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 王露



[摘要]基于修正的鉆石模型,構建了河北省休閑旅游產業鏈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灰色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休閑旅游產業鏈競爭力進行評價,對比分析河北省與京津休閑旅游產業鏈各環節的差別。結果表明,河北省休閑旅游產業鏈競爭力評價得分低于北京和天津,屬于“中等”水平,其中在休閑旅游基礎設施、旅游產品創新、政府投入、文化建設等方面比較薄弱。基于此,提出完善休閑旅游基礎設施、開發休閑旅游線路、加強協同聯動、發揮政府職能、推動文旅融合等對策,為推進河北省休閑旅游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休閑旅游;旅游產業鏈;京津冀協同發展;灰色模糊綜合評價法
[中圖分類號]F59[文獻標識碼]A[文章DOI]10.15883/j.13-1277/c.20230209007
引用格式:王曉麗,王露.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河北省休閑旅游產業鏈優化研究[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2):90-96.
一、 引言
旅游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對區域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推動旅游業深化體制改革,加快完善旅游產業體系。2018年1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下發《河北省旅游高質量發展規劃(2018—2025年)》的通知,提出將河北省建設成全國旅游示范省,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空間格局為框架,構建“一圈、兩翼、五帶、多點”的環首都休閑度假旅游圈。在休閑趨勢的引領下,“休閑+旅游”的模式呈現出多業態、多元發展的新格局,旅游業成為京津冀區域協調發展的先導產業和示范引領產業。因此有必要研究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河北省休閑旅游產業鏈如何發展。
近年來,對于休閑旅游產業鏈的研究多聚焦于休閑旅游產業鏈的構建路徑、休閑旅游產業發展模式、休閑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產業鏈優化升級在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的過程中作用顯著[1],因此,越來越多的學者對休閑旅游產業鏈優化展開了研究。粟琳婷和粟維斌通過研究鄉村旅游產業鏈的特征及發展方向,從旅游產業基礎、產品開發、市場營銷、特色服務四個方面提出實現鄉村旅游產業鏈的優化策略[2]。李麗和楊艷麗基于區域核心競爭力,從產業鏈一體化、產業融合、產品開發、支撐服務四個方面提出優化休閑特色農業旅游產業鏈的策略[3]。現有文獻對休閑旅游產業鏈優化做了一些基礎研究,但總體來說從量化的角度研究休閑旅游產業鏈的成果偏少,未能客觀且系統地評估休閑旅游產業鏈出現的問題,且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有關休閑旅游產業鏈如何提升自身競爭優勢的研究也相對較少。
鑒于此,本文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基于修正的鉆石模型理論框架,構建休閑旅游產業鏈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灰色模糊綜合評價法對京津冀三地休閑旅游產業鏈競爭力進行評價,對比分析河北省與北京、天津休閑旅游產業鏈各環節的差異,提出優化河北省休閑旅游產業鏈的對策建議。對提高河北省休閑旅游產業鏈的競爭力,促進河北省加速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理論模型與研究方法
(一)理論模型
鉆石模型理論是分析一個國家的產業在國際上是否具備競爭力的重要理論工具。也有學者運用此理論探究產業鏈的影響因素、模型構建等問題,如劉德紅根據植保無人機產業特點,對鉆石模型進行改正,提出了影響產業鏈競爭力發展的7大因素[4];李聰遐基于鉆石模型分析了影響建筑工業化產業鏈演化的驅動因素[5]。鉆石模型理論指出影響一國或區域產業競爭關鍵取決于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與支持性產業以及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和同業競爭、政府和機會六個要素。鉆石模型的六個要素影響重要程度略有不同,前四項是基本決定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決定一國或區域產業的競爭力;后兩項是輔助要素,通過作用于前四個要素影響產業的競爭力。由于不同產業的競爭力主導來源不同,因此需要結合產業特征對鉆石模型進行必要的改進。我國目前旅游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休閑旅游產業處于發展初期,政府制定產業政策,規范產業環境等,可以保障休閑旅游產業鏈穩定持續的發展。在現實生活中,機會極具偶然性,而本文的重點是研究休閑旅游產業競爭力因素中常規可控的要素,不適合將機會這一要素作為常量加以考察。此外,文化建設對旅游經濟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帶動當地交通、運輸、酒店、美食等相關服務產業的發展[6-8]。由此,本文修正后的鉆石模型包括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與支持性產業以及企業戰略、企業結構和同業競爭、政府和文化建設六個要素。
