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雁 韓猛 魏寒冰
摘?要:勞動教育重回本位,地位也在逐步提升,肩負著新的使命。高校作為勞動教育實踐的重要載體,探究、構建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科學體系已經成為當代人才培養的重要實踐課題。當前,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處在初級階段,需要面臨重重挑戰,大力實施勞動教育卻出現各種形式化、虛化等現象,最后展現的勞動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高校勞動教育要及時地從實踐層面進行整改,推動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的創新發展,實現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科學化、常規化的長期穩步式發展。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的現狀存在組織不充分、形式不豐富、效果不理想等現實問題。從宏觀的角度進行原因分析,做出具體的可操作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實踐路徑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7.038
中華民族的輝煌和成就是通過勞動創造出來的,勞動扎根于中華各民族人民的內心之中。步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勞動教育的地位得以再次提升,使其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新時代高校教育的必然內容,肩負著培養“五育”健全發展時代新人的責任。德智體美在高校教育體系和制度中都獲得應有的重視,但是勞動教育部分相比孱弱。旨在增強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的效能,本文以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為研究對象,科學地探求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實施進行系統的剖析,由此強化對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實踐的引導。
1?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
新時代的勞動教育在教育體系中占據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意見》等文件的指導下,各大高校開始紛紛積極開展和實施勞動教育理論和實踐,取得一定的結果和成效。但是我國教育環境復雜、形勢緊張,新時代的高校勞動教育又處于初步階段,在勞動教育過程中出現一些現實問題。高校勞動教育過程中存在組織不充分、內容不明確、形式不豐富、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1.1?勞動教育組織不充分
大學生對勞動教育的評價、內容等方面存在異議,說明高校勞動教育的相關制度、管理組織不充分。其制度和管理組織方面的不充分主要體現在缺乏專門的規章制度和部門機構。高校作為勞動教育的排頭力量,需要更好地統籌和聯系各方資源來強化大學生勞動教育的效果,無論是與大學生所學專業相結合開展的實習實訓,還是通過產教融合而開展的校企合作實踐活動,或是非生產性的、具有服務性質的社會公益實踐活動,高校都需要一個專業的部門代表學校與各資源方組織進行溝通與協商,包括學生實習實踐的流程以及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勞動風險評估與預防控制案制定、緊急情況處理機制等方面的制度協定。高校勞動教育的相關政策規定及落實細則的制定與完善要面向全體大學生和教職工人員,這也是勞動教育穩步有序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將政策落到實處才是切實加強大學生勞動教育的關鍵所在。
1.2?勞動教育形式不豐富
勞動教育形式的貧乏是高校普遍出現的問題,目前很多高校勞動教育主要還是讓學生參加清潔類的體力勞動,活動內涵挖掘不夠,影響力有限。
勞動教育的目的除了讓大學生掌握科學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更注重培養大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和應有的勞動素質。勞動教育的實踐活動就是為了引導大學生走出課堂、親身體驗勞動,在實踐和體腦結合中實現學以致用,知行合一。豐富的課內外、校內外勞動實踐活動是提高大學生勞動意識和參與度的重要教育形式,能夠充盈大學生課余文化生活并引導他們接觸社會。勞動教育基本范疇可分為生產性、日常生活性、服務性三類,勞動實踐活動相應也有這三種類型。但是,高校的勞動教育形式普遍偏向理論教學之外,實踐活動方面偏向日常生活性,生產性和服務性的勞動實踐活動偏少。即使高校舉辦了勞動實踐活動,總體次數和頻率也較低,在勞動實踐活動的設計上也表現為形式重復老套,內容簡單陳舊。
1.3?勞動教育效果不理想
