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強
摘要:“減負”的春風使高中化學教育更具活力,教師們積極落實“減負”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將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大大增加了高中化學課堂的活力。
關鍵詞:高中化學? 減負? 策略
新時代,新征程。許多教師在化學教學中不斷地調整教學策略,強調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期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化學學科素養的培養。[1]接下來,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體會,探討高中化學“減負”教學的具體措施,以期給廣大的教師同仁們提供一些參考。
一、積極更新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對高中化學教師的教學效果有直接的影響,互動式教學方法為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提供了很好的借鑒。這一教育理念強調師生互動、師生交流,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實現“減負”。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及時轉變教學方式,維護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構建師生和諧交流的環境,站在高中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立足于高中生身心健康發展,積極探索為他們減輕課業負擔和提升學習積極性的可行措施。[2]
二、利用信息技術,助力教學減負增效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學校不斷引進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技術,使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多媒體教學設備集圖像、聲音、投影于一體,給教學帶來了更多的資源,也方便了教師的教學,為教師節約了很多備課時間。所以,化學教師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多維教學優勢,從視覺、聽覺等角度對學生進行感官刺激,并運用現代技術將某些重點和難點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拆分難點,突出重點,把抽象的知識具象化。
比如,在“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點講解中,要讓學生對其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教師就可以通過動畫的形式,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直觀化。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情境教學,讓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充分地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從而讓他們對氧化還原反應有一個清晰而完整的認識。
三、優化作業設計
在以往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多以書面作業的形式為主,教師借助現有的教材和資料給學生布置一些書面練習的作業,但作業布置時很少能站在學生實際需求的角度上合理設計。對此,高中化學教師要考慮每個學生的實際需求,充分依據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差異,在設計內容和形式上也要有不同的創新。同時,還要充分注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發展他們的潛能,在作業設計上可以多安排一些實踐性活動,培養學生的知識實際運用能力。
四、讓學生在實驗中鍛煉自己的能力
在高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實驗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在高中化學的減負增效中,教師要注重實驗活動的開展。[3]教師可以進行一些生活化的化學實驗,讓化學學習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向學生展示簡單但是效果明顯的化學實驗,提高他們的實踐技能。
例如,我們可以用易拉罐代替鋁,用火柴盒代替紅磷,用鉛筆芯代替石墨,用食鹽代替氯化鈉,用面堿來代替碳酸鈉等。在驗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性質的實驗中,就用面堿代替碳酸鈉,用食用小蘇打代替碳酸氫鈉,這兩樣東西很容易就能夠找到。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驗,試驗完成后再讓各小組學生根據實驗過程完成實驗報告,并提交實驗個人總結,這樣既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實驗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化學學科減負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長時間堅持。只要一直堅持下去,按照國家的政策方針適時地進行教學改革,就可以積極落實“減負”的具體要求,在化學教學中逐漸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使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充分的激發,從而提高教學效果,達到“增效減負”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于海英.高中化學課業負擔的現狀及“減負”對策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1(27):111-112.
[2]商蘭芬.芻議新課程高中化學教學的減負增效[J].孩子,2021(2):67-68.
[3]周持發.淺析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實現減負增效[J].新課程·中旬,2021(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