(二)研究方法
三、河北省休閑旅游產業鏈競爭力評價分析
(一)樣本選擇及數據來源京津冀三地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明顯,旅游產業鏈上下游關聯程度不高,協同不足,產業對接困難。鑒于此,本文選擇北京和天津作為河北省的比較對象,為說明分析過程,本研究以河北省為例,利用灰色模糊綜合評價法對2014—2022年京津冀三地的休閑旅游產業鏈競爭力進行評價。在評價過程中,邀請23位專家學者及相關從業人員(旅游企業管理人員8人、旅游專業教師10人以及政府部門管理人員5人),采用訪談和間接征詢法對各評價指標的重要程度以及評價等級進行打分。鑒于不同專家學者對指標重要性的評判標準不同,經過兩輪反饋后,確定評價指標間相互比較的判斷矩陣。
(二)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根據系統性、簡潔性、實用性等評價原則,本文從修正的鉆石模型要素體系選取6個影響因素作為一級指標,并圍繞影響因素,綜合參考相關文獻[11-15]的研究成果,遴選出46項休閑旅游產業鏈競爭力評價預選指標,然后運用因子分析法進行篩選,最終確定了休閑旅游產業鏈競爭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三) 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
四、結果分析
京津冀三地的休閑旅游產業鏈競爭力綜合評價得分都屬于“中等”水平,但北京和天津的綜合分數都高于河北省,說明河北省休閑旅游產業鏈的建設和其他兩地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找出產業鏈薄弱環節進行優化。
在生產要素的評價中,河北省落后于天津。河北省旅游資源豐富,旅游院校數量眾多,為京津冀休閑旅游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在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相對薄弱。該省交通以北京為中心,呈輻射式路網布局,部分交通主干線到景區的路況級別低,景區之間的交通環線銜接不暢。此外,經濟增長是旅游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河北省人均GDP與北京和天津也相差甚遠。這種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導致河北省旅游人才流向經濟發達的北京、天津;另一方面,休閑旅游業投資更傾向于能夠帶來經濟效益的地區,資金匱乏嚴重影響了河北省休閑旅游產業的發展。
在需求條件評價中,河北省落后于北京。雖然休閑旅游已成為旅游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但河北省旅游市場主導形態仍以觀光旅游為主,部分旅游企業對休閑旅游發展趨勢不敏感,錯失了市場機遇和主動權。從旅游消費者的需求來看,居民消費觀念陳舊,休閑旅游意識不強,導致了休閑旅游需求指向單一,制約著旅游消費需求的產生。在休閑旅游產品規劃時,未將消費者的需求與旅游資源緊密結合,導致休閑旅游側重“旅游”的開發,而輕視“休閑”的作用,不能分層次、多樣化迎合旅游消費者的偏好。
在相關與支持產業評價中,河北省落后于北京和天津。餐飲、交通、住宿等旅游相關產業對休閑旅游產業鏈整體發展影響較大。目前河北省星級酒店布局欠合理,景區周邊道路建設滯后,道路技術水平不足等問題嚴重制約河北省休閑旅游產業鏈的發展。另一方面,休閑旅游業健康運行及發展有賴于信息軟件、公共服務等旅游支持產業的保障。相較于北京和天津,河北省信息軟件產業的發展與旅游公共服務的建設都相對滯后。
在企業戰略、結構與競爭對手評價中,河北省遠遠落后于北京和天津。河北省的休閑旅游產業鏈上的各要素雖已構成,但產業鏈上下游之間資源分布較為分散,資源整合效應較差。不同地區的休閑資源雖各具特色,但在休閑旅游資源開發中存在旅游景區風格雷同,旅游地方特色不明顯,導致游客的重游率遠低于京津兩地。同時,京津冀區域間的休閑旅游資源整合力度不夠,產業聯動的跨區域協同發展效力不足, 造成與北京和天津合作缺乏實質性進展。
在政府評價中,河北省落后于北京和天津。盡管河北省政府高度重視休閑旅游產業發展,每年劃撥資金用于旅游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扶持旅游產業重點項目,但其支持力度有待進步一加強。據可查數據,2020年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文化和旅游事業費占財政支出比重分別為65%、42%和39%,河北省的財政支出遠低于北京和天津。在文化建設評價中,河北省落后于北京和天津。旅游產業的發展依托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人文旅游資源,而河北省不少旅游目的地缺乏對本地特色文化的深度挖掘,未能很好地在旅游產品中表達本地獨特的文化內蘊。