大學生對勞動觀念闡述、實施的勞動行為都側面體現了高校實施的勞動教育效果如何,是否達到了勞動教育目標的設定,是否讓大學生將勞動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決定勞動教育效果質量的高低要對多種因素分析,上述討論的高校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組織不充分、形式不豐富都造成了勞動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勞動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大學生的勞動思想觀念存在錯誤,對勞動的內涵、勞動的意義理解不到位;掌握的勞動技能稀少、低能;無法具備自主的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等。這些問題都是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高校實施勞動教育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如果勞動教育效果不理想,說明高校實行的勞動教育過程中忽略了隱藏著的問題,導致學生即使接受了勞動教育但是成效不佳。
2?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根據分析上述高校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可以看出,它們已經阻礙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工作的發展狀態,嚴重的弱化了勞動教育的效果。這些問題清楚擺在我們的面前,并不是沒有相關的政策支持和政府推動。挖掘問題存在的深層原因,是因為新時代下勞動教育環境愈加復雜多變,任務更加沉重艱巨,勞動教育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因此,必須要深入探究高校勞動教育的癥結所在,預防和化解高校勞動教育中的不利隱患,對癥下藥找出導致高校勞動教育產生不良問題的根本原因。
2.1?勞動教育制度不健全
各高校在積極投入勞動教育創新工作的同時,也要關注相應制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例如在管理制度層面上,部分高校只是積極學習中央文件但不能督促部門協作,激發管理實效。勞動教育專業化教師隊伍緊缺,勞動育人的效果不佳。勞動課程制度體系目標不明確、結構不清晰,教育內容和方法單一、勞動教育的場所和資源做不到緊密結合等制度要求片面。勞育制度的表面化和執行力度不足,致使一些高校在開展勞動實踐中出現教學內容徒有虛表、教學活動娛樂化等不良現象。
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意見》和教育部印發的《綱要》對勞動教育進行了精準的實施細則制定,面向高校的勞動教育從宏觀的角度開展指導,高校由此獲得了設計勞動教育課程、安排勞動教育實踐等的高度自主權,但是也造成了學校勞動教育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勞動教育基礎設施方面很多學校有專業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等,但是其利用率不盡如人意,勞動教育被異化為單純的勞動知識理論學習;高校出現勞動教育安排時間過少,或者只安排單一的勞動教育理論學習課程;高校未能充分利用多元的、連接式的勞動教育資源,大學生在企業、社區等場域進行勞動教育的寥寥可數。因此,高校勞動教育要健全勞動教育相關制度,利用健全制度支撐起教育的運行。
2.2?勞動教育課程體系薄弱
勞動教育是幫助高校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教育內容之一,高校進行勞動教育的重要渠道就是將其課程化。課程是每一位學生接受教育的重要手段,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直接、最顯效的方式也是通過課程。就目前的形勢來看,高校中一部分課程雖然加入了勞動教育的內容,但是它們大多傾向專業勞動技能方面的培育,輕視了對大學生勞動價值觀、勞動倫理等勞動科學素養方面的培育。高校開辦的勞動教育課程也要與其他專業課相須而行。
高校勞動教育課程的目標是為了讓大學生積極主動并且充分的學習勞動相關的理論知識,牢牢掌握勞動相關的實踐技能,其課程的設計和安排要依據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大學生,他們的學習狀況和實際需求。拘泥于理論層面的勞動教育教學高校要進行反思,結合具體的勞動實踐活動才是最佳的勞動教育教學方式,這樣的勞動教育才能務實。
2.3?勞動教育載體一元化
高校勞動教育的載體指勞動教育相關教學活動開展的場所、平臺。學校要發揮領導作用,利用多方資源,指導大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方面的狀態。利用趣味化、多元化的實踐手段,助力高校青年學生主動踐行勞動教育,實現其良性循環。高校勞動教育的載體不只是校內課堂這一種方式,要根據新時代的社會發展和學生特點開發創新型的教育載體。
