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書寫生命之光:莫華杰小說的微塵隱喻與中國意識主題

2023-04-29 23:40:46肖晶
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 2023年3期

肖晶

摘要:80后青年作家莫華杰聚焦社會現實,以自我的生命體驗融入到創作實踐中,自覺為時代抒情。他的南方書寫是本色敘述,既回歸了生命本質,又體現了中國意識,表現了人性的多變性和復雜性。其長篇小說《春潮》描摹了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歷史畫卷,深刻反映出大時代的滄桑巨變。而自傳體小說《世界微塵里》敘述密度大,是一部生命之書,體現了作家的文學價值和思考。

關鍵詞:莫華杰;歷史畫卷;微塵隱喻;中國意識

莫華杰在廣東打工時曾做過塑膠廠、家具廠、電子廠的員工以及酒店服務員,這為他的創作提供了文學底色。從厚重的《春潮》到傾盡心力的《世界微塵里》,我們看到作家真誠表達了新時代的中國故事。莫華杰的文本敘述讓我們能感受到小說敘事中那場長達數年的病痛和備受磨難的歲月對作家的影響,經過漫長的時間壓縮,已成為作家自我救贖的力量。在穿透人生種種悲涼的洗禮中,作家坦然接受了苦難的宿命,并把它當成是生命的修行,渡人,亦渡己。他始終保持了對文學夢想的執著追求,以及對生命的真誠與熱情。

一、書寫大時代的浪潮

在陌生的城市,莫華杰曾經居無定所,饑餓困頓。這些艱辛的人生經歷,成為他對生存的經驗積累,也成就了他的文學夢想。2011年,莫華杰在《紅豆》第12期發表處女作《兔子吃蘿卜》,這是他人生成長過程中的第一個文學烙印。《南瓜》則帶著荒誕的寓言況味,讓“我”觀看了弟弟的死亡過程,讓“我”弟弟的死變得意味深長。莫華杰思考生與死的關系,揭示人與人之間對待死亡的態度,可以看出作家對人性對生存對死亡有著通透的體悟,故事有著深刻的警示作用。《南瓜》的發表,是莫華杰寫作生涯的一次突破與躍進。而《春潮》的橫空出世,帶著莫華杰的人生經驗和大變革初期的陣痛體驗,讓作家的文學之路越走越寬,不同凡響。

(一)描摹大時代的歷史畫卷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莫華杰歷時3年傾心創作的《春潮》,是一部以廣西、廣東兩地社會生活為題材的長篇小說,講述了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幾個普通青年的奮斗經歷和純真的愛情故事,深刻反映出大時代的滄桑巨變。這是莫華杰寫作歷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書,他的小說敘述密度大,頗為考驗閱讀者的耐心和眼光。作家在努力闡述自己寫作時的想法和初衷,還有對故事細節的尊重,以及布滿大時代大變革對人性沖擊下那種無能為力和欣喜雀躍的好奇狀態。我想,只有心里敏感和對萬事萬物關注的人,才會對當下自覺給予觀照和介入。

《春潮》最大的意義在于小說描摹了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歷史畫卷。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地處偏僻山村的小鎮青年馮源和來自廣東順德的青年陳嘉南在同花鎮有了命運交集。小說人物的出場仿佛帶著某種特殊使命,他們敏銳地嗅到了大時代浪潮的溫潤氣息。他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能吃苦耐勞,誓把命運握在自己手中。馮源、陳嘉南的創業史處處透露著普通生活的活力和堅實。

《春潮》有兩條交織發展的主副線:一是以小鎮青年馮源、陳嘉南創業奮斗為主調,最終他們在大時代的創業過程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落腳點;二是以主人公馮源、陳嘉南與歐陽嫻、李素雅等人物的愛情糾葛作為另一條副線,他們中的一些人在打工生涯和艱苦創業中找到了心靈歸宿,一些人在改革大潮中抵不住利益的誘惑最終人生沉淪。小說描繪了桂北山區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秉性各異的鄉土人物,講述了一群普通小鎮青年在大時代的浪潮中譜寫青春奮斗之歌。

