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要:由于漢字自身的發展變化及使用者的不同,使得漢字教學成為一項非常繁雜的工作。同一個漢字,從古至今在字音、字形、字義上都有著變化,而針對不同的漢字學習者,其對漢字認知的著重點也不盡相同。本文將從本科中文系古漢語文字學教學的特點出發,建構起適合本科中文系學生學習漢字的數據平臺,以期對該課程的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古文字學;數字化平臺;大數據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0.076
漢字的歷史悠久,它的表意特點使它不僅是記錄語言、日常交際的工具,還成了承載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本科中文系的漢字教學有著自己的教學目的和特點。我們將結合這些特點,對漢字教學數據平臺進行架構。
1?本科中文系古代漢語文字學課程及其教學特點
本科中文系的古代漢語專業課中會設立單獨的漢字教學課程,這一階段的漢字學習,其目的與以往的只注重認讀和使用不同,它更多的是通過對文字學中一些基礎理論的講解,讓學生對漢字的本體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這一課程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對文字學理論體系的講解,一是對古漢字字形的講解。
本科中文系的漢字字形教學主要從小篆字形入手,小篆在整個漢字發展史上可以說是承上啟下的一種字體,對于剛接觸古文字的學生而言,小篆字形可以滿足他們對漢字字形象形美感的體驗,同時又不會因為字形過于久遠而讓他們感到生疏。小篆字形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個關鍵點,學生們通過對小篆字形的學習,向上可以打通對甲骨文的學習,向下可以更好地掌握現代漢字字義的來源。
對于小篆字形而言,最好的參考書目便是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所以各大高校中文系便給這一課程定名為說文解字。各校在講解的時候側重點會有所不同,有的注重對書中所涉及的漢字理論的講解,有的注重對其中疑難字詞的講解,但更多的會以分析小篆字形為基礎來向學生展現漢字字形的發展過程。而這也正是本科中文系學生學習漢字的特點,即通過對古漢字字形的學習,從而讓學生從漢字源頭來更好地掌握現代漢字的形、音、義。
漢字從源頭上來講,是表意文字,早期的漢字字形主要是以形表意。但由于漢字畢竟是一種記錄語言的工具,所以在歷史的發展中,它的字形只能由繁趨簡,由圖畫到線條,越來越抽象化?,F在我們所使用的簡體漢字字形雖然方便了我們的日常交流,但在表意功能上卻與早期漢字字形相差甚遠。很多漢字如果只從今天我們所使用的簡體字形來進行分析,是不能形象地與其所表達的意義聯系起來的,但只要我們看到它們的古文字字形,對其所表達的意義就會一目了然。如下面是一組與“止”有關的漢字。
止:其甲骨文字形為“”,是腳趾頭張開的腳掌形狀。所以,在早期帶有“止”字的字形中,其字義一般都與“腳”或“腳的動作”有關。
走:金文字形為“”,上部是一個雙臂擺動著的人形,下面是“止”,兩部分加一起用來表示“跑”義?!墩f文·走部》:“走,趨也?!睆脑缙谧中蝸碚J知“走”的本義,就不會對“走馬觀花”這樣的成語產生誤解了。
降:甲骨文字形為“”,通過字形就可以看出它與“陟”所表達的字義正好相反,左邊仍是“土山”的象形,右邊的兩只腳方向卻是向下的?!墩f文·阜部》:“降,下也?!?/p>
正:甲骨文字形為“”,上面的“囗”,表示的是“城邑、方國”,而下面的“止”,表示的就是向城邑進行征伐?!罢逼鋵崙撌恰罢鳌钡谋咀?。
又如,現代漢字中以“王”作為偏旁的字很多,但如果只按照現代漢字“王”來理解這一系列漢字的話,那么我們就不會很好地掌握這些漢字的義。從古文字上講,現代漢字中的“王”字旁,多數是古漢字中的“玉”部,這樣一來,這一系列漢字的字形與字義才會很好地被學生吸收和掌握。
《說文·玉部》:
璣:珠不圓也。
玩:弄也,從玉元聲。
球:玉聲也。
通過以上對古代漢語文字學課程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該課程教學的以下幾個特點:
(1)教學內容是以小篆字形為主的古漢字字形,即小篆及其之前的字形。
(2)對所要講解的小篆字形也要有所選擇并能夠形成系統,使學生對古漢字字形的掌握并不是零散的只是對單字的認讀,而是能夠在小篆字形的基礎部件出發,對所選古字形進行有系統的分類學習。
(3)從造字原理進行分析,探索古漢字字形與字義之間的關系,從而可以讓學生了解到一些相關的古代文化,因此,由古漢字字形所表現出來的古代文化也是這門課程的一個特點。
(4)因為這是針對中文專業學生的漢字教學,所以在學生掌握了大量字形的基礎上,要對漢字字形的發展演變過程進行梳理,對相關的漢字理論也要進行講解和說明。
(5)本科中文系古代漢語及相關選修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更廣泛地閱讀古文、了解歷史文化。因此,從古文字知識出發,從而擴展到對相關古籍的閱讀和理解,這也是該學科的一個重要內容。
