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玲
小學階段是學生思想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在此階段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在科教興國戰略背景下,科學教育變得愈發重要。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科普教育,培養和提高他們的科普意識,引導其養成自主探究的良好習慣,使其具備嚴謹的科學思維和正確的科學態度。為提升小學生的科普意識,本文通過文獻法和經驗法,對學校的科學教育進行了研究,從小學生科普意識培養的意義、原則和措施上展開論述,以供參考。
一、小學生科普意識的培養意義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雙減”等政策隨之出臺,要求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應該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不斷提高科學課程的教育水平,注重高效科學課堂的構建。同時還應該重視組織學生進行科學實驗,通過科學現象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引發他們深入思考,促使其科學思辨能力能夠得到不斷提升。這就需要學校注重對學生的科普教育,可以將其與各個學科教學進行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普意識,為其成為創新型人才打下基礎。
其一,有助于科教興國戰略的落實。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科教興國就變得愈發重要。黨的二十大在教育教學方面,也再次重申了科教興國戰略,可見科學思想、知識以及技術方法對國家發展的重要作用。2021年國務院印發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中指出了要實施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诖?,學校和教師應該與時俱進,認識到培養學生科學意識的重要性,通過科普教育創新,增強學生對科學學習的興趣,積極進行科普知識的學習,成為具有科學素質的青少年,以此來落實國家科教興國戰略。
其二,有助于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化。當今時代教育改革穩步推進,國家教育部門也出臺了各種推進教育改革的政策。這些教育改革政策具有一定的共性,要求學校和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能夠具備現代化的教育理念,注重學生創新實踐和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讓學生能夠真正成為學習主體。在新課改下,學校和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科普意識的提升,讓他們能夠對世界充滿好奇,樂于主動探索,以此來回答新課改中培養什么樣的人等問題。
其三,有助于國民科學素養的提升。創新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動力,而科學普及以及科學創新則是國家實現創新發展的關鍵途徑。國民科學素質的提升對社會發展有著重要影響,青少年是國家發展的希望,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科普意識,能夠促進國民科學意識的提高,進而推動社會發展。
二、小學生科普意識的培養原則
學校進行小學生科普意識的培養和提升,是對科教興國戰略的落實,也是推進教育改革的表現,能夠促進國民科學素養的提升,因此,學校必須重視科普教育。想要提高科普教育效果,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主體性原則??破战虒W的對象是小學生,應該重視其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這就要求教師能夠認識到學生的中心地位,要通過有效的方式,促使學生能夠主動進行科普知識的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基于此,學校應該深入了解學生的認知發展、科學基礎以及興趣喜好等,有針對性地進行科普教育。
二是全面性原則。學校在進行科普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教育的多元化,能夠通過多種途徑促進學生科普意識的提升??破战逃粦摼窒抻谛W科學課堂,也不應該局限于校內,應該發揮各個學科作用,借助社會資源、家庭資源以及網絡資源等,實現全面化的科普教育。
三、小學生科普意識的培養和提高策略
(一)科普氛圍營造全息化
培養和提高小學生的科普意識,需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科普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在全息化的科普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不斷增強科學意識。
首先,學校應該注重科普文化氛圍的構建,讓環境育人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在校園環境建設上,學??梢栽诖髲d、走廊以及教室等位置,張貼科普小知識以及相關宣傳標語等。學校還應該建立展廳,用于展覽學生的科學小作品,以此來提高學生科學制作的積極性。同時,學校還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問題反饋,通過設立科技問題信箱的方式收集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科學小問題,集中進行解答。此外,學校還可以在中午休息時間,利用校園廣播,播放趣味科普小知識,以此來拓展學生的科學視野。通過對科普文化環境的營造,可以讓學生時刻沉浸在科普的氛圍中,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
其次,學校應該注重科學宣傳陣地的構建,進行科普知識的宣傳。學校要注重對校園宣傳欄的完善,可以在宣傳欄中設立固定的科普知識宣傳角,展示相關科學知識,進行全面宣傳。同時,還可以利用校園黑板報、班級黑板報等宣傳科普知識規定主題,讓各個班級參與科普知識宣傳板報的制作,并進行定期更換。此外,學校還應該成立科普活動宣傳室,宣傳室成員由學校的各個學科教師組成,教師們共同研究科普知識宣傳事宜,探討如何將科普知識有效融入實際教學中,不斷提升學生的科普意識。同時,學校還可以發揮國旗下講話的作用。每周學校都會組織升旗儀式,在國旗下講話環節,可以讓教師或者學生進行科普知識的宣傳,促使相關科學知識的普及。
(二)科普課堂教育高效化
科學課程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科普意識的主要途徑,因此,在科普教育上,科學教師應該肩負起主要責任,進行教學形式的創新,促使科普課堂教育更加高效化。這就需要相關教師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能夠以學生的科普知識學習為核心,進行科學教學。