在莫華杰的文學世界中,他始終關注故事的合理性,關注人文的精神追求,關注人的和諧發展,關注人性的困境。因此,他的小說在格調上總是反復呈現出南方敘事情懷,以及揭示的往往是人的命運與大自然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的現實場景,哪怕這種揭示有些力不從心,他也從不放棄。如《春潮》開篇,故事是從人與自然背后的某種神秘力量聯系開始:

還有幾天就到中秋節了,秋風變得綿長起來,帶來了野菊、桂花、木槿還有九里香的氣息。陽光少了夏日的灼灼感,但照在身上依舊讓人感到悶熱。畢竟是南方,要過寒露時節才會秋高氣爽。富江大橋的橋頭兩邊是楓樹林,高大的楓樹枝繁葉茂,樹冠層疊出來,長到高處時簇擁在一起,把橋頭上空給遮蔽住了,從遠處看,大橋就像一道峽谷……1

莫華杰有關注當下的熱情,所以他的文本有著很強的南方意識。這不僅表現在他對南方生活場景的精準把握上,也表現在他對于故事中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密切關注上。這兩者的融合進一步強化了作家的南方意識,也對他的《春潮》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于是,小鎮青年馮源向難而生的不甘和奮斗的決心就有了真實的故事邏輯。莫華杰在平和與溫潤中,從南方的世情人情角度切入,積極呼應了時代潮流。他在廣西鄉村長大,又長期生活在改革橋頭堡的廣東,熟悉南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人情世情。那些山巒、村落、農田、菜園,那些野菊、桂花、木槿、九里香,還有主動響應改革春風吹拂下的富江大橋、同花街以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凡此種種,這些山村和植物帶著某種信息,與底層小人物建立起某種緊密聯系,成為作家創作的情感源泉。“同花鎮”“富江大橋”這些地標是牢牢植入莫華杰生命中的南方符號,是他心心念念的家園鄉野氣息,是涵養和豐盈他生命的密碼。而20世紀80、90年代的南方,改革開放的春風也早已吹到了偏僻的同花鎮,新生事物的興起和變化,改變了很多鄉村青年的生活方式,外出進廠打工和創業成了許許多多年輕人實現和追求夢想的生活方式。當“女式單車”“鄉鎮企業”在南方鄉村的出現已不再是稀缺事物時,則喻示著一個大時代的開始。

(二)賦能新南方寫作

評論家張燕玲曾提出:“‘新南方寫作在文學地理上是向嶺南,向南海,向天涯海角,向粵港澳大灣區,乃至東南亞華人文學……”。楊慶祥教授把新南方寫作的地理范圍界定為“中國的廣東、廣西、海南、福建、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以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1我們從莫華杰的《春潮》也同樣嗅到了“南方”的氣息。莫華杰的新南方寫作,是主動介入和積極響應的,那種生機勃勃,那種野氣橫生,那種南方氣象,在莫華杰的文學實踐中無處不在。《春潮》也帶著某種“野”的氣象,透過南方的“野”,我們能看到改革開放最初從廣東開始,輻射到廣西、海南、福建等地方,這里是充滿生機的南方。因此,在莫華杰的文本中,我們不難品出南方的氣質、南方的味道,而《春潮》的賦能“被譽為南方版的《平凡的世界》”是實至名歸。

謝有順提出:“《春潮》寫得扎實、渾厚、飽滿,莫華杰用心打磨每一個人物的出場,以及伴隨人物出場的每一種物事,生活場景的建構像電影攝影師一樣苛刻;小說還將醫學、美術、《易經》等內容融于日常敘事之中,給讀者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邱華棟也認為莫華杰的小說能給人“以安寧的撫慰”,以此表達大時代的變革與人的命運有諸多相通之處。

在《春潮》第34章開頭,作家的南方意識與開篇遙相呼應:

時間不可能因為一個人的悲傷而變得緩慢。夏天很快就過去了,迎來秋風漸涼的時節,空氣中又蕩漾著野菊、桂花、木槿還有九里香的氣息。富江的水瘦了下去,水藻浮出江面,像褐色的綢緞鋪在水淺的江畔……2