五、河北省休閑旅游產業鏈優化建議
(一)完善休閑旅游基礎設施,全面加強景區建設
休閑旅游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建設。河北省要加快旅游集散中心建設,進一步改善游憩設施和景區環境,完善景區、車站、機場等公共標識招牌,在交通樞紐地區設立旅游咨詢服務站,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旅游服務。同時,推動智慧旅游服務在景區的應用,重點建設濱海島嶼休閑度假、世界文化遺產旅游、草原生態等智慧旅游示范區,完善旅游配套設施,面向市場,加快推進智慧旅游建設,打造核心吸引力,拓寬休閑旅游產業鏈發展路徑,夯實休閑旅游產業發展基礎。
(二)打造多層次精品休閑旅游線路,鼓勵休閑旅游產品創新
發展河北省休閑旅游產業,必須開發出符合旅游市場需求的產品,實施多元化戰略,發展多種類型的休閑旅游產品,以滿足不同消費層次游客的個性化需求。從旅游市場實際出發,開發前景較好的景區,并以組合形式打包成休閑旅游產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精品旅游路線,樹立起河北省休閑旅游品牌形象。充分利用京津冀三地旅游資源互補優勢以創新驅動打造復合型旅游線路,全面提升河北省休閑旅游產業協同發展水平。此外,科技賦能休閑旅游產品,加強休閑旅游產品的數字化、智能化、場景化建設。利用元宇宙將數字經濟和實體旅游場景相融合,探索全新的旅游新體驗。
(三)加強協同聯動整合,打造休閑旅游產業一體化
河北省應充分利用休閑旅游業綜合性強的特點,加強休閑旅游產業鏈上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建設,統籌推進河北省休閑旅游相關項目安排,推動休閑旅游相關企業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加強休閑旅游產品創新能力,將休閑旅游與度假、體育、娛樂、農業等行業相融合,不斷延伸產業鏈。借助信息技術,大力開發旅游信息軟件,創新智慧旅游公共服務模式,為河北省休閑旅游產業鏈的暢通提供保障。另外,河北省應將休閑旅游產業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之中,發揮京津冀休閑旅游產業鏈競爭力的比較優勢,加強京津冀區域旅游資源整合,增強休閑旅游產業鏈間協同聯動。多視角呈現京津冀休閑旅游特色,全方位展示河北省休閑旅游特質,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內外共融,構建河北省休閑旅游產業生態圈,促進休閑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四)充分發揮政府職能,規范休閑旅游服務標準
加強宏觀調控,總攬全局,政府應樹立休閑“大旅游”的觀念,將全省的休閑旅游進行整體統籌規劃,增強對休閑旅游產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加強旅游業與相關產業間的有效合作,促進旅游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融合發展。同時,強化人們的休閑旅游意識,大力宣傳休閑旅游文化,倡導健康的休閑旅游方式。此外,河北省在推進京津冀區域間的旅游合作過程中,應力促各種合作機制的建立,打破僵化行政界線,規范市場秩序,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建立跨區域協同發展工作協調機制,協調京津冀各方利益,加快實現旅游組織一體化、市場一體化、管理一體化、協調一體化“四個一體化”舉措,促進河北省休閑旅游產業與京津的協同發展。制定和推行休閑旅游在“行、游、住、食、購、娛”等領域的服務標準體系,為推動河北省休閑旅游產業鏈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五)推進文化和休閑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促進地域文化傳播
打造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格局,不僅是文化和旅游自身轉型發展的客觀需要,更是錨定旅游強省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落實落地的必然要求。河北省要利用好文旅融合發展契機,推動文化建設,深刻挖掘河北省的歷史文化名城內涵,將文化注入休閑旅游產品中,做優歷史文化風貌區,打造體驗式、沉浸式、互動式文旅融合消費新空間。對于體驗性的民俗旅游產品,旅游企業可以借助古建筑原風貌向游客展現當地獨特的地域生活方式,利用節日慶典、主題活動等滿足游客對互動性旅游產品的體驗需求,真正實現文化創新。此外,加大拓展河北省與京津文化和旅游行業合作交流,深入推進山海關中國長城文化博物館、長城風景道、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等重大項目的建設,促進京津冀區域文旅要素流動、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陳瑾,陶虹佼,徐蒙.新發展格局下我國文化旅游產業鏈優化升級研究[J].企業經濟,2022 (11):123-133.