2?本科中文系漢字教學數據平臺的架構
目前教育部“奮進之筆”行動、國家語委重大基礎資源建設項目“通用漢字全息數據庫建設”的標志性成果“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已經發布,該漢字數據平臺可以說是對漢字的一次全方位的信息梳理,“對海量的漢字信息資源進行了有機的整合,從形、音、義、用、碼五個維度,較為全面地呈現古今漢字的屬性體系,構建出一個科學、系統、實用的漢字全息資源應用平臺?!睗h字全息資源平臺可以說是對漢字信息的一次全面展現,面對的可以說是所有對漢字感興趣的人群,這對本科中文系的漢字教學也有很大的輔助作用,但該平臺信息量過于龐大,而且它畢竟不是一個漢字的教學平臺,所以它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對漢字的全息展示方面,缺少了教學中重要的互動環節。
以本科中文系漢字教學為目的數據平臺的構架應滿足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2.1?從“教”的方面來講,要有“適量”的漢字信息提供給學生
“適量”指的是該漢字教學平臺中所選用的漢字首先要有數量上的滿足,但這種數量上的滿足并不是“多”就可以,更重要的是它還要滿足教學的需求,本科中文系漢字教學除了對古文字字形的講解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從這些字形中所總結出來的相關的漢字發展的理論知識。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能做到把所有漢字的歷史都詳盡地闡述清晰,所以在本科中文系漢字數據教學平臺中所收錄的漢字應該是那些能很好體現授課內容的典型字形。
本科階段的古代漢語文字學以《說文解字》中的小篆字形為基礎,但我們在構建該教學平臺時,不應只局限于《說文解字》中的9353個小篆字頭,去掉其中一些生僻的、對其源流闡述不清的漢字,添加一些可以歸納到漢字理論框架里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字形。
教學平臺在字形的呈現上也不僅局限于小篆字形,小篆是古今漢字的分水嶺,在整個字形發展史上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我們本科中文系漢字教學的切入點,但并不是唯一的教授內容,有了教學數據平臺的幫助,我們可以把小篆之前的我們所詳盡了解的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以及由字形所體現出來的字義、文化等內容都展現給學生。
2.2?要建立適應漢字理論的框架體系
本科中文系漢字教學數據平臺并不是在單一地為學生提供一個查詢漢字的功能,而是一個可以呈現漢字相關理論的立體框架,它是一個可以從字形、字音、字義三個方面對漢字進行展現的數字化平臺。
從字形上看,如以“辶”部為例,“辶”部在古文字中寫成“辵”,是“彳”部與“止”部兩個部首的合寫。這三個部首都表示“道路”或與道路相關的“行走”義。而部首之間的這種聯系,在我們的漢字教學數字平臺中也是要呈現給學生的。如:
《說文·彳部》:
往:之也。
彼:往有所加也。
《說文·止部》:
歷:過也。
歸:女嫁也。《說文·辵部》:
徒:步行也。
迅:疾也。
從“彳”“止”“辵”三個部首意義上及字形上的聯系,到對三個部首下面所涉及漢字的講解,這樣一個完整的體系才是我們漢字教學平臺所要向學生展現的知識內容。
從字義上看,以“卑”字為例?!墩f文·部》:“卑,賤也。執事也。從甲?!?/p>
從現在可見得最早的金文字形來分析,“卑”應該是一人手持“椑榼”,侍奉別人飲酒的一種姿態,由此來表示“地位低下”義。當“卑”字不斷地被使用,其字義便不斷地被引申,意義便增多了,當它兼有的意義太多時,再用同一個字形來表達的話便會出現混淆,于是古人便在這一組同源字上加上形旁加以區分,就形成了上面這樣一組以“卑”為字源的同源字。如:
俾:地位低的男人?!墩f文·人部》:俾,門侍人。
婢:地位低的女子?!墩f文·女部》:女之卑者也。
髀:指人身體位置較低的大腿?!墩f文·骨部》:股也。
裨:指古代低等的禮服?!抖Y記·覲禮》:“侯氏裨冕?!编嵭ⅲ骸榜灾疄檠咱?。天子六服,大裘為上,其余為裨,以事尊卑服之,而諸侯亦服焉?!?/p>
從字形上來看,在整個漢字的發展史上,影響漢字字形改變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字形的“假借”。古人在最初表達一些抽象概念的時候,往往都采用了字形的假借這一方式。而這一造字方式也是要在我們的教學平臺上有所體現和說明的。如:
不,甲骨文字形為“”?!锻趿艥h語字典》中“不”字條下有一條備考,認為“不”為花萼義,引用的例證為《詩·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曰鄂。不當作拊,拊,鄂足也。”從字形上看,“不”的甲骨文也是花萼象形。而當表否定義的“bù/fǒu”出現時,古人無法用象形的方式來造出這樣一個漢字,便采用了與此義音近的“不”這一字形來表示,為了在字形上有所區別,在表示花萼義的“不”字上加上了“艸”這一形旁,即“芣”。