莫華杰的新南方寫作,正是以這種歷史圖景講述的方式,讓我們看到了大時代的浪潮中人的固有觀念被沖擊所帶來的巨大變化。正如白庚勝指出,“《春潮》大開新時代青春文學新氣象,人物鮮活,故事有趣,還原了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對幸福的渴望與奮斗的圖景,這種具有時代意義的長篇力作,在當下青年作家的寫作中是罕見的。”當然,《春潮》的歷史圖景沒有所謂預設的大場面,有的只是普通人的煙火生活,普通人的命運際遇。作家以小見大,用很大篇幅描寫了底層小人物在變革大潮洪流中起起伏伏的人生。小鎮青年馮源出身社會底層,自小就是一個病秧子,文化程度不高,卻愛看書,愛寫故事,愛畫畫,有著對純真愛情的追求。廣東順德青年陳嘉南因被人騙去制造銷售假化肥而在鐘山農場被勞動改造了一年,但他沒有放棄自己,沒有敵視社會,堅持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他義無反顧地救火救人的故事是真實的,他追求同花鎮美麗的李素雅是真實的。我們在文本中看到了作家始終保持對生活的熱情。馮源、陳嘉南、李素雅、歐陽嫻、歐陽慧、劉見章等眾多人物形象,這些都是社會現實中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小人物,他們試圖通過個人的不懈奮斗和堅韌意志,積極融入到社會大變革的洪流當中,進而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歷史滾滾洪流,不進則退,哪怕打工再艱難,創業再失敗,都無法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這是大時代的變局,莫華杰抓住了向南而書的機會,他的小說版圖從文學地理空間延伸到了對人類生存狀態的關切和探索,他不僅為當下的人書寫,也是為過去和未來的歷史場景而書寫。

二、生命微塵隱喻表達

寫作和人生一樣充滿挑戰、偶然和誘惑,也代表一種內向自省,代表對表象的超越。如果說莫華杰的《世界微塵里》是《春潮》的延續,不如說莫華杰呈現的是一部非虛構自傳體紀實小說,一部生命之書,一部個人奮斗之書。閱讀《世界微塵里》和《春潮》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覺和體驗,前者更為本色,它不僅帶有個人的氣質,還能擴大心靈的范疇,是關于人個體存在的敘說,充滿了不可阻擋的力量,故事的溫度增強了對人性和事物諸多可能性和復雜性的理解。后者的視野更宏大,故事更飽滿,描繪的是熟悉的村莊,熟悉的人和事,它是一個時代的見證,是一道穿透文學地理空間而又純凈自若的生命之光。莫華杰的本色敘述,對一部小說寫作者而言,這種本色敘述已不再是局限于虛擬一個個悲歡離合的故事,而是真誠地體現了寫作者的文學價值和思考。作家只有遵從內心和故事的真實性,才能彰顯這種探索個體和人世間秘密的巨大動力,小說文本才能無限地接近生命的本質。

(一)生命意識隱喻

莫華杰的小說集《賒佛》入選中國作協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2019年卷,共收錄了《南瓜》《賒佛》《替生》《冬至》《遠山》《碑傷》《柿子》《香火》等8個中短篇小說。這些作品集中展現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如《南瓜》中認死理的父親,在“我”的弟弟中毒身亡之后,父親的背影最終只能“留下來一串無形的痕跡”,可悲可嘆。《賒佛》中作為“佛佬”的父親,在南方鄉村很有名氣,十里八鄉若有老人過世,都會請他出場做法事,很受人尊敬。為了把《賒佛經》傳承給進城打工的獨子,讓古老的經文能世代相傳,父親踏上了一條不歸路。一尊佛像、一個銅鈴和一件道袍,既是生命意識的隱喻,也為父親幾天后的猝死埋下了伏筆。《替生》中“我”的哥哥因為一場事故把別人的兒子無意中害死了,父親卻讓“我”賠給別人當兒子,這暗含生命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的人倫悲劇。生活在同花鎮的“我”的生父一生貧困,沉默寡言。因為“我”的一場即將到來婚禮,養父母已不在人世,“我”由于人性的自私,不想與貧困的生父母一家產生交集,不想讓自己陷入不可預測的大麻煩中,在要不要認親的問題上猶豫再三。小說結尾,“我”和新婚妻子卻收到了來自貧困的生父生母3萬多禮金。這個來自血親沉甸甸的愛的力量,瞬間敲醒了“我”,也溫暖了“我”。這意味著在“我”的生命里,人性若無勇敢和真心實意,人不可成就任何事,人也不可為人。