[2]粟琳婷,粟維斌.“互聯網+”背景下鄉村旅游產業鏈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21(11):117-118.
[3]李麗,楊艷麗.基于區域核心競爭力的特色農業旅游產業鏈優化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9 (3):20-24.
[4]劉德紅. 基于產業競爭力的植保無人機產業鏈研究[D]. 南昌:南昌航空大學,2017.
[5]李聰遐. 建筑工業化產業鏈演化路徑及驅動因素研究[D]. 重慶:重慶大學,2019.
[6]孫鎮,王茜.文旅融合背景下鄉村旅游核心競爭力的形成與提升研究[J].農業經濟,2021(1):55-57.
[7]劉安樂,楊承玥,明慶忠,等.中國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協調態勢及其驅動力[J].經濟地理,2020(6):203-213.
[8]徐翠蓉,趙玉宗,高潔.國內外文旅融合研究進展與啟示:一個文獻綜述[J].旅游學刊,2020(8):94-104.
[9]汪俠,顧朝林,劉晉媛,等.旅游資源開發潛力評價的多層次灰色方法:以老子山風景區為例[J].地理研究,2007(3):625-635.
[10]蔡青,關志軍,趙若言.基于灰色模糊綜合評價法的網絡防御作戰效能評估[J].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2022 (10):991-996.
[11]蔡禮彬,王瓊.山東省文化產業競爭力評價體系構建與實證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2 (10):19-25.
[12]林爽,趙磊.城鎮化進程對旅游產業競爭力的門檻效應研究[J].旅游學刊,2020 (11):27-41.
[13]李菲菲,耿修林,袁少茹.高質量發展背景下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省域旅游產業競爭力生態位演化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9(9):30-40.
[14]倪向麗.我國省際旅游產業競爭力因子聚類評估[J].統計與決策,2018 (21):54-56.
[15]徐知淵,呂昌河.長三角城市旅游產業競爭力綜合比較研究:基于AHP法與BP人工神經網絡模型[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7(S1):237-240.
[16]王露,趙子英.P2P網貸風險管理研究:基于模糊綜合分析法[J].時代金融,2019(28):41-44.
[17]張春香.基于鉆石模型的區域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評價研究[J].管理學報,2018 (12):1781-1788.
[責任編輯田春霞]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of Leisure Tourism Industry Chain in Hebei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eijing-Tianjin-Hebe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WANG Xiaoli, WANG L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4,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modified diamond model,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eisure tourism industry chain in Hebei province, evaluate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leisure tourism industry chain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Province by gre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and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ebei province and Beijing-Tianjin leisure tourism industry chain in each lin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score of leisure tourism industry chain in Hebei province is lower than that in Beijing and Tianjin, which belongs to the “medium” level, and the leisure tourism infrastructure, tourism product innovation, government investment,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other aspects are relatively weak. Based on this,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optimizing the leisure tourism industry chain in Hebei provinc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eisure tourism industry chain in Hebei province.
Key words:leisure tourism; tourism industry chain; Beijing-Tianjin-Hebei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grey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