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經營工作開展中,內部控制展現出了重要作用。一般情況下,企業經營多采用債務融資的方式,內部控制質量對財務報告真實性、債權人和債務人間信息對稱性、債務融資契約以及企業穩定運營具有較大影響,會影響融資成本。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內部控制信息質量對債務融資成本的影響,以及提升內控信息質量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內部控制;信息質量;債務融資
DOI:10.12433/zgkjtz.20233417
不同領域企業進行債務融資時,受企業資信評價等級、發展規模的影響,產生的成本數量存在不同,且銀行還會根據真實狀況判斷其是否符合標準,一旦成本較高,會限制日后的發展,因此,需要通過強化內部控制信息質量的措施,實現預期目標。
一、研究背景
財務報表是企業管理工作開展的關鍵核心內容。高層領導通過財務報表可完成內部管理、控制工作,實現企業良好發展,完成對盈利增長數值的控制。與此同時,企業在進行內部管理控制時,較為關注債務融資成本工作,該領域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上對企業債務融資成本開展深入研究,并發現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信息質量會對其造成影響。不僅如此,還有學者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完成效果、債務融資成本進行研究,再創建相應模型,從而得出以下結論:內控信息質量越高,債務融資成本越低。
二、內部控制對債務融資成本產生的影響
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現代企業經營期間,企業與債權人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在債務契約履行期間,債權人面臨的道德風險較高,債務人可能為了謀取自身利益,做出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對此,為了降低投資風險,債權人常常要求上市公司出示財務報告,通過對財務報告的深度解讀與分析,做出科學的投資決策,并與企業簽訂一系列帶有限制性條款的合同,盡可能地控制風險。在此期間,企業的內控質量會影響債務合同的內容,進而影響債務融資成本,具體如下:
(一)內控質量對財務報告真實性的影響
企業的內控質量越高,披露的內部信息越可靠,財務報表的真實性越能得到保障。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開展與內部各方面工作存在直接聯系,財務報表是內部控制工作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外界對企業各階段的經營成活、盈利、資產、現金流量等情況開展參考的重要工具,根據合理分析,可以得到投資決策會用到的重要內容。對于債權人而言,企業的財務報告是投資決策的主要依據之一,債務人利用報表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以此為依據做出投資決策。如果企業內控質量較高,制定的管理制度便會發揮作用,不但可確保財務信息真實可靠,還能夠促進企業發展。如果債權人根據虛假財務報告進行投資決策,最終未能獲得預期收益,債權人將對企業失去信任,增加償債風險,要求企業提高投資報酬。由此可見,虛假的財務報表不但會影響企業自身信譽,還會使投資者對提供的財務信息持有懷疑態度,要求債務人做出風險補償,從而增加企業的債務融資成本。
(二)內部質量對債權人、債務人間信息對稱性的影響
內控質量越高,越能緩解債權人、債務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但個別企業為了謀取自身利益,采用粉飾、操縱、財務信息造價等方式,造成會計信息質量不高。企業內控通過一系列的控制,可提高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減少債務、債權人間信息不對稱,有效的內控還可限制、約束領導層的行為,從而降低債務契約的監督成本、執行成本,具體如下:
