覽圖中的字詞,要學會在生活中識字。
(作者單位:河南漯河市源匯區許慎小學)
責任編輯 張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