《香火》發表于2018年第2期的《芙蓉》。小說講述了發生在鄉村復仇的故事,“香火”的背后潛藏著一場不為人知的陰謀,外出創業成了有錢人的狗生,表面看不計前嫌出錢為村里修路,贏得了村民好感,又設計讓貧窮智障的憨仔死心塌地成為已故父母的養子。狗生實際包藏私心,他只是自私利用和欺騙老牛的兒子憨仔全心全意替自己守孝、續香火,讓憨仔的人生心甘情愿被“困”:

谷雨天,起云煙。一連幾天的陰雨天氣,空氣潮濕得能擰出水來,日子過得呆滯,像被什么東西罩住了一樣。這天早上,憨仔把線香拿到廚房的灶頭上烤了一下,去了濕氣,才去神臺上香。這是老牛教他的,為了防止香火半路熄滅,先烤熱了再點火。老牛對憨仔上香的事情,也一直關注著,人要懂得感恩,尤其是在狗生的父母靈位之前,必須要保持虔誠與敬畏……1

狗生的狡猾自私讓我們看到了大變革下鄉村文化的道德塌陷和人性的坍塌。《香火》對鄉村現實的反諷暗含哲思,反映出鄉村文化的危機、人性的扭曲、道德的淪喪和集體精神的淪陷,揭示了人只有認清自己的立場和處境,能夠看到自身和他人的軟弱與不堪,在人性的沖突中才能獲得有溫度的成長實踐和實現生命意識隱喻的價值意義。

我曾在《文學“向內轉”與作家的良心寫作——兼談2019年賀州作家小說創作的兩個維度》一文中提出:“莫華杰通過故事的鋪陳和環境的渲染,表現了人性的多變性和復雜性,描摹了大時代背景下底層民眾的生存焦慮與生存困境,真實展現了特定時代的升降沉浮與集體精神的無所適從。在這個時代所編制的巨大困境中,時時刻刻上演著一出又一出人間悲喜劇,為我們呈現出一個有血有肉有溫度的現實維度。”2

《世界微塵里》書寫的是“一粒微塵的生命之書”,是“一個用文學對抗命運艱難的故事”。一個身患疾病的鄉野打工青年,面對人生的無數次挫折,始終堅守和遵從自己的內心,一步步成長為知名作家。這部神奇的個人奮斗史,詮釋了“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人生主題。莫華杰的作家成長之路,是他的人生經驗總結。他的故事和文字,流淌著屬于作家的生命基因和悲憫,這種悲憫情懷最能打動人心。在與命運對峙和妥協的過程中,莫華杰對生命意識的隱喻,通過對人性的關懷,讓文學能貼近自己,也能撫慰別人的內心。他是千千萬萬平凡打工人中的一個個體,如一粒微塵漂泊在陌生的人世間,但他從來沒有放棄追求文學的夢想,他相信自己“即使孤身一人陷入迷茫也不曾忘記夢想”。學會妥協和不放棄并不矛盾,放下與和解并不矛盾,它們可以彼此成全,彼此共生,彼此相互轉化。雖然作家的成功難以復制,但將苦難與夢想交織在一起,始終相信人生依然值得付出所有的熱情,即使是一粒微塵,也會在塵埃中閃爍著獨特的光芒。這是《世界微塵里》帶給我最直接的閱讀體驗。

(二)回歸生命本質

寫作是一種修行。世間萬事萬物,不能只憑借外在的表象來貼標簽,最好的方式是聆聽、感受、體會和抵達。每一片樹葉,每一朵浪花,每一顆赤忱的人心,都可以入鏡映照,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最獨特的自己。當我們在自我剖析和自我觀察心跡時,每個人都可以得到更清晰的觀照,那些無處不在的情感,在反復流動,也在反復印證,我們才能更好地認清人生與世界的本質。因為,大千世界全在微塵之中,每一個個體的生命也在微塵之中,但不是所有的生命都會發光。