第一,企業領導粉飾報表,導致信息不對稱。企業是由多個要素所有者契約相結合,因獲得自身利益的動機不同,彼此之間的利益很難一致。為了降低要素所有者之間的利益沖突,確保企業正常穩定運行,需要明確各方參與者的權利、義務。會計信息作為企業的反映機制之一,通過向外部傳遞信息,減少相關利益者與企業間的信息不對稱。但企業以盈利為目的,在運營發展中,常常受經濟效益驅使,債權人、債務人之間難免存在信息不對等問題。例如,企業領導層重視如何在較短時間中獲得最高利益收入,為了獲得更多融資,可能會粉飾報表,導致報表中的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相符,影響債權人的投資行為,使其無法依據實際情況對內部控制信息的合理性做出精準判斷,增加債務融資過程中的成本投入,阻礙后續工作的順利推進。針對上述問題,應嚴格限制企業管理者的權利,加強監督管理,防止財務信息被惡意篡改,確保信息的精準程度,使債權人更準確地了解財務狀況,降低投資工作風險,使其以最低利率完成融資,減少成本支出。
第二,當內部控制信息交互、溝通不暢時,也會使企業決策成本大幅提升,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一般情況下,內部控制會將信息、交流作為關鍵內容,通過優化信息傳遞鏈條,使信息被快速、高效地傳遞出去,保障債務信息的真實性和時效性。還可以通過拓展信息傳遞渠道,采用網絡社交平臺傳輸,并加強網絡安全管理,避免信息被不法分子竊取、篡改。由此可見,高質量內部控制信息、良好的部門溝通、快捷的傳輸渠道,可使信息在各部門、債務與債權人之間實現高效共享,節約信息溝通成本。
(三)內控質量對債務融資契約的影響
企業內控質量不但會影響自身的財務狀況,還會影響經營狀況,而財務與經營狀況都會影響債務融資契約。通常情況下,企業的內控質量越高,經營管理水平也會越高,有助于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吸引更多投資者的關注。在金融市場中,投資者更傾向于將資金投放到效益好、信譽度高、形象好的企業。債權人投資主要以企業的財務報告為依據,投資前要充分了解被投對象的財務情況,如果內控質量較差,則財務質量較差,勢必會影響投資。除此之外,企業經營狀況也是債權人投資時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從經營狀況上可以真實反映出企業的還債能力,如果企業經營穩定,持續盈利能力較強,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利用所得利潤還債,則債權人會更傾向于投資此類企業,以確保回報穩定。如果企業內控質量較高,財務狀況良好,將會給債權人很大信心,放心投資該企業,抑制風險成本增加,降低企業的債務融資成本。反之,如果企業內控質量較差,債權人會質疑企業的償債能力,投資信心不足,即使企業獲得融資,債務融資成本也會很高。由此可見,企業內控質量越高,融資能力越強,融資來源越廣,在融資期間,企業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和更高的議價能力,從而獲得更低的債務融資成本。
(四)內控質量對企業穩定運營的影響
企業內部控制質量對企業運營穩定性具有較大影響,從內部凝聚力方面,企業凝聚力不但是自身發展的動力,也是必要的保證。當前,企業經營類型較多,收購、合并活動較頻繁,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利潤空間不斷壓縮,都給經營和管理帶來較大難題。為保持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使各項業務高效開展、整體穩定運行,需要不斷提升內部控制能力。如果內控能力較差,內部矛盾不斷,各部門缺乏有效合作,就會影響正常經營活動。企業表現的凝聚力會影響債權人投資決策,凝聚力較差的企業即使在短期內能夠呈現良好的經營狀況,但仍存在隱患,可能在未來影響債權人的利益。債權人在投資時不但會檢查企業的財務報表,還會考察內部凝聚力,優先選擇凝聚力較強的企業進行投資,以期為自身帶來預期回報。此外,企業內控的完善度還對自身運行風險具有決定作用,如果內部控制存在漏洞,會增加債務融資成本,債權人、債務人應予以高度重視。
三、內部控制信息質量提升措施
(一)強化政府監督與企業監管
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要想提升內部控制信息質量,需要加大政府監督力度,監督管理機構同樣要向管理層施加壓力,注重監管企業內部的實際財務情況,再通過罰款等懲處方式,提升信息的真實性。不僅如此,媒體作為社會中的監督力量,需通過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合理使用外部存在的輿論力量,確保企業展現的內部信息處于真實、有效的狀態,避免對債權人的判斷產生干擾。此外,企業要想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需要不斷完善內部控制、監督,利用迅速反應機制,強化管理工作,提升完成效果,同時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確保監督管控任務的順利實施。第一,科學完成內部審計工作,通過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措施,由相應管控部門的管理者參與內控,制定科學制度、執行標準,完成對相應監督計劃的擬定、實施,研究活動結果存在差異性的改善辦法。第二,對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程度開展定期評價,把作業流程作為關鍵內容,讓內控程序中的關鍵點作為評價對象,將其進行詳細記錄后形成報告內容。第三,根據內部控制、評價結果,改善工作缺陷。第四,提升債權人對財務報表信息的信任程度,減少融資工作產生的成本。