又如簡體字形與繁體字形之間的關系。以“斗”為例,甲骨文字其為“”,本是盛酒的長柄勺的象形。后這“斗”這一字形又被用來作為表達斗義的“”的簡體字形。簡體字與繁體字之間的這種并非一一對應的、復雜的關系也要在我們的數據教學平臺中有所體現。
總之,本科中文系漢字教學數據平臺并不是在單一地向學生展現古漢字的信息,而要是建立起詳盡、完善的古漢字理論系統,這些系統猶如網絡一般填充整個數據平臺,每一個漢字就是這些網絡上的結點,學生對每一個漢字進行學習的時候,都會以點帶面地把相關知識進行延伸。
2.3?漢字教學數據平臺中的漢字要與文獻結合
“古文字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古文字知識對相關領域尤其是先秦歷史文化的研究具有很主要的實用價值。”中文專業本科階段的古代漢語以及相關學科的教學其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讀懂古籍,從而了解相關的歷史和文化。以往的古代漢語教學過程中,我們都是從文獻入手,通過對教材所選文獻內容的講解讓學生學習其中所出現的重點字詞?,F在數據平臺的輔助下,我們可以從字入手,然后把該字在先秦文獻中的出處都加以引用,并將字形及字義產生的先后順序進行整理說明,讓學生對漢字的發展脈絡有一個更直觀的感受。
2.4?漢字教學數據平臺要與文化結合
漢字是表意系統的文字,它的字形承載了上千年的文化內涵?!皾h字構形及其系統與歷史文化有互證的作用,這種互證的作用反映了微觀意義上的漢字與文化的關系”。通過字形、字形的變化所反映出來的相對的文化及文化的發展也是漢字數據教學平臺的一個重要內容,這也是思政內容在古漢語文字學課程中的一個重要展現環節。
2.5?漢字教學數據平臺要有“學”的反饋信息
“學”所反饋的信息可以更好地提高“教”的質量?!笆芤嬗诖髷祿峁┑臉O具價值的反饋信息,教師也將身兼學習者的角色而不斷進行學習。而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教育不再被視為主要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單向過程,而成為一種將為包括學生在內的每一個人提供學習、提高和發展機會的場所?!币酝膫鹘y教學由于受教學資源的限制,能為學生提供的字形和相關文獻都有限,又由于缺少課外時間的互動,學生對這門專業課也只限于課堂上的學習。如果有了漢字教學數據平臺的幫助,首先,學生學習的時間和地點都不受限,而且數據平臺中所提供的知識內容也會更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其次,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在數據平臺上布置課外的學習任務,并可以通過平臺上所反饋的學生學習的效果來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教學設計,使學生不必再做無用功,更好地提高其學習的興趣及效率。最后,學生與教師之間可以不受教學時間的約束,隨時進行溝通。可以說,漢字教學數據平臺的這些優勢使得學生與教師在教學上真正獲得了“雙贏”。
3?結語
當今社會大數據對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所產生的影響都已經十分明顯,大數據所提供的信息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各行業運行的基礎。教育的數據化已經是大勢所趨,決定著教育未來的,是那些更好地利用大數據來適應學習的教學方式。在技術條件已經成熟的前提下,要設計出適應本科中文系漢字教學的數據平臺已是當務之急,但從平臺所錄入漢字的篩選、漢字理論體系的架構到學生學習過程的設計這都需要精心的準備,我們期待在學者們的共同努力下可以早日完成平臺的構建,讓大數據在本科中文系的漢字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東漢.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3.
[2]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簡介,2019.
[3]王力.王力古漢語字典[M].北京:中華書局,2000.
[4]黃德寬.古文字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5]何九盈,胡雙寶.張猛主編.漢字文化大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6]英.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肯尼思·庫克耶.趙中建.張燕南譯.與大學數同行[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