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月梅
教后記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后,在考查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基礎上,經反思而形成的有關教學活動的文字記錄。它是教師對自己課堂教學過程、教學情況和教學效果等方面作出的回顧、總結與反思,既包括對教學實踐活動的總結和教學行為的體會,也包括對教學工作理念中出現問題的深入分析和尋求解決的對策。
教后記是教師完善教案、改進教學的有效途徑,是總結教學經驗、進行教學研究的重要依據。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發展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記錄、反思和總結的過程。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說: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的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于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么改進,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教后記是教師獲得專業發展的捷徑,是教師全面提升教學水平的有效形式。教后記應包括哪些方面呢?
一、教學的成功之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每一節課都會有成功之處,如有效的課堂組織、高超的教學設計、活躍的課堂氛圍、獨創的問題情境、新穎的教學方法、默契的師生配合、精彩的教學片斷、成功的臨場發揮、有益的教學啟示、突發的教學靈感、經典的師生對話、典型的教學案例、巧妙的問題處理、精當的教學語言、傳神的體態眼神等等,只要留心,這些可記之處俯拾皆是。記下教學的這些成功之處,可以使教師的教學經驗積細流而成江河。
二、教學的不足之處
即使是非常成功的課堂教學,也會因多種原因而難免出現不足或疏漏之處,如教材處理欠當、課堂組織欠妥、教學方法不佳、學法指導不力、語言表達不準、教學設計與實際脫節、解答不了學生的問題等等,只要尋找,教學失誤在每一節課中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記下課堂教學中的這些“敗筆”,可以幫助教師查找根源,尋求對策,總結教訓,使之成為教師教學工作中的前車之鑒,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少走或不走彎路,從而使教學活動日臻完善。
三、教學的創新之舉
在課堂上,常常會有一些偶發的事件發生,對此,教師雖然事先毫無準備,卻也能沉著冷靜,應對自如,因勢利導,充滿智慧地妥善處置;有時,隨著課堂教學內容的一步步展開,教師常常會突發奇想,或突然產生一些靈感,并且運用這種突如其來的想法或靈感,創造出與預先的教學設計完全不相同的教學策略,結果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這些教學中充滿智慧的創新之舉,教師在教學之后及時記錄下來,并對之進行歸類、整理、總結,就會使自己的教學智慧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四、再教設計
教師在每一節課后,都應對自己的課堂教學情況靜心沉思,一方面要總結教學的經驗與教訓:教材組織、教學內容、課堂結構、教學方法、思維訓練、教學創新等等,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另一方面要摸索教學規律:根據這一節課的反饋信息和教學體會,對教學情況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舍,修訂教學方案,擬定出再教這一內容時的要求和做法,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幫助教師對課堂教學活動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使自己迅速走向成熟和成功。
在撰寫教后記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用教學科學理論來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要對課堂教學實踐的感性體會上升到教學科學理論的高度去認識、分析和總結,把課堂實踐與教學科學理論有機地結合起來,才有可能幫助教師把關于教學活動的零散之珠穿成完整而精美的教學之鏈,才能使教師的教學水平真正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