首先,在理論教學上,應該注重教學趣味性的提升。興趣是學生自主進行科普知識探究的動力。對于小學生而言,理論課程較為枯燥,其難以集中精力進行學習。因此教師要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一是利用數字化技術進行理論知識教學。例如,教師在進行《動物的分類》一課的教學時,可以借助數字設備,播放相關動物的圖片,讓學生進行觀察,探究同類型動物的共性以及不同類型動物的差異。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其對動物分類知識的記憶。二是將游戲活動引入到課堂教學中。游戲對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教師將游戲活動與科普知識進行融合,可以很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在科學課堂中,可以引入“真假猜猜猜”游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猜測教師講授的科普知識的真假。例如,教師在進行《動物繁殖》一課教學時,可以設計游戲,介紹不同動物繁殖的科學知識,組織學生開展猜真假的游戲。這種方式可以增強學生興趣,有助于其對科普知識的掌握。
其次,在實驗教學上,應該注重教學探究性的增強。作為科學課程的重要組成,科學實驗極受學生歡迎。但是在傳統的科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會嚴格要求學生按照相關步驟進行實驗。這雖然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驗效率,但是卻影響了學生自主探究性的提升,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在進行科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保證學生安全的情況下,合理放手,讓學生真正實現自主探究,進行問題的假設、分析和驗證,進行科學演繹。例如,教師在進行《水受熱遇冷會怎樣》一課中的熱脹冷縮實驗教學時,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探究空間,讓他們自主假設、設計實驗,進行驗證。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科學教師應該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外,其他學科教師也應該將科普知識融入學科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學科知識的同時,也能促進科學素養的提升。
(三)科普教育形式多元化
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科普意識,還需要重視科普教育形式的多元化,促使學生能夠從多個方面學習到科普知識,全面提升科學素養。
其一,注重校內科普資源的整合,開展豐富的校園科技實踐小活動。首先,開展讀書活動。組織學生閱讀有關科技的書籍,然后組織學習進行閱讀分享。每個班級選擇一本科技圖書,以班級的形式進行分享,既可以通過情境表演的方式,將書中的重點內容演繹出來,也可以通過總結分析進行書中相關知識的科普。其次,開展科學比賽。學校可以為不同年級設置不同的主題,讓學生進行科學作品的制作,然后參加比賽,展示自己的作品。例如,學??梢詾榱昙壍膶W生設計以“航?!睘橹黝}的科技比賽,讓學生購買相關材料,進行航模火箭的制作,然后組織學生進行飛天比賽,根據“火箭”飛起的高度以及在空中停留時間進行評比。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科學實踐的積極性。最后,開展繪畫比賽。學校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科學相關作品的繪畫比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畫出未來的世界等,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
其二,注重校外資源的整合。和科技館(科學體驗實踐基地)、青少年活動中心(機器人編程組)等單位進行結對幫扶,定期對學生進行科普專題講座和科學趣味體驗實踐活動。充分發揮校外資源的作用,增強學生對科普知識的興趣,培養其科普意識。
其三,注重家校合作促科普。家庭教育對學生有著深遠影響,如果家庭也能夠注重對學生的科普教育,就會與學校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科普意識的提高。家長可以從兩方面對學生進行科普教育。首先是建立科普廣角,可以在家中設定一個區域,讓進行科學探究。例如,家長可以在陽臺上建立“植物觀察廣角”,帶領學生進行相關植物的種植,讓學生觀察和記錄植物的成長過程,從而認識到植物生長的規律。此外,家長也可以為學生建立科技閱讀角,讓學生每天都進行相關科學知識的閱讀,養成良好的科普知識學習習慣。其次,家長可以帶領學生共同完成科學小實驗。在科學課程教學中,涉及一些家庭小實驗,可以由家長和學生共同完成。例如,學生在完成《空氣的熱脹冷縮》一課的學習后,家長可以帶領學生制作孔明燈,讓學生深入體會熱空氣上升原理。
其四,注重網絡資源的利用。當今時代,網絡實現了普及,網絡中有很多教育資源已經實現了共享。因此,學??梢越柚ヂ摼W,來增加學生進行科普知識學習的途徑。學??梢越⒖破罩R的學習平臺,如學校公眾號等,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科普知識的宣傳和分享,提升學生科普知識學習的全面性。
(四)科普教育普及信息化智能化
小學生科學意識的培養和提升,需要注重科普教育的普及化。新時代是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十分發達。因此,學校在進行科普教育普及時,應該注重信息化和智能化,依托“互聯網+”進行教育普及。學校應該通過多種渠道促進科普教育的請進來和走出去。首先,在請進來方面,可以引進相關的科普知識視頻講座、科學小實驗案例等資源,通過科學課程為學生播放學習,讓其能夠了解更多的科普知識。學??梢岳弥形鐣r間,通過班級中的大屏幕,為學生播放與時俱進的科學小實驗,提高學生的探究興趣。例如,可以播放神舟十四號中宇航員進行太空實驗課的視頻。其次,在走出去方面,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省級以及國家級等航模比賽,讓學生深入感受科技氛圍,促使學生的科普意識得到提升。同時也可以組織學生到相關培訓基地進行學習,不斷提升他們的科學素養。
綜上所述,當今時代,在科教興國背景下,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科普意識十分很重要,對此進行研究具有重要價值。本文分為三個部分深入研究了小學生科普意識的培養。第一部分從國家戰略落實、教育改革推進以及國民素養提升的角度,分析了提高學生科普意識的作用;第二部分從主體性和全面性兩個角度分析了培養學生科普意識應遵循的原則;第三部分是文章重點,詳細分析了提升學生科普意識的具體方法,可以促使學生科學素養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