互聯網平臺作為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最具創新和時代性的新型載體。勞動教育的內容質量、傳播形式、實踐方式等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的搭建實現大跨步式的提升,同時也可以幫助高校教師和學生對于新時代勞動發生新形態變化的充分認識。教師作為勞動教育的重要傳播者、講授者,要時刻關注網絡平臺的更新與運用,例如大學生經常使用的微博、抖音等,經常性關注與勞動教育有關的熱門話題,積極和大學生在線下進行觀點交流,將構建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教學、實踐、探究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現實化;將網絡平臺的功能最大化利用起來,借助學校或各個學院的官方網頁、微信公眾號宣傳勞動精神、勞模精神與工匠精神,循環播放相關勞動精神的先進事跡和大國工匠事跡視頻,勞動教育實踐的系列報道等高校自媒體活動。
3?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的實施路徑
勞動教育的育人性必須在高校教育體系之中發揮根本性作用,這是高校實現教育根本任務的基本保障,在行動方面就需要采取實用性強的教育策略。高校要從思想、制度和載體三個方面進行勞動教育實施改進,穩妥推動高校勞動教育科學系統發展。
3.1?加強勞動教育思想,形成正確的勞動認知
高校勞動教育的有效實踐與思想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正確的勞動教育思想能夠指導勞動教育實踐達到百舉百全的效果。所以,勞動教育思想是勞動教育的頂梁柱,需要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尊重勞動成果的態度、尊崇高尚的勞動倫理觀等來指引大學生不論是在日常生活或是專業技能等各方面的勞動行為。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實現立德樹人的重要教育方式之一,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包含了勞動教育,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作用。高校要結合當前的現實背景,樹立勞動教育理念,輔助老師開展創新性的勞動教學,幫助大學生建立科學的勞動教育觀念,在思想上愿意主動學習接受勞動教育。從勞動教育內容形式、意識實踐、校內外三個方面制定高校勞動教育標準,強化高校勞動教育綜合育人能力。
3.2?健全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制度體系
制度體系在高校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高校勞動教育的制度體系還是需要進一步完善,這樣才能更完備地發揮制度優勢。學校勞動教育的實施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著實需要一套完整系統的制度體系的來保障其順利有效運轉。制度體系幫助高校實現內部和諧、穩定、步調一致的行為規范,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應該制定科學、民主的制度體系來確保勞動教育的良性運行。再者,健全勞動教育制度體系貫徹落實后,高校也要加強執行能力,防止其發生形式主義錯誤行為。因此,通過完善高校勞動教育條件保障,做好人、物、財全方位條件保障,守護好勞動教育的發展;只有改革高校勞動教育考核評價機制,強化大學生自主學習勞動教育的能力,發揮教師自主創新勞動教育教學的積極性,才能保證勞動教育的持久性;調配高校勞動教育資源,實現家庭、社會多方協力合作,激發高校勞動教育的機動性。
3.3?豐富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載體形式
高校要徹底改變勞動教育組織不充分、內容不明確、形式不豐富、效果不理想的這種現狀,保證大學生能夠主動接受并且踐行勞動教育,為了提升并不斷加固勞動教育在高校教育體系中的地位,有必要采取豐富多元的手段,從現實層面豐富勞動教育載體形式。創建現實的情景,以具體化、通俗化為主,抽象化、學理化為輔,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高校尤其要注意走進大學生生活中去,由說教到滲透、由封閉到開放、由單向到互動。只有凝聚青年學生群體打好學生基礎,全校樹立起正確的勞動觀念并深入學生內心立竿見影。擬建豐富的高校勞動教育環境,環境可以對大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勞動模范進校園,讓大學生與勞動榜樣近距離接觸,真實感受到榜樣的力量;構建高校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讓大學生在學習中實現勞動,保障勞動理論實踐互不耽誤。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01).
[2]曲霞,劉向兵.新時代高校勞動教育的內涵解析與體系構建[J].中國高教研究,2019,(02):74.
[3]鄭銀鳳.“90后”大學生勞動觀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
[4]王彥慶.新時代大學生勞動教育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1.
[5]鐘飛燕.新時代學校勞動教育研究[D].吉林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