莫華杰的寫作雖然有個體的局限,有思考和實踐的局限,但他在與命運的對峙、反抗和妥協中,試圖通過寫作實踐來印證自己,以期尋找與自己內心和解的出口。在《世界微塵里》的《后記》中,作家解析了自己的寫作療傷動因:

這些年來,我一路披荊斬棘,在命運的顛沛流離中尋找生活的真相,尋找命運的歸宿,幾乎快要迷失自我了。如果沒有文學的力量陪伴,如果沒有對夢想的堅持,我這樣一粒微塵,不可能抵住病痛和藥物的侵蝕,對抗命運的洪流,成為現在的我。3

《小說選刊》的副主編、著名評論家王干曾對此有如下點評:“莫華杰在細微處寫出人性深處的幽邃和光亮,呈現出來的思想深度、生活質感、語言才華,證明了80后一代作家趨向成熟,走向大氣。”我認為這個點評是精準的。文壇前輩老師的肯定,無疑給了莫華杰繼續追尋和堅守文學夢想的信心和勇氣。

悲憫情懷是一個作家言說入心的基礎。正如何建明所言:“《世界微塵里》將苦難與夢想交織為一體,重現打工時代的眾生萬象,悲憫情懷落在這些易被我們忽略的小人物之中,體現了作者對人性的思量與關懷,讓這部非虛構作品有了更深的意義、更強的力量。”因此,莫華杰的文學書寫,同時還具有兩個指向:一個是指向人心;另一個是指向世道。這兩種指向既是作家豐富的人生經驗表達,也是對人的生命本質回歸的表達。

三、書寫中國意識主題

莫華杰出生于80年代的廣西農村,成年之后離開故鄉,輾轉到廣東打工謀生。這些鄉村生活和打工經歷與南方書寫密不可分,于是作家的小說創作地理空間總是出現南方鄉村與城市的符號,具有典型的南方性特質。一方面作家的文學敘述中總會出現念念不忘的鄉村野趣和鄉村生老病死的往事、少年的傷痛、難堪與秘密;另一方面因為長期在城市打工的生活經歷,在陌生的城市為了站穩腳跟試圖尋找安頓自己位置付出的努力,所以他的城鄉經驗以各種方式交融在一起,形成城鄉互變與交融的中國意識主題敘事書寫。

(一)中國傳統文化符號

在中國,我認為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主要有茶文化、中醫文化、中華武術、服飾文化、戲曲、詩歌、中國畫、書法、民歌、節慶和飲食文化等。莫華杰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他的小說創作善于記錄鄉村的民風民俗,同時又能兼顧時代主題和社會變革,通過寫作實踐介入和參與時代性話題,將鄉土社會和傳統文化的淪陷、進城打工窘困的農民工、中醫、《易經》、飲食文化等內容引進小說的日常敘事,成為他小說的表現對象。劉見章是莫華杰在《春潮》中塑造的中醫形象,是一個非常立體的人物。同花鎮上的這位中醫喜歡傳統的中醫知識,會開草藥方子,會針灸、拔火罐、刮痧、艾熏等治病手法,還懂得一些民間偏方,能醫治各種疑難雜癥。如小說中劉見章對因摔倒暈厥的重要人物歐陽嫻進行搶救,簡直就是一氣呵成,行云流水:

劉見章將歐陽嫻戴在頭上的布帽子解下來,取出銀針,往她頭上的人中、少沖、合谷、內關四個穴位刺進去。過了片刻,銀針拔出來,歐陽嫻便蘇醒了。歐陽嫻摔得并不嚴重,有布帽子墊在頭上,沒有磕破皮,只是剛好撞到后腦勺的穴位,一時暈厥過去……1