(二)建立企業內控制度
要想提升企業內部控制信息質量,降低債務融資成本,需要創建系統性、完善性的管理控制制度。與此同時,企業日常經營活動開展時,多以高層管理者制定的制度、經營工作章程方面作為關鍵依據,對內部業務開展、人員方面開展控制,創建完善程度較高、系統性完善的內部管控制度內容、體系,以便高層管理在開展工作時擴大影響力。例如,可以從如下措施出發:第一,創建一系列健全、完善、合理、高效以及在實際應用中具備指導意義的管控規章內容,讓管理者在內部管理、外部業務中找到依據,減少不良操作對財務管理工作產生的影響。第二,根據實際發展情況,細致劃分權利、義務,并針對管理者行為進行約束,使財務管理真正做到權責對等。第三,創建會計領導責任制度,將內部的財務管控全權交由企業財會人員負責,使財務人員高度參與內部管理工作,根據企業內部經營狀況,明確劃分會計人員職責,科學規劃財務計劃、制定融資方案、各項資金利用安排等,通過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使管理者在工作中有章可依,按照企業詳細規劃完成各項財務工作,避免受到人為干擾。
(三)加大執行力度
完善的制度體系可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開展提供強大助力,企業要想保障內部控制信息的質量,應依據相應制度提升工作完成質量,提高管控負責人員的執行能力,增強經營管控、內部管理效果,實現在債務融資時降低成本的目標。具體措施包括:第一,管理者應根據企業戰略發展目標,制定科學的執行方案,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養,從自身做起,不斷增強執行力,嚴格落實企業各項計劃與方案,為其他員工做好榜樣。第二,構建合理的激勵機制、與職工之間良好互動交流,培養和提升企業職工的執行力。為保證實施效果,建議將該項工作寫入企業相關規章制度中,由此推動制度嚴格執行。第三,面向企業職工開展公平公正的考核,通過考核的約束與激勵,提升職工的綜合素質。特別是財務科室的職工,其綜合素質對企業財務信息真實性、可靠性有著直接的影響,要求定期參與企業組織開展的專項技能培訓活動,采用線上課程、知識公眾號、總部學習交流等方式,對理論與實踐進行聯合培訓,為債務人提供對等的財務信息,進一步拓展企業的債務融資渠道,實現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企業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要合理使用內部控制信息,減少成本支出,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通過分析內部控制信息質量對債務融資成本研究、產生的影響,本文認為,企業要想提升內部控制工作水平,需要保障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并強化風險應對施措,增強經營獲利方面的實力,從而實現長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聶卓,席天揚,劉松瑞,等.地方財政壓力與融資平臺舉債——基于“營改增”全面推廣的研究[J].經濟科學,2023(01):100-117.
[2]劉笑霞,李明輝.債權人會懲罰真實盈余管理行為嗎?——基于債務融資成本視角的經驗證據[J].管理工程學報,2023,37(01):1-18.
[3]高勁,宋佳訊.賣空制度、企業異質性與企業違約風險——基于“事前威懾”和“事后懲罰”的研究[J].會計之友,2023(05):28-37.
[4]李井林,陽鎮,易俊玲.ESG表現有助于降低企業債務融資成本嗎?——來自上市公司的微觀證據[J].企業經濟,2023,42(02):89-99.
[5]劉彩霞,陳學勝,謝雁翔.“穩金融”與“穩就業”沖突嗎——基于債務融資與企業勞動力雇傭視角[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3,45(02):59-72.
作者簡介:張鵬波(1981),男,山西省萬榮縣人,本科,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會計學。