與《世界微塵里》的表達不同,《春潮》還有對鄉村飲食文化元素的大量展示,而《世界微塵里》更多的是談人生,談人心,談成長。大肚糍和油茶是鐘山人的代表性美食,也是普通人都能吃得起的舌尖上的美食。莫華杰把大肚糍、千層糕、酥骨、竹葉粑、豆腐釀、油茶雞傳統的做法寫進他的小說中,這些“同花鎮”美食記憶對莫華杰而言,它不僅僅是南方的美食,南方的記憶和南方的生活方式,同時承載了作家思鄉般的向往,是艱辛打工生涯中對家鄉深情的回望,是作家對自己人生來路的思哲。它伴隨著人間煙火,用心呈現南方的符號和南方印跡,亦是中國文化元素符號。因為,當我們關注這些文化元素密碼時,我們發現“這是一種基因傳承與血脈親情的延續”1,這些不斷重現的記憶或生活方式,是中國意識和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不管你在與不在,它就在那里。“此心安處是吾鄉”,這才是安放心靈的家園,也是作家安心創作的生命源泉。在漫長的時光中,故鄉不只是一個地理時空的概念,故鄉更是一個人不會忘記來時路的心靈家園,故鄉是作家情感的依靠和指引。

(二)中國意識與中國智慧

小說集《賒佛》中各個不同的故事暗含著大量的中國式哲理。《冬至》發表在《作家》2019年第5期,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廣西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人們在冬至這天會有殺雞祭祀和拜神的儀式。土蛋是一只狗的名字,本是為冬至朋友來相聚而養的土狗,但這只土狗對主人無限忠誠,無比信任。可是“我”最終背叛了這種信任。當土蛋在冬至這天真正變成了一具尸體,“我”想到了得狂犬病早逝的父親,心中的悲痛無以復加,既為遠在天堂的父親,又為土蛋狗的離去。這似乎是關于忠誠與背叛關系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所有的生命都需要被善待,所有的缺口都需要被接納。也許時間最終會帶來解脫,也許重要或者不重要的事情終將會露出它們本來面目。但不要輕易去挑戰或考驗人性,不要嘗試去擊潰任何人。人性和悲憫都需要善待和接納,任何生命都值得平等對待,這是中國式的大智慧,它指向人心,也指向世道。

《易經》之道關于中國智慧指向有三:一是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通萬物之情;二是究天之際,探索人生必變、所變、不變的道理;三是通古今之變,闡明人生知變、應變、適變的法則,即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

《春潮》第四章,借《易經》之道揭示了為人之道,講述了馮源問柴叔此去淀粉廠打工的前程,讓柴叔幫自己起卦的故事,文本中的描寫體現了中國意識和中國智慧,頗有“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中國寫意圖景。

此次卦象是三陽三陰,乃《易經》六十四卦之泰卦。詞曰:“小往大來,吉,亨。”柴叔哈哈一笑說:“此去大吉,一切亨通。”2

柴叔借此卦告誡馮源,任何人做事一定要有耐心,不可半途而廢,要有人生規劃,凡事放慢腳步,方能爬上高處,只有不急不躁,才能福分自來。作家亦借《易經》啟示事物發生的微妙契機,并指引人們應當遇事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方可避兇趨吉;人只有堅定信念,全力以赴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才能以誠信感召,自助助人,聚合所有力量,最終實現人生理想。這是積極處世的中國智慧和人生格局,體現了中國意識。

結語

綜上所述,莫華杰的文學表達,始終是眼光向內,奮力書寫生命之光。在大時代大變革的背景下,他的寫作實踐真實、誠懇,呈現給我們的是光,是溫暖,是微塵隱喻,是中國智慧。通過他的文學表達,作家試圖找到一條抵達通往溫暖、豁達和平和的自我療傷之路,也是對自己的人生尋找一個充滿智慧的和解出口。

作者單位:賀州學院教師發展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老太|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在线第一页| 青草精品视频|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中文| 手机在线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网色中文字幕| 免费看久久精品99| 日韩区欧美国产区在线观看| 色婷婷久久|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性色一区|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欧美亚洲欧美| 日本免费a视频|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91网在线|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Jizz国产色系免费| 日本成人精品视频| 久精品色妇丰满人妻|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91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另类综合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久久免费视频6|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9966国产精品视频| 日本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青青草一区|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亚洲激情区|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二区| 67194成是人免费无码|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hezyo加勒比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视频区在线2021| 国产永久在线视频|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99成人在线观看|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福利一区在线| 亚洲成人77777|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精品福利网| 色噜噜中文网|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国产在线97|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Jizz国产色系免费|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无